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巍 張冰茹
【摘要】文章結合現有本科會計學教學模式特點,提出以市場為導向的立體化應用型會計教學模式。旨在進一步提升國內會計學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培養適應會計行業變化、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會計人才。
【關鍵詞】教學模式 課程體系 教學法
金融、經濟管理職業薪資待遇、社會地位的逐年提高,刺激著金融、經濟管理等相關專業不斷升溫。其中,會計學專業學生的報名人數一直居高不下,也刺激了大多院校都開設了會計學專業。據教育部統計,2013年全國本科院校共計近850所,其中開設會計學專業的院校便有530所有余,且2014年招生更是呈現爆發式增長。
各大院校看中財經類這塊大蛋糕,大刀闊斧的像財經院校轉型的同時,教育部也對所有設有會計學專業的各大本科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應用技術型培養目標為導向辦學。
所謂的應用技術型與以往高職院校所強調的技能型有很大的區別。技能型是更側重于身體動作的培養,通過對某項業務的強化練習,使之對其熟練掌握。而大學的應用技術型則更多的強調的是在熟練多樣單一業務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綜合應用能力。是一種從身體動作上升為思維動作的過程,是創新意識的培養過程。
這就要求擁有會計學專業的學校,在應用技術型轉型過程中,必須即刻開始探索,如何即能夠保持住會計學教學以往的優良品質,又能培養出超越技能型人才的,綜合性人才的培養方案。
文章結合應用型本科人才特點,以目前國內會計學教學模式特點,提出以下改進措施。
一、開啟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
以往會計學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傳授理論知識,對于實務練習很少。即便有,重點也都是放在生產制造型企業的會計業務上,對類似地產、商品流通等行業會計涉及較少。這種教學模式,已不適應能為用人單位培養,可畢業后便能針對企業的經營特征熟練運用企業會計準則的,應用技術型本科人才的要求。
因此,會計學教學應當采取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滿足企業日益追求的“工作經驗”的招聘需求。院校可針對不同行業會計業務特征,有目的性的增加不同行業會計選修課,并定期組織模擬商業活動。讓學生分組,充當來自不同行業、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該商業模擬活動,可以囊括從金融、到制造再到商品流通整個社會經濟活動。讓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體會到不同行業會計的核算特征,以及如何運用會計信息來解決企業日益復雜的經營問題。
在模擬中,設置相應的評價體系,能夠對每個學生的表現給予相應的量化分數,并納入實習成績。甚至可以為在商業模擬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寫一封具有客觀評價的推薦信,能夠更有助于其未來的就業。進而,刺激學生的積極參與。
模擬商業活動中,院校也可以邀請企業參與,給予指導,開展校企聯合培養。即可以為模擬教學提供更為準確的教學目標,又可讓外界企業了解各院校的實力,促進學生就業。同時,也便于通過企業方面,獲得更為真實的實踐內容,達到模擬商業活動的目的。
二、探索服務于經濟發展的立體化教學模式
各院校人才培養方案,除課程關系上要具備一定的遞進關系外,還應當以選修課為輔,使得課程更為立體化。
比如,學校開設了《金融企業會計》這門細分領域的專業會計,就應當結合當下互聯網助推金融行業快速發展、就業形勢良好的前景,豐滿《金融企業會計》培養目標。增加《金融審計》、《金融資產管理》等不同角度的專業選修課。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使之畢業后能夠迎金融業,乃至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需要。
除相應的課程體系需要被豐滿外,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方式的改變,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如,在學習過基礎會計、財務會計之后,學生在接受不同行業會計課程時,教師可縮短相關分錄講解時間,將重點放在實務操作上。由學生自己動腦去思考,在實務中應當如何運用所學過的會計科目,進行復式記賬,再由老師去指導。而非教師一筆一筆的將分錄寫在黑板上,學生記憶式的填鴨教學。
三、推進考試、教師評價方式改革
與歐美教學不同,中國的教育模式更多的培養出的是考試型的人才,而西方則更注重培養能力型。在歐美的大學教育中,論文、科研是其考試的主要方式,而在中國大多學科都是通過筆試的方式,對基礎理論進行考核。這樣的考核方式,自然不能夠倒逼學生從應試教育模式到應用技術型教學模式轉型的積極性。
因此,各大院校為配合應用技術型教學目標,豐富教學課程體系的同時,還應弱化理論性考試,強化學生實務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探索能力。教師也可以邀請有能力的學生,加入到學校的科研工作的一些基礎性工作當中,讓有能力的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提升。
與此同時,為了充分發揮教職員工在整個轉型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各大院校也可在教學評價過程中引入平衡積分卡等先進的評價手段,對教師承擔課程的效果給予相應的評價,以此督促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自主探索更為合理的方式,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表1為文章提出的,學校教學評估平衡積分卡采用的部分指標。
表1 學校教學評估平衡積分卡采用的部分指標
總之,選擇會計學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未來就業之時有限的工作崗位也勢必會對從業人員提出更多的要求。如何更好的適應時代的需求,如何能夠在530多所院校中有所長,是每個會計任教教師都應不斷尋求的改革措施。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通過從小規模實驗教學,到普及全系(院)的方式,提高國內會計學整體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艷麗.地方高校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07.
[2]韓宇堃.對預算會計教學改革的探討[J].科教導刊,2013.04.
[3]張道玲.《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思考[J].2013.06.
[4]丁小云,王秀春.金融會計教學團隊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生產力研究,2012.06.
[5]劉曉華.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財會月刊,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