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沖動性研究越來越受到研究者們的重視。本文主要從沖動性關系研究、沖動性心理病理學研究、沖動性生理基礎研究和沖動的測量研究幾個方面來描述沖動性研究現狀。然后從擴大沖動性關系研究的領域、加大對腦機制及應用研究及研究方法多元化對沖動性研究進行展望。
[關鍵詞]沖動性;研究現狀;展望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4 — 0065 — 02
一、沖動性研究現狀
(一)沖動性關系研究
沖動性與個體的生理狀態、情緒狀態及生活的環境等都存在緊密相關。研究表明(Shang-Ping Lin et al,2009),當人們感覺粗心時容易沖動,當感覺到高興和焦慮時則很少沖動。沖動的后效應包括高興、滿足、沒有遺憾與內疚的驚訝。對罪犯的研究中,傳統的方法只研究個人的特質如沖動性,而不考慮其生活的環境。實際上,環境和個體兩個因素都得考慮,往往環境和個人的相互作用才導致沖動的行為出現。研究表明(Gregory M Zimmerman,2010),社會經濟水平和群體效力水平高而易犯罪行為情境和道德約束水平越低的社區中,沖動的效果會被放大。沖動性常常被看成是開始賭博的主要因素,目前的研究(Nathalie Auger,et al,2010)表明,社會經濟地位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研究發現,在低社會經濟地位的青年中,沖動賭博開始的一個冒險因子;在沖動性青年中,低社會經濟地位主要影響開始賭博。對沖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家庭、社會、學校、同伴等都可能影響個體沖動性。家庭是個體出生的第一個環境,這個環境對個體的要求影響著他的沖動的發展。兒童反抗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沖動性,然而家庭的日常要求對沖動性會減緩沖動(Nathalie Auger et al,2011)。研究表明,家庭要求水平高的孩子,老師對其反抗行為的報告較少。沖動也是青少年犯罪的一個特征,不良同伴對沖動性水平不同的兒童的影響是不一樣的。研究(Michael L Vitulano,et al 2010)表明,低沖動水平的兒童特別易受到違法同伴的影響。另外,童年經歷、家庭教育等也會影響到個體的沖動性。李寶花等(2010)研究了男性暴力犯的沖動與童年期創傷的關系。研究表明,暴力犯在沖動總水平及各個子水平與童年期創傷各因子均呈正相關。鈕娟娟等(2010)對大學生沖動狀況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正在戀愛中的學生更容易沖動;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沖動;對專業滿意度越高,沖動性越低;高年級的學生沖動得分較高。
(二)沖動性心理病理學研究
沖動的心理病理學的研究主要是探討病理性表現與沖動的關系。與沖動相關的常見的人群較多,如精神分裂癥者、酒精依賴者、病理性賭博者、網絡成癮者、具有攻擊性者、自殺者等。研究(Yari Gvion et al.,2011)表明,自殺者、善攻擊者均于沖動有關。但有的研究(Iulian Iancu et al.,2009)表明,在具有攻擊和自殺傾向的精神分裂者身上,沖動是病因學中的一個重要的變量。高沖動性是自殺的顯著的原因,而沖動性與攻擊性的關系不明確。郭民等(2011)以男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為被試,研究沖動與攻擊性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精神分裂癥男性患者的攻擊行為與沖動素質密切相關,且有敵對猜疑癥狀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更易出現沖動行為。沖動是藥物濫用者的核心特質,也可能是抑制控制削弱的結果(Andrew J. Lawrence · B.J.Sahakian · L.Clark et al,2009)。運用停止信號范式對酒精依賴和問題賭博者進行研究發現,與健康組相比,酒精依賴組在主任務和停止信號的反應時都要顯著地慢。張鋒等(2008)的研究表明,海洛因戒除者的決策行為受其對即時強化的超敏感性或“即時收益優先”模式控制,這表現出具有高沖動性特質。在多動癥兒童的研究中,除了采用停止信號任務外,還可能采用五選擇系列反應時任務、延遲折扣范式等其他的神經心理學方法。研究表明,網絡成癮者的沖動性較強。曹楓林等(2007)以中學生為被試來研究中學生互聯網過度使用與沖動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中學生的互聯網過度使用與沖動有關,本研究還指出沖動與性別與年齡有關。
(三)沖動性生理基礎研究
沖動的生理基礎包括內分泌腺及神經系統尤其中樞神經系統。Bevilacqua 等人采用基因組學的方法來研究嚴重沖動性者大腦中神經遞質,研究結果表面,五羥色胺2B受體在嚴重沖動中起作用John R Kelsoe(2010)。Reif 等人(2011)以老鼠為被試,研究神經元型一氧化氮酶與沖動的關系。研究結果表面,被試身上的神經元型一氧化氮酶越少,則被試的沖動性越強。A. Kaladjian(2011)等以精神分裂癥為被試,全部被試都接受了BIS-11沖動量表測試和功能核磁共振掃描。運用功能核磁共振讓他們完成Go/NoGo任務以探測神經激活與反應抑制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精神分裂癥患者在BIS-11沖動量表的得分比正常被試要高,高沖動者在反應抑制期間的右腹外側前額葉皮層被激活。以上的研究表明,內分泌腺的變化及其神經系統都是沖動性的生理基礎。
(四)沖動性測量研究
對沖動進行測量的方式較多,有自評量表法、神經生物學及神經心理學的方法,其中自評量表法用得較多。對沖動進行測量的量表也較多,如Barratt沖動性量表(BIS)、Eysenck沖動性量表、Plutchik沖動控制量表(ICS)、Karolinska人格量表(KSP)和Lecrubier的沖動性等級評定量表等。最常使用的自評工具是Barratt沖動性量表,該量表歷經11個版本的修訂并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家使用。在國內,運用得最多的也是Barratt沖動性量表。在我國已經將BIS-11進行翻譯,并在不同人群中進行信效度的檢驗。如,李飛等(2006)將BIS-11用于兒童,楊會芹等(2007)將之用于中學生和大學生,結果都說明其符合統計學要求。除了測驗法之外,還會使用醫學檢驗法來進行研究,如Reif 等人就采用該法來研究神經元型一氧化氮酶與沖動性的關系。
二、沖動性研究展望
(一)擴大沖動性關系研究的領域
從沖動性關系研究來看,沖動性關系研究包括沖動性與個體其他特質的關系、影響沖動性的因素等。已有的研究中,個體的生理狀態、情緒狀態、抑制控制等因素與沖動的發生息息相關。從沖動性的心理病理學來看,具有攻擊性者、自殺者、酒精依賴者、網絡成癮者、病理性賭博者、精神分裂癥者等都與沖動性緊密相關。在以后的研究中,我們應該考慮到更多的個體特質與沖動性的關系,如注意力、執行功能等與沖動性的關系,也應該考慮到更多更特殊的人群,如未成年人犯罪人群、兒童及老年人等。
(二)加大對腦機制及應用研究
已有的沖動性生理基礎的研究中有兩個特點,一個特點是以內分泌腺或神經遞質來研究沖動性的生理基礎,另一個特點是以非人為被試來研究其神經機制尤其是腦神經機制。因此,對沖動性生理基礎的研究應以人為被試,采用高科技的技術手段來研究其腦神經機制。另外,已有的研究都是比較基礎的,對現實社會的指導意義不大。如對酒精依賴者、網絡成癮者、病理性賭博者、精神分裂癥者的沖動如何去控制和指導的研究不夠,鮮有這方面的對策和策略。
(三)研究方法多元化
對沖動性關系的研究中,大多采用訪談或測驗的方法來研究;對沖動性生理基礎的研究中,大多采用非人為被試,采用神經心理學方法來研究。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沖動性研究深入需要,應在傳統的測驗法基礎上采用更加高科技和更加精確性的方法進行研究。從現在沖動性研究來看,對沖動性腦機制的研究非常重要。因此可以采用諸如事件相關電位(ERP)腦電儀、功能核磁共振(fMRI)、近紅外(NIR)等對沖動性的腦神經機制進行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Auger,N., Lo, E., Cantinotti, M., & OLoughlin, J. Impulsivity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interact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gambling onset among youth〔J〕. Addiction, 2010,3,1-8.
〔2〕 Kaladjian A., Jeanningros R., Azorin J.-M. , Anton J.-L., Mazzola-Pomietto P. Impulsivity and neural correlates of response inhibition in schizophrenia〔J〕.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11, 41: 291–299.
〔3〕 Lin, S. P., Shih, H. C., Huang, Y. C. & Huang, Y. C. Emotional states before and after impulsivity〔J〕.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09,37(6), 819-824.
〔4〕曹楓林, 蘇林雁.中學生互聯網過度使用與沖動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7,21(04):253-253.
〔5〕郭民, 王小平, 李純, 周建松. 精神分裂癥男性患者攻擊行為與沖動相關性〔J〕. 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志.2011,31(02):98-102.
〔6〕耿耀國, 蘇林雁, 王洪.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沖動行為與焦慮抑郁情緒的相關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10,31(04):440-442.
〔7〕朱海,白學軍,鄭志龍,王毅.未成年犯與中學生抑制控制能力的比較研究〔J〕.心理學探新,2013,33(04):355-360.
〔8〕朱海.中學生沖動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J〕. 教學與管理,2013,(05):85-87.
〔責任編輯:陳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