郝懿
【文章摘要】
文秘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秘書學理論與實務課程是其最重要的一個主干課程,對于文秘專業教學有著重要影響,但是當前該課程教學中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秘書學理論與實務課程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從課程改革的宗旨、課程改革內容、教學方法改革、實驗實訓條件的建設,以及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革五方面具體研究了其改革方案。
【關鍵詞】
秘書學理論與實務課程;課程改革;問題;改革方案
0 引言
文秘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中,秘書學理論與實務課程是其最重要的一個主干課程,它主要研究秘書工作的一般規律、性質特點、工作經驗和操作方法,具有較強的應用性,是為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培養從事文秘、檔案、辦公室工作人員為目標的應用性課程。該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升學生秘書職業能力,培養適應現代信息社會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能與國際秘書接軌的有知識、有經驗,會操作,會辦事的復合應用型的秘書。該課程的教學內容遵循當前秘書崗位工作活動,講授秘書學基本理論、辦公室事務管理、秘書業務工作、文案處理和秘書管理等四部分內容。通過該課程教學學生需要具備扎實的秘書學理論知識基礎,能夠聯系秘書工作實際,靈活運用秘書理論知識,熟練掌握秘書各項操作技能,不斷提高其認識能力和辦事能力。
1 秘書學課程存在的問題
秘書專業以其強大的崗位適應性為各類用人單位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資源的補充。秘書學理論與實務課程應當與高職教育的特點緊密結合,實現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使其培養出的文秘人才能夠更好的符合用人單位實際需要,培養出真正的復合型高技能人才。但是用人單位在實際的招聘與人才聘用過程中,發現文秘專業學生的文字功底不強,動手能力、輔助管理能力、協調能力等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筆者將該課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為如下幾點:
一是過分強調理論教學,而缺少對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視,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一方面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盲目對學生進行秘書學理論知識灌輸,單純從考試分數來衡量學生對本課程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由于教師本身缺乏秘書職業的實踐經驗,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將更多的經驗傳授給學生,造成其只能側重于理論內容講授,而刻意回避實踐內容講授的情況。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最終都導致了學生導致學生動手能力較差,畢業后不能適應用人單位要求的嚴重后果,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就業。
二是該課程教學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比較落后。據了解,該課程教學依舊采取的是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忽視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啟發,使學生不能積極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更不能與教師形成互動,進而給學生的學習過程增加了更多枯燥乏味的因素,使其不能集中注意力專心的去學習,也逐漸失去本課程學習的興趣。
三是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實踐課在總教學時數的比例相對較少,由于校園經濟條件的限制,對專業實訓室建設投入的資金十分少,造成部分學校未進行專業實訓室建設,或者是專業實訓室條件十分不好,辦公設備較為落后。加之于學校忽略了校外實訓基地的科學利用,造成現在學校培養出來的很多學生不能順利的走上工作崗位的情況。
四是未能科學合理的安排課程以及課程章節內容。部分課程開設的先后順序違背了課程內在的邏輯聯系,與學生接受知識循序漸進的規律不一致,進而很快就表現出了其負面效果。此外,該課程教學內容與文書學、應用寫作、公共關系等其他秘書專業課程還存在著內容交叉重疊的情況,這樣不僅會造成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同時也浪費了資源,不能實現教師對該課程清晰的知識架構。
2 課程改革
2.1 課程改革的宗旨
文秘專業服務于以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和制造業,培養符合中小民營企業文秘崗位要求的文秘人才,參照國家秘書職業資格標準,培養“會辦文、會辦事、會辦會”為核心,精文秘、懂管理的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強調學生的“三動”能力和“三辦”技能的培養,提升秘書學理論與實務課程的授課質量。
為了使人才培養模式符合培養目標的要求,實現秘書學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思想,遵循課程改革宗旨,強調學生職業意識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學生更好的適應未來的崗位需求,以優質的教學服務,保障學生未來就業與成才。通過教師對該課程教學程序及步驟進行清晰、明確的安排,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與技巧,讓學生不僅要了解文秘工作的具體內容,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將文秘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培養能夠迅速適應現代社會所需的高技能專業人才。
2.2 教學內容的改革
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應當結合社會實際需求,建以職業技能為核心的全新的教學內容,而不是局限于原有的學科教學內容與教學體系。在進行教學內容安排與設置的過程中,不要刻意的去滿足學科的完整性,而是實現知識結構的有序可循。具體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根據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和崗位要求,加強知識的適用性,強調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的有用性和應用性。在課程教學內容安排上,刪減了過于理論化的內容,而將應用性較強的內容作為重點。二是根據能力訓練為主線的要求對課程結構作了必要的調整。首先,課程基本內容的確定要避免與其他課程出現重復或交叉的情況,需要以課程目標選擇和組合知識與技能要點為依據制定出合理的教學大綱。其次,按照學生接受能力、課程邏輯關系進行安排,使相關課程的前后銜接更加合理,更加具有應用性。
2.3 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
在教法的選擇上,該課程教學力求改進常規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嘗試以“四步教學法”(演示、角色、實施、評價)為核心,以四步發散法(啟發式、案例式、實踐式、討論式)和四步階梯法(職業過渡、職業滲透、職業整合、職業主導)為支撐的教學方法改革。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是對該課程內容進行講解與演示,此時可以配合使用“啟發式”教學法,讓學生主動思考、提問,從而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第二部分需要學生自己根據其學習任務,自行選擇工作角色,結合實際案例,對整個操作過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并在設計中滲透職業角色分配,進而組織合作團隊,保障團隊成員的優勢互補。第三部分實施,在實施前學生要向教師匯報任務計劃,此時教師對學生的任務設計與安排進行適當的指導,將職業活動整合入實施計劃和過程,實施過程指導教師時時觀察,發現問題,當場糾正;讓學生充分實踐,充分暴露問題,隨時發現和解決。最后,任務完成后,由各小組自評、匯報,小組間互評,教師對各小組進行評價。用闡述-討論-總結的形式進行。
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現代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通過自制多媒體課件,保證每個人任務中理論知識的學習都有相關清晰的圖片、視頻。多媒體課件由于將圖像、文字、聲音、視頻等多種信息融為一體,清晰的文字、鮮活的動畫效果、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豐富學生信息量,提高教學質量。
2.4 實驗實訓條件的建設
為能夠有效的培養文秘專心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加強秘書學理論與實務課程實踐教學效果,學校應當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基地,加大對實訓室建設的資金投入。此外,該專業課程教學還可以結合秘書專業特點,積極利用學院資源,為學生安排學院各系部處室、辦公室助理實習崗位,零距離培養學生的辦事、辦文、辦會能力。
為更好的實現本課程教學符合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目標,學校還應加強校企合作,積極建設校外實訓基地。通過制定“定單式”培養方案,既保障了企業的人才需求,又實現了學校的教學目的,同時幫助學生順利就業,從而實現學校、企業及學生的三方共贏。
2.5 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革
在考核評價方式上,該課程教師應當根據不同的課程靈活選取過程考核、多元主體考核和多種形式考核的考核評價方式。具體來講,該課程考核評價主要要做到三點,一是注重過程性考核,針對每一個不同的工作任務,進行有針對性的實踐考核,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客觀記錄,如:平時出勤、學習態度、學習表現、學習效果以及學習過程質量評價等。二是實現多元主體考核,根據課程涉及對象,選取學生、教師、企業作為考核主體。如在過程考核中可采用以學生評價為主體、教師評價為輔的考核方式,終結性考核中采用教師或企業評價為主的考核方式。三是實現考核手段的靈活多樣,可以結合課程的內容靈活選取筆試、口試、模擬、表演等多樣化的學生能力表現形式,積極建設“三庫”,即課程試卷庫、秘書專業技能庫、秘書職業資格考證題庫來加強對本專業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訓練,改革考核方式,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
3 結論
綜上所述,文章從四方面分析了秘書理論與實務課程存在的問題,并從課程改革宗旨,具體的課程改革內容、教學方法改革、實驗實訓條件的建設,以及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革五方面給出了具體的改革方案。
【參考文獻】
[1]劉曉嵐;李廣云.秘書理論與實務課程內容體系建設與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10
[2]謝盛華.從文秘專業問卷調查情況思考《秘書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改革[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05
[3]王夢禹.從中小型企業文秘人員需求試論教育機構秘書人才培養[D].暨南大學.2013-05
[4]王麗嬌.職業化教學理念 互動式教學方法——高職《秘書學原理與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03
[5]段媛.利用視聽媒體 創設學習情境——以《秘書理論與實務》課程為例[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09
[6]谷顯明.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推進高校秘書學課程改革[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