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寶
摘要:教育質量的提升依靠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的專業發展基于教師教科研水平與能力的提高。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江蘇省宿遷經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多措并舉開展教科研工作,以教科研工作來引領教師專業成長,促進教師隊伍水平的整體提高,進而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教科研;教師;專業成長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C-(2014)12-0047-03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強調指出,加強職業教育科研教研隊伍建設,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學研究水平”。只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才能實現職業教育質量的提升。為此,江蘇省宿遷經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在繼“校風建設年”之后,推出了“師資隊伍建設年”,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重點工作。
一、以“弘毅”思想為指導,
營造教師專業成長濃厚氛圍
教師專業發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為將教師成長工作落到實處,在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后,學校著力構筑以“弘毅”思想為核心的學校文化,以“弘毅”精神作為原動力,重組學校文化建設內容,改變傳統管理體系重機構、重權力、重統一、重制度、重監控的現象,以文化介入為抓手,以培育感情為特色,建設學校環境,培植師生、干部對事業、人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實現學生“意志堅定、習慣良好、基礎扎實、特長過硬”,教師“精神振奮、信心堅定、德技雙馨、特點鮮明”,干部“率先垂范、業務精湛、求真務實、特質優秀”的成長目標。在“弘毅”精神的引領下,學校逐步形成了“內聚外融”的人際溝通和心態文化。全體教師發揚“弘毅”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去,學校精神面貌為之一新。在江蘇省首屆職業學校物質文化標識評比中,學校以“弘毅”為核心策劃制作的校徽獲得一等獎,并被《江蘇教育》選登于封底,彰顯了學校文化特色。
二、加強校本培訓,
保障教師專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教師的專業發展在于教師的不斷學習,限于工作條件,不可能讓全校所有教師都參加省級、國家級培訓。面對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學校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搭建平臺,開展校內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一)構建校本培訓超市,解決教師培訓難問題
校本培訓超市是以教師的培訓需求為出發點,尊重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切實需求而構建的。教師根據自己的需要,像在超市購物那樣自選培訓項目、培訓方式及培訓效果檢測辦法。學校根據教師提出的培訓項目需求和培訓方式建議統籌安排,根據實際情況開設相應的培訓課程。然后再根據項目需求,在校內選聘該項目領域范圍內成績突出的教師為第一負責人,承擔培訓任務,并負責對參培教師進行培訓考核、效果檢測。參培教師完成培訓后,通過相應的培訓檢測,學校根據其參培次數和參培檢測效果給予繼續教育加分,計入教師成長檔案袋。為保證培訓效果,在保證根據教師需求的同時,培訓項目分階段分層次展開。校本培訓超市依靠學校優勢資源,培訓師資,涵蓋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各個方面,“一字一話一課件,一板一語一寫,一課一管一研”,逐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研究能力。
(二)開辦“弘毅講堂”,展示教師專業發展風采
“弘毅講堂”以“分享、合作、成長”為主題,重在挖掘、整合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促進教師團隊的專業發展。“弘毅講堂”以教師的專業成長、學生的成人成才為起點,以打造“學習型、思考型、思辨型、分享型、合作型、行動型”校園為追求,以交流經驗、闡述思想為行動途徑,幫助師生體驗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弘毅講堂”現已開設十多場,主題緊緊圍繞學校的重點工作、教師關注的熱點問題選擇,充分發揮了教師專業成長的榜樣示范作用。
(三)開通“微訓”平臺,及時溝通、解疑答難
利用現代技術和媒體手段,學校開通教職工微信平臺,利用“職教圈”“中國職業教育微課程聯盟”“聚焦職教”“職教文摘”等微信資源,開展網絡微訓,拓展教師視域,提升教師專業理論素養、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通過微信平臺,教師可以共享自己獲得的優質資源,通過分析討論、答疑解惑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教師可互相介紹一些資源網站,分享微課教學等教育教學資源。教師還可以在微信平臺上開展業務討論,直指病灶,及時溝通。同時,相關信息可以收藏復制下來,反復閱讀,加深理解,內化吸收。
三、搭建發展平臺,
為教師專業化成長加油助力
學校從教學科研實際出發,搭建各種教研平臺,組織各類教研活動,為教師專業發展助力。
(一)以每周一讀活動為載體,促進教師專業內涵提升
倡導教師閱讀教育理論專著,依托系(部)教研組織,每周選讀1篇理論文章,并做好閱讀交流和成果展示。掌握基本的教科研方法,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發展的思想,并把理論內化為理念,用理念指導課題研究和教育教學實踐。
(二)組建科研工作團隊,建設科研梯隊
科研工作團隊以中青年教師為團隊負責人,青年教師為團隊成員,形成科研梯隊。各科研工作團隊都確定了明確的研究方向,團體合作,集賢匯智,開展課題項目申報工作。為做好課題研究助推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學校以校級課題研究為基礎,以國家、省、市級課題為榜樣引領,積極組織青年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形成課題研究梯隊。近年來,學校課題研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課題申報人面孔新鮮化,課題主持人年輕化,課題研究專業化。
(三)開展“五課”教研、“兩課”評比活動,展示教師專業發展實績
學校在全校范圍內組織開展“五課”教研活動,所有教師,無論是普通教師還是部門、系(部)領導都參與活動,都要精心準備。各教研室根據學校要求,組織全體教師從“備課、上課、聽課、說課、評課”等五方面開展有效教研,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教學重點的確定、教學難點的突破、教學程序的安排、教學方法的設計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等方面進行積極探討。校級領導親自參與聽課與評課,對教師的說課和答辯予以點評。
(四)成立信息化辦公室,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
信息化辦公室負責學校信息化建設、教師信息化培訓,定期開展教師沙龍活動,提供各類書籍、雜志、電子期刊、軟件,提供視頻制作、課件制作、網絡教學平臺、精品課程建設的技術支持,承擔“兩課”評比、信息化大賽的作品制作等工作。信息化建設為教師專業發展添上了騰飛的翅膀。
四、明確考核制度,
保障教師專業發展出成績
學校出臺了教科研工作考核的相關制度,堅持以制度為約束,以考核為抓手,把教科研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相關制度要求學校中層干部必須熟悉本系(部)或所在教學系(部)相關專業知識、教育教學管理常規,積極參加“六賽一評比”活動等,并將其參與情況及取得成績納入個人考核。未參加相應比賽的干部,其年終考核不得為“優秀”。在學期或學年結束時,參照相關競賽加分制度,核實參賽(含“六賽一評比”及課題研究、論文發表等)情況及成績并積分,排名評比。
學校要求骨干教師精通課程建設、本專業知識及相關技能,積極參加“六賽一評比”活動等;未參加相應比賽的骨干教師,年終考核不得為“優秀”。在學期或學年結束時,參照相關競賽實行加分制度,核實參賽(含“六賽一評比”及課題研究、論文發表等)情況及成績并積分,按照分數的高低排出名次,予以表彰。
普通教師要熟悉本專業知識,對教育教學方法有所研究,能夠參加相應的“技能大賽”。未參加相應比賽、課題研究、論文發表等活動的教師,年終考核不得為“優秀”,在學期或學年結束時,參照相關競賽實行加分制度,核實參賽(含“六賽一評比”及課題研究、論文發表等)情況及成績并積分,排出名次,鼓勵先進、鞭策后進,促進教師積極提升自身全面素質。
教科研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助推器”。學校已逐步形成了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一批優秀教師已經脫穎而出,有3位教師被評為宿遷市學科帶頭人,3位教師被評為市骨干“雙師”型教師,4位教師被評為市領軍人物,17位教師被評為市骨干教師。僅2014年,學校就有24項課題獲得省、市級科研部門立項,30多篇論文在省級論文評選中獲獎,在中文核心期刊等省級以上報刊發表論文70余篇,教師編寫出版教材7部。在2014年全省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兩課”評比活動中,學校取得了在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兩課”評比中的突破性成績。在科研方面還取得一些重大成果: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順利立項;在第八屆江蘇職業教育論壇成果征集評選活動中獲優秀組織獎,這是學校首次在省職教論壇評選中獲此殊榮,也是此次論壇宿遷市唯一的一個優秀組織獎。
(責任編輯:章躍一)
Abstract: The teaching quality depends on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hile the latter depend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and abili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Economic and Trade Higher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of Suqian undertake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 multiple ways to lead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teaching faculty and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