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雷
我在農村初中已經任教16年,經歷了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一些困境。有的地區,農村師資力量不足和教學觀念比較落后,導致農村的孩子在小學就對學習英語失去了興趣,連字母識讀都是問題。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的英語課,歷經三、四、五、六四個年級后,早把一些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折騰得蕩然無存。有的小學畢業英語考試成績,平均分四五十分。初中英語課堂上,老師在臺上認真地講解,臺下有的學生一片茫然,甚至個別的已經睡著。這樣的課堂何談生機?更不要講高效課堂了。到底該怎么做才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呢?
我們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有時無視學生的存在,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的機器。我們一直認為,我們把知識不留遺憾地講給學生,講深講透,學生就學會了,我們的責任就盡到了。其實,孩子本身才是學習知識的主體,老師的這些做法僅僅是外因,作為孩子的自身的內因不起作用,我們有時往往徒勞無益。
一年來,徐州市教育局強力推行“學講計劃”,它的“強力推行”沖擊了老師的教學觀念,對老師教學方式來說也是一次重大的變革。但是某些老師認為,英語這一學科有其特殊性,它不好開展自學,由學生講出來會漏洞百出,學習效率極低,不太適合學講工程的推進。我認為,正是英語目前面臨的特殊局面以及英語作為語言的自身特點,才使這一學科需要“學講方式”的支持與推進。
一、學講方式為詞匯教學提供正能量
詞匯教學通常枯燥乏味,但這絲毫不會影響詞匯教學的地位。當初,我們總是現領讀單詞,一遍一遍地帶領學生拼讀,然后在黑板上逐詞講解它們的用法。老師很累,學生更累。成績還可以的同學就認真聽,認真記,但是缺少親自表現的機會。成績差的同學,早就精神萎靡、昏昏欲睡了。但是,現在我們在學講方式指導下,會徹底改變這一切。我們首先指導學生根據語音知識拼讀單詞,然后跟錄音校對,之后就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自我表現。他們笑著、讀著、互相糾正著,有時一本正經,有時“得意洋洋”。小組的集體榮譽感,讓他們團結起來,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為了自我表現,他們不再死氣沉沉,不再迷茫,更不會睡著,他們參與著并快樂著。這時,我們指導孩子用科學的方法記憶,他們無不爭先恐后地去嘗試。教是為了不教,孩子終于有了學習的動力,他們完全可以自我管理,主動學習了。
二、學講方式更有利于英語學以致用
英語課程改革的方向是,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以往片面強調筆試,忽略了英語作為語言的實用性,啞巴英語就是其產物。以前,我們采用了殺雞取蛋式的教學方法。拿過來課本就給學生講解語言點,講語法,講題目,然后就是給學生提要求,給學生加壓力。學生在老師的要求下強行記憶,重復練習。這樣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學習的內容又無法實際應用。學講方式要求我們鼓勵學生把學過的語言大聲地講出來,用來交際,在使用中學習,在學習中使用。比如,英語中的對話教學及Reading教學,我們要積極創設好情景,如購物的情景對話、問路的情景對話、醫生與病人的情景對話。日常生活中,學生之間的問候、師生之間的問候等,這些日常用語經常使用,會使學生提高靈活使用英語的能力,也能讓學生養成用英語交際的習慣。課堂上,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積極創設情景,給學生提供交際的機會。可以先讓每組學生各自表演,教師巡回指導,對他們出現的問題要寬容對待,不必有錯必改。要鼓勵孩子張開嘴,還要擇其優秀者或有亮點者在班級中表演,讓每個學生都充分參與,老師要做好指導與評價。對于文中出現的語言點,還要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思考、去討論,師生共同尋找其規律,歸納其用法,這樣的課堂難道不是妙趣橫生、充滿生機嗎?我國基礎教育英語課程的主要任務就是激發中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與技能。學講方式的運用,無疑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學講方式的運用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
舊的教學方式,老師是主體,學生被動接受,一切都在老師主動操縱下,學生如木偶般等待指令。學生如果完不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會受到懲罰,他們在老師強大的壓力下痛苦地承受。成績好的學生、成績不好的學生都非常厭惡學習,師生關系非常緊張。在學講方式的指引下,我們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尊重學生的人格,更加尊重學生的基礎,更加尊重學生實際情況,不再盲目命令,不再為師獨尊。師生的地位更加平等,真正形成了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和諧課堂氛圍。英語教學中,我們更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和互動。同學之間互相提醒錯誤之處,他們互相領讀單詞,分角色表演對話、操練句型等等。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的個性,他們互為老師,整個學習過程中他們互相督促、團結、協作,使師生、生生關系都史無前例地融洽、和諧。
四、學講方式的推進為孩子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知識型課堂,不太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都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進步才不會落伍。所以,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學校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不僅要學生學會知識,更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訓練學生學習知識的技能。學講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基。整個學習的過程也是訓練的過程,是自我參與聽、說、讀、寫的過程,將來孩子走向社會,他們也能自我組織學習,不必依賴老師。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孩子的認知規律,尊重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強化孩子的主體地位,讓孩子學進去,講出來,讓孩子學會學習。如此,我們農村的英語課堂會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宋樓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