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摘要:打造高水平教學團隊是專業建設的關鍵和核心。南京財經學校為打造會計品牌專業,以教學團隊建設為依托,在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內容、加強改革教學模式、教師隊伍制度建設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實踐,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關鍵詞:職業學校;教學團隊;會計品牌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C-(2014)01-0063-02
一、校企共同籌劃,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由于教學團隊中有行業企業人員的介入,使得學校能加強相關產業領域發展趨勢及人才需求研究,制訂出與生產實踐、社會發展需要相結合的培養方案。
學校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與企業財務、會計專家和行業學者、技術骨干共同研究分析職業崗位(群)能力需求變化、崗位人才需求數量變化情況,合理調整培養目標的專門化方向和相應培養方案;依據會計崗位的任務和職業要求,積極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式教學模塊;推進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推進職業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的溝通與銜接,將職業資格證書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特別是適應會計職業制度需要的專業認證,如會計從業資格證、助理會計師資格證、助理財務管理師證等,引導和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經濟行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
二、發揮團隊學科優勢,優化課程內容
(一)專業課程形成系列課程群。學校依托教學團隊的學科優勢,根據課程之間的相關性、滲透性和互補性,形成了會計崗位能力和財務分析能力兩大專業課程群。會計崗位能力課程群是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由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會計模擬、會計電算化等課程構成,其側重點是學生會計類課程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強調掌握必需的財務、會計知識及靈活運用會計核算方法的能力;注重培養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財務分析能力課程群是傳統教學方式與研究性教學方式的有機結合,課程包括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審計、財務報表分析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
(二)以教材編寫為載體,加強教學資源庫建設。教材的開發是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團隊成員共同探討教材結構、重點難點、例題選取、習題難度等,每一次討論都相當于教學團隊成員的集體備課。會計專業教學團隊先后主編、參編了五年制高職《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等主干課程的教材并正式出版發行。與此同時,團隊還將教學資源庫的開發建設納入常規工作。一方面,教師在共享優秀的教案、課件、課例、教學反思和豐富的練習題的同時,提高了參與教研的熱情;另一方面,隨著主干課程題庫的建立,作為多元評價體系一部分的教考分離工作也日益完善,對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三、改革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基于能力培養,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學校為強化學生實踐能力,不斷搭建實踐教學平臺,形成由實驗教學中心、校內外實習基地、名師工作室等組成的實踐教學大平臺,并構建了“一個核心,三個層次,八個模塊”的實踐教學體系。“一個核心”是指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三個層次”是指實訓、實驗、實習;“八個模塊”分別指出納核算與管理、成本核算與管理、財產物資核算與管理、往來款項核算與管理、資本核算與管理、財務成果核算與管理、納稅申報與核算、財務報告與分析八個實訓模塊。保證了實踐性、實用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
(二)基于工作過程,專業課程實施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基于工作過程,是以工作過程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讓學生在完成具體項目的過程中構建相關理論知識,并發展職業能力。團隊教師以一個工業企業兩個月的會計業務為主線,通過單項實驗分別介紹企業財務部門各職能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讓學生邊學理論知識邊進行實際操作,形成“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每周安排固定學時,學生學習某一技術領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期中利用2—3周時間以典型的工作任務模塊為載體學習典型的工作技能。
(三)以賽促訓,專業技能教學推行技能大賽訓練模式。專業技能教學分為初學、普及、提高、擇優四個層次。其原則是點面結合、以點促面、共同提高。除日常的技能教學課以外,每日安排相對集中的技能訓練課時,每兩周進行年級測試,公布各班成績,每月進行排名。每年3—4月份為學校的技能節活動時間,通過全員參與的方式,開展一系列會計技能競賽活動,如做賬、珠算擂臺賽、點鈔競技等,評選出“校園技能十佳選手”,營造濃厚的技能學習氛圍,使得“掌握過硬本領、練得一手絕活”成為學生的目標和追求。
四、堅持制度創新,建立教師培養和使用機制
(一)責任公擔機制。實行團隊目標與個人目標有機結合,制訂優秀教學團隊發展規劃,并以此為依據,制訂團隊成員的個人發展規劃。將團隊目標科學有效地分解給團隊成員,通過團隊成員個人目標的實現來促進團隊整體目標的達成。優化考核評價體系。通過制度,確定界限、提供預期、實施激勵,有效地實現團隊建設項目。明確了團隊帶頭人及成員的職責和獎勵辦法,實施目標激勵,落實相應的責、權、利,形成公開、公平、公正的制度環境和良好的團隊運行機制。
(二)“1+1”互助機制。建立老教師與青年教師“1+1”導師培養機制。團隊為每一位青年教師配備一位具有高級講師職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具體指導,要求青年教師參加學校組織的公開課、匯報課、觀摩課教學活動,充分發揮老教師對青年教師“傳、幫、帶”作用。建立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1+1”互助提高機制。成立南京九州會計師事務所財經學校咨詢服務公司,選派教師與事務所的專業人員共同完成從承接業務、具體操作到完成業務的整個過程;引進行業業務骨干參與校內實踐性教學;制訂專業教師企業實踐獎勵制度,要求專業教師利用假期和業余時間到相關行業企業實踐或兼職;鼓勵教師參加各種職業技能證書的培訓和考試,促進團隊教師的執業資格、執業范圍得到提升和擴展。
(責任編輯:章躍一)
Strengthening Teaching Faculty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Brand
Accounting Specialty
LIU Hui
(Nanjing Financial School, Nanjing 210001,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Building the teaching faculty with high quality is the key to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aking Nanjing Financial School as an example, this essay depicts a series of effectiv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perfecting talent training plans, optimizing course contents, reforming teaching models and constructing teaching faculties.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teaching faculty construction; brand accounting specialty;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