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祥吉
在新課程改革春風的浸潤下,學校各個學科都積極向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行進。而作為中學階段的重要學科,體育教學其改革的方向不僅要關注學生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展,同時也要將學生對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的適應能力作為教學的重要方向。因此,在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學一切活動都應該圍繞著學生的實際展開,在合理方法的激勵下,將學生與生俱來的對于體育的特殊意識充分激發出來,激活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在教學可以通過自身教學風格的形成,促進課堂教學結構的優化,繼而成就教學效益的高速提升。
一、渲染和諧民主氛圍,為實施激勵手段奠定基礎
雖然已經進入初中,孩子們已經受到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影響,但仍舊不能改變他們對活力事物的喜愛。因此,初中的學生依然對體育課堂有著由衷的喜愛。但在傳統體育教學中,有的教師要么擺出師道尊嚴的架勢,要么就是將體育教師特有的強硬展現在學生面前,造成師生關系不能夠和諧,課堂教學氛圍也不夠民主自然,課堂教學的效益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完全是一副對學生發號施令的樣子,學生在學習時也就只能被動接受。
新課程背景下,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持久的熱愛之心,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消除與學生之間的緊張情緒,使得學生能夠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產生積極的愉悅體驗,產生初中體育的學習動力。
二、結合相應實際情況,遴選合適的激勵措施,提升教學效益
一直以來,教學理念都認為教學效益的提升一方面在于教師的教學策略,而另一個重要的維度在于教師能夠運用恰當的方法激活學生的內在動力。而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內容的實際以及學生的實際出發,喚醒學生對初中體育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1)確定目標進行激勵。初中體育教學是一項長期浩大的工程,教師要在短時間內對學生的身體狀態有準確定位和把握,為學生制定出合理的短期目標和長久目標。短期目標是在課堂教學之后不長的時間里就能夠完成的,主要在于學生在習得方法之后自主練習,從而實現目標的實現。例如,引體向上或者仰臥起坐等項目,就可以在強化訓練后迅速取得成績,這就是所謂的短期目標。而教師通過對學生體育成績的公布,讓學生能夠看到自己成長的里程,從而為更長遠的目標努力。
(2)展現不同特長進行激勵。體育的項目眾多,對于全班所有同學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具備學習全部體育項目的條件。例如,不少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并不是很好,學習技巧型的動作就顯得非常吃力。但如果教師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同學在其他方面可能出現與別人不一樣的特長,比如對柔韌性要求較高的體操教學中,這些同學則表現出獨有的優勢。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優勢項目,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自身的身體特點,運用不同學生的特長,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升學生學習動力。
(3)推動競爭機制進行激勵。初中學生在心理上仍然存在著較強的好勝心理,而體育就是一門講究競爭的學科。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條件,為學生相互競爭創造條件。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創設這些良性競賽,它可以培養學生優質的競爭意識,同時也借助這些競爭強化學生體育練習的積極性。
(4)選用不同語言方式進行激勵。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應該顯得簡潔明了,而且要富有較強的激勵性,這對于強化初中體育教學的課堂氛圍具有重要的調整作用。尤其是在體育動作的學習講授中,學生對一些動作要領興趣不高,而教師富有情趣的語言激勵法則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動作要領的體悟效果。在體育教學中,語言激勵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體育的情感,而且可以促使學生學習狀態的有效調整。
三、激勵手段在踐行過程中的注意點
(1)以愛護學生為基本前提。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教師授課和保護的對象。而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更應該樹立保護學生、愛護學生的觀念。要真正公平對待每個學生,不以學習成績的好壞為標準,更不因對學生的喜惡程度而產生不同的態度。因此,作為班級這一整體,無論其體育成績如何,教師都應該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感知他們的真實想法。在他們取得一定進步時,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從而夯實他們對于體育的認知基礎。
(2)競爭機制的程度要適中。運用競爭機制提升初中生參與體育課堂教學,可以有效激活學生的參與激情。但考慮到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已經逐漸走向成熟,競爭機制一旦運用,如果處理不當,或者有過激之處,就可能引發學生之間的矛盾。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良性的競爭過程中團結友愛,共同進步,讓競爭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盡管體育是學生較為喜歡的一門學科,但在動作要領的嚴格要求下,在目標意識的逐漸明顯下,學生已經明顯地意識到初中體育課堂已經不再像往常課堂學習那樣輕松。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通過各種激勵措施,重新喚醒學生的內在意識,以最佳的狀態和情感態度價值觀,走進課堂教學,走進初中體育,從而提升體育教學的整體效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小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