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 馬斌 劉青果
【文章摘要】
高職院校創業教育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素質教育的內涵和社會和諧發展的理念,具有使學生、高職院校和社會多方受益的價值功能。但由于創業教育目標定位不準確、教學體系不完善、保障扶持機制不健全等原因,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在實踐中陷入困境,亟需采取相應的措施,以切實有效推進創業教育的開展。
【關鍵詞】
創業教育;高職院校;目標定位;教學體系;保障扶持機制
1 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現實困境
在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的背景下,高職院校重視并加強創業教育。但是,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普遍走入了實用主義的誤區,為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而開展創業教育的功利性日益呈現。目前,高職院校大多開設了就業創業指導課程,但是這種創業教育的教學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此外,有少數條件好的高職院校通過創業模擬練習,為學生提供創業所需資金、技術咨詢以及其他必要的支持。但是,這種模式所惠及的也往往是處于能力頂端的少數學生,而大多數普通學生只能充當“旁觀者”的角色。所以,它關注的仍然是少數人的“創業活動”,而不是多數人的“創業教育”,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在實踐中陷入了困境。
一是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目標定位不準確。目前,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大學生企業家”為目標的,高職院校希望以此來緩解畢業生的就業難問題。但是,這種定位使高職院校很容易把創業教育簡單地等同于教育學生開辦企業,側重從“創業技能教育”或“創業知識教育”角度理解創業教育,過于重視創業技能訓練和創業知識傳授,而忽視創業精神的培養。
二是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教學體系不完善。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教學體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創業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目前,高職院校從事學生創業教育的教師一般為兩類:一類是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教師;另一類是從其他教學崗位轉崗過來的教師。這些教師大多缺乏創業實戰經驗,甚至沒有在企業的就業經歷,無法很好地擔負起創業實踐活動的指導工作。其次,創業教育課程教學難以滿足實際需要,主要表現為創業課程教學脫離專業教學實際,未能將創業課程教學與專業課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再次,創業教育實踐乏力。目前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實踐大多還停留在較低層次。此外,創業教育的實踐還表現為僅是少數人的實踐。
三是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保障扶持機制不健全。當前,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主要是由高職院校單方面推動的。但實際上,高職院校只是創業教育實施的一個基礎性主體而非唯一的責任主體,創業教育的有效開展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努力。當前,為了鼓勵創業教育,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有關政策,但一般都只是確定原則和方向,可操作性不強。各省市自治區出臺的政策基本上是照葫蘆畫瓢,只是對一些條款進行了程度不同的細化,也沒有制定相應配套的實施辦法。此外,企業參與高職教育產學結合的積極性不高,更未能在創業教育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作用。因此,在缺乏政策保障和企業支持的情況下,創業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是難以得到保證的。
2 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發展策略
2.1準確定位創業教育目標
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目標定位應該由培養“大學生企業家”轉變為培養“有企業家精神(即創業精神)的大學生生”。應當明確,開展創業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具有創業的意識和精神,同時具有企業家的思維方式,應盡量弱化創業教育的功利特色,減少“企業家速成”式的培養目標和活動,從關注少數人的“創業活動”轉向關注多數人的“創業教育”。
2.2完善創業教育教學體系
一要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專業化建設。要真正開展創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必須專業化。要培養具有創業素質的學生,教師就必須具有創業的實踐經驗。
二要加強創業教育課程建設。創業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要落實到課程上,課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培養目標達成的程度。因此,高職院校應將創業教育與課程改革相結合,以新的創業型人才質量標準和培養目標為導向,建立與專業相結合的創業課程體系,以專業為依托,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創業教育。為此,可以借助不同形式與內容的專業課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及相關的知識與能力。
三要完善創業教育的實踐體系。首先,高職院校應建立創業教育的實訓體系,使學生在實訓中提升創業素質。其次,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強與區域社會的聯系,使創業教育立足于區域,服務并面向區域經濟,并與其發展要求相統一。同時要充分發揮產學合作辦學的優勢,讓企業參與學校創業教育的各個環節,借助企業力量建立創業教育實踐的基地和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將學校的創業教育與企業的發展和地方經濟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2.3健全創業教育保障扶持機制
高職院校在推動創業教育發展上起著主力軍作用,但是僅靠學校一方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切實有效地開展創業教育,除了需要高職院校不斷完善創業教育教學體系,加以有效落實之外,也離不開政府的積極引導和企業的大力支持,只有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保證創業教育的順利實施。
為此,國家應當加強創業教育戰略規劃,地方各級政府應出臺創業教育的具體法規政策,形成了以國家法規政策為宏觀指導、地方法規政策為實施準則的創業教育法規政策體系,在資源配置、條件保障、統籌管理等方面為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企業應將推動創業教育作為己任,發揮自身在經營管理方面的優勢,彌補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在實踐教學上的不足,通過為學校提供有實踐經驗的指導人員和為學生提供創業活動與創業實踐基地,進行“校企合作創業教育”,建立創業教育聯盟,逐步形成崇尚創業,扶持創業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唐德海,常小勇.從就業教育走向創業教育的歷程[J].教育研究,2001(02): 30-33.
[2]高健群.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的若干問題[J].教育評論,2009(01):34-35.
[3]丁金昌,童衛軍. 溫州特色高職創業教育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09(02):73-74.
[4]嚴毛新.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發展目標及實現路徑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9(03):88-89.
[5]夏忠.大學生創業的特點、環境問題及改善建議[J].中國成人教育,2009 (0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