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炎 楊益明
摘要: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與南京金陵中等專業學校聯合開展了中高職銜接“3+3”分段培養汽車運用技術專業人才試點項目。試點項目人才培養方案有具體銜接內容。要積極更新職教觀念,明確中高職學校辦學定位,充分發揮高職在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合理構建中高職銜接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
關鍵詞:職業教育;中高職銜接“3+3”分段培養;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C-(2014)01-0078-03
為探索系統培養技能型人才制度,加快推進南京職業教育創新實驗區建設,促進中高職教育的貫通,增強職業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依據江蘇省教育廳《2012年江蘇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汽車運用技術專業與南京金陵中等專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聯合開展了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3+3”分段培養試點。
一、試點項目基本情況
中高職銜接“3+3”分段培養,即中等職業學校學習3年,進入高等職業院校學習3年。該項目由南京金陵中等專業學校負責招生,中職階段為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學生通過3年中職學習畢業后,可以直接就業,也可以通過轉段考試進入高職階段的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汽車運用技術專業學習。該項目2012年和2013年招生計劃分別為60人和45人,生源地為南京市,實際報到人數分別為59人和40人,2012年錄取平均分數為496.6分,2013年錄取平均分數為505分。從招生報考率、錄取分數、報到率和學生座談會反饋的信息來看,該項目得到了良好的社會認同。
二、試點項目人才培養方案的銜接
汽車運用技術專業“3+3”分段培養試點項目的人才培養方案由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金陵中等專業學校、汽車行業企業專家和職教專家共同研究制訂,在分析汽車服務類企業相關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的基礎上,按照國家(行業)職業標準和職業技能鑒定考核要求,充分考慮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階段,統籌制訂汽車運用技術專業中高職理論知識課程和技能訓練課程銜接貫通課程體系,構建一體化教學計劃,制訂中高職的專業教學標準,系統化培養汽車服務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三、有效推進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工作的思考
(一)積極更新職教觀念,明確辦學定位
針對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所面臨的問題,要明確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定位,在各自定位上辦出特色、提高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中等職業教育辦學定位。
中等職業教育重點培養技能型人才,發揮基礎性作用。[1]中等職業教育的國家定位主要強調以下兩點內容:第一,基礎職業教育。是面向每一個有中高等技能需求的人的教育,是為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礎的教育。第二,高中階段教育。是面向社會未成年人的教育。中等職業學校定位主要體現以下特點:第一,面向未成年人學歷與職業生涯的教育,使受教育者獲得基本職業技能、繼續學習和持續發展能力;第二,面向社會上有擇業培訓需求的成年人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備和提高再就業和創業的能力;第三,面向有提高生活質量需求的社會成員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備改善生活質量的能力。
2.高等職業教育辦學定位。
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發揮引領作用。高等職業教育的國家定位主要體現以下兩點要求:第一,高端職業教育。是面向每一位有高端技術需求的就業者、擇業者、創業者和技能復合者的教育。第二,高等階段教育。是面向具備基礎職業技術技能和高中以上文化知識水平所有需求者的教育。高等職業學校定位主要體現以下特點:第一,高等階段教育,是面向具有高中階段文化知識和技能的學歷教育;第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技能教育和擇業教育;第三,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終身教育。
(二)充分發揮高職在職業教育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在推進中高職協調發展的過程中,高等職業學校要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從人才層次結構上看,高等職業教育處于技能型人才成長的中樞階段,它下牽中等職業教育,上接應用型本科和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對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具有引領和導向性的作用。[2]從教育功能上看,高等職業教育優勢突出。在推動集團化辦學、面向社會提供技術服務以及傳播和建設工業文明和企業文化方面,具有更為突出的優勢和更為廣闊的空間。從服務面向上看,高等職業教育必須轉變觀念,創新定位,尤其要“眼睛向下看”,面向社會、面向人人開展社會培訓,開放優質資源,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的文化需求。中高職協調發展,要做到以高職為主,上下延伸,左右拓展。向下連著中職,起到帶動一批中職發展的作用。向上延伸至本科,如2012年江蘇省內有13所高職院校與9所省屬應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培養本科高職人才。從項目申報、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教學組織實施到培養質量監控,在體系建設中高職應該起到主體作用。在與本科合作中,高職也應有力地推動應用型本科院校更新理念,推動本科校企合作,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以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
(三)合理構建中高職銜接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
1.高職專業與中職專業的銜接。
中高職銜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專業的銜接,中高職在專業設置上的共同要求是,從地區和行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設置專業,而不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設置專業。從促進中、高職教育銜接的意義上講,專業銜接是中高職銜接的一個必要條件。[3]依靠地方和行業,加強職業教育的專業建設,研究制訂中高職專業目錄,才能使兩個層次的職業教育在專業上較好地銜接起來。高職院校要深入研究中高職專業,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面的寬窄直接影響著中高職銜接的對口程度和銜接通道的寬窄,高職的專業設置是中職專業設置的縱向延伸和橫向拓寬,只有中高職專業建設規范化,才能促進中高職課程的有效銜接。
2.培養目標和規格的銜接。
培養目標和規格是反映某類教育本質特征的兩個不同方面。[4]中高等職業教育在培養目標和規格上有許多共性,如兩者都具有職業性、實用性、技能性等特點。當前,我國中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明確的,即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職專科層次的人才培養目標則是多元化的,不同區域、不同專業、不同生源的要求是不同的,其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也各異,可以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也可以培養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為主,同時培養部分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還可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主,同時培養部分高素質技術型人才。高職本科以培養高素質工程型人才為主,同時培養部分高素質技術型人才。高職院校要合理確定人才培養規格,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構建相對應的課程體系。
3.課程體系的整體銜接。
職業教育以崗位(職業)能力為核心,按照就業崗位需要的能力來設置課程,所以各層次的職業教育首先要分析產業中各就業崗位的差異性,找出適合各層次職業教育的就業崗位,我們稱之為核心崗位,每一核心崗位至少需要4—6門課程去支撐,核心課程要做精做強必須有一定的課時保證。以高職院校為主體,聘請中職校的專業教師、行業企業技術人才和職教專家全程參與中高職銜接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共同探討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狀況、就業崗位和在中高職兩個階段應具備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以職業和技術為導向,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構建課程體系。中職是高職的學習準備,高職的發展建立在中職的基礎上,應根據不同階段的培養目標要求,系統構建課程體系,課程設置可由淺入深:中職課程重基礎,強調應用,讓學生初步建立職業概念;高職課程重實踐,強調創新,鼓勵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的工作場景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實踐性。
4.課程教學內容的銜接。
中高職學校合作制訂相互銜接的課程標準,確定科學合理的教學順序和實施路線,既要避免中、高職課程內容的重復,高職階段又要拓寬和加深課程內容,真正實現課程內容銜接的連續性、邏輯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礎課程應注意中高職層次知識點的有機融合,以適應其漸進性學習和終身教育的需要。中職階段注重基礎素質教育;高職階段注重學生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全面培養,提高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
5.教學模式的銜接。
無論是中等職業教育還是高等職業教育,在培養模式上都應突出操作性、實踐性的職業教育特色。如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雙證書”畢業要求、與行業企業的密切聯系、“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的建設等等都有共性特點,哪個階段缺少這些環節都會使銜接出現問題。
參考文獻:
[1]魯昕.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服務國家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EB/0L].[2011-06-25].http://www.hncpu.com/s/7/t/20/a/944/info.jspy.
[2]黎志鍵,韋弘.中高職銜接的政策演變軌跡及其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12(5).
[3]何文明.構建現代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的思考[J].職教論壇,2010(13).
[4]邱孝述.推進中高職教育有效銜接 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EB/0L].[2012-11-06].http://www.cj-edu.com.cn/kjc/5663.
(責任編輯:陳向陽)
An Analysis of "3+3" Training in Stages: A Case Study
LI Gui-yan & YANG Yi-ming
(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88,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his essay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link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utomobil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pilot project with "3+3" training in stages launched by 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Nanjing Jingl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effectively, this essay proposes that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cepts should be updated, the school-running objectives should be clarified, the leading fun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brought into play, the talent training plan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reasonably constructed.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3+3" training in stages;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