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少華
【摘要】初中階段是青少年社會性發展的關鍵階段,競爭、合作與學生社會性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競爭—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思想和教學形式,有利于促進初中生社會性健康、全面的發展。小組競合,即小組競爭與合作機制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學生、依靠學生,使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應該積極指導學生運用小組競合的方式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競合習慣,從而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關鍵詞】小組競合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096-01
競爭與合作,不僅是青少年認知能力、情感能力、意志能力和行為能力發展的需要,而且是社會性發展的必備素質。我國關于競爭與合作在課堂教學中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主要集中在小組合作方面。新課程改革后,“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念要求教師應該做好課內課外的合作交流,這是小組競合機制能否成功運用與課堂教學中的關鍵。本文就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科學地構建學習小組,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提出幾點方法。
一、構建學習小組
在小組競合機制的英語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合作學習至關重要,而其進行交流和展示的載體通常是學習小組。科學有效地構建學習小組不僅是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基礎和前提,而且是實現學生群體合作的基本手段。
1.對小組進行分組
科學有效的構建學習小組的基礎和前提是做好小組分組工作,通常的做法是根據學生的性別、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成績,性格特點等要素將全體學生分成5-7組,每組5-8人。分配時盡量將各種因素達到最大平衡,力求沒有明顯差異,讓每一位學生在小組競合中都得到均衡發展。
2.制定小組競賽規則
在小組競合機制的教學模式中,小組成員以合作為主,組間以競爭為主。為了使小組競合的效率提高,教師應該將預習的效果,課堂展示、學生的學習成績、課堂紀律、教室衛生等全方位因素歸入小組競爭,并制定一系列獎勵辦法,力求構建小組間的競爭氛圍,從而形成小組競爭機制。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好勝心和組內集體榮譽感,又可以小組競合機制的實施起到深入和提高作用。
二、合作與競爭的結合
1.課前結合
在上英語課之前,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預習,并讓學生進行組內回憶,整理出主要的知識點,造句完成后在組內進行交流。例如,在學習完被動語態后,已經掌握這一句型的學生會造出Jackson Yang is always praised by his English teacher的句子,有的學生可能會有疑問,這時在組內可以首先進行討論,由掌握了的學生向有疑問的學生進行解釋,最終沒有達成一致的可以由小組代表在上課時提出來。先由其他小組成員來回答,有人回答并且回答對的小組先提出表揚,再讓學生將該知識做成筆記,重點加強并熟記;無人回答的說明該知識點是集體盲點,教師應該引起重視,重點進行講解。
2.課中結合
小組競合機制最重要的環節便是課堂教學,在英語課堂中,可以借助一系列課堂活動進行展開。
1)上課之前的三分鐘內是將學生的注意力從其他正在進行的活動中強制吸引到課堂上的過程,此時教師應該通過競爭機制幫助學生進入狀態,調動其積極性,引導其思維進入興奮狀態。
2)每節課的導入部分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環節。導入包含設疑導入、興趣導入、提問導入等,教師應該根據每節課的不同內容和課堂學生反饋選擇不同方式進行。例如如果用傳統常規的方式進行主動句變被動句的復習,學生難免會感到無聊,教師可以用“句子接龍”的游戲進行練習,教師提問問題,小組內的一位學生回答,下一位重復上一位學生說的并加上自己的答案,以此類推,用時最少并且最為準確的小組為勝。如
T: What did you eat at breakfast?
S1: I ate a piece of cake.
S2: I ate a piece of cake and an apple.
S3: I ate a piece of cake, an apple and an egg.
S4: I ate a piece of cake, an apple, an egg and a cup of milk.
S5: …
通過這種方式不僅使學生集中了注意力,調節了課堂氣氛,而且也在游戲中培養了學生競爭與合作的意識,使學習變得高效。
3)在教學內容中選取情境進行交流,引導學生學會積極主動地運用語言進行日常交際。例如可以讓每組學生搜集關于環境保護的英文小廣告,在課堂上分享,這樣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英文欣賞能力,另一方面也同時獲得了其它組的信息,大大提高了效率。
4)在課堂的結束階段,有的學生已經開始注意力分散,但小組競合機制的存在能時刻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之意,喚回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在這一階段表揚課堂表現好的小組,甚至是表現較為突出的個人,以此保持小組競合機制在下一節課上繼續發揮作用。
3.課后結合
對于課后的小組活動也不可忽視,教師可以指定小組長檢查成員的背誦情況、單詞聽寫情況、對話練習情況等,教師則抽查學生的句型運用、英語寫作能力等較高級水平的作業。這樣既可以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加強組間競爭意識,了解小組競合機制的直觀影響,又可以讓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與進度,并且了解全班學生的優缺點,適當進行批評與鼓勵。
三、小組競合機制的重要性
競爭與合作的結合一定會有輸贏之分,如果教師可以處理得當,輸贏都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在合作教學中加入競爭意識,可以在組內形成一股凝聚力與向上力,可以提高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不僅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師的教學,激發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促使交際能力與社會性的形成。
參考文獻:
[1]趙敏.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1(12).
[2]但忠藝.淺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合作學習[J].學周刊,2012(29).
[3]周娟.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27).
[4]周惠.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活動教學[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6(03).
[5]王光烈.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法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