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少昆 王雪輝 欒玲芹 朱曉華 李東美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討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方法選用了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收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患者只給予西醫常規的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療,而實驗組患者給予了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一段時間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好于對照組,而且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他們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治療,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而且還能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因此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治療;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0-0076-02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冠心病之一,而且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齡化人口的加劇,無形之中增加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而且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不僅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而且還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對其進行診斷,以確保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有效、全面的治療。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中選用了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收的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的各項檢測指標均符合WH0制定的診斷標準,同時還滿足了以下條件:(1)胸痛的持續時間大于半小時,而且含化硝酸甘油之后病情未見好轉;(2)心電圖檢查發現急性期改變,而且相鄰導聯出現ST段抬高現象,肢體之間的導聯超過了0.1mV;(3)不存在溶栓禁忌癥,排除肢體組織活檢、做過內臟手術、不能實施壓迫血管穿刺、做過創傷性心肺復蘇術、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惡性腫瘤、外傷史者以及休克或合并嚴重心力衰竭者。將其隨機分為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齡在40-75歲,平均為64.5歲,并發糖尿病12例、高血壓15例;實驗組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在42-74歲,平均為65.5歲,并發糖尿病14例、高血壓1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合并癥狀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根據病情只進行了常規西醫治療,例如絕對臥床休息、抗心肌缺血、心電監護、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通過皮下注射的方式將50mg肝素緩慢注入患者體內,每天注射1次;口服阿司匹林300mg/次,每天服用1次,3天之后將劑量改為50 mg/次,同樣每天服用1次;口服維生素C50mg/次,每天服用1次。而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治療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中醫治療,處方主要包括:黃連6g、丹參25g、瓜蔞18g、海藻l8g、半夏12g、熟大黃6g、郁金l2g、赤芍l2g。服用中藥的過程中要根據患者病情的改變而調節藥物的劑量,如果患者出現了胸悶氣短現象,需要在中藥中加入杏仁、茯苓;如果有心源性休克、四肢發冷現象,需要加入干姜、人參。除此之外,還要求醫護人員密切關注患者病情和臨床癥狀的變化。兩組患者均以1周為一個療程,需要治療2個療程之后再對其治療效果進行對比。
1.3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的心電圖恢復正常,心絞痛等癥狀消失,并發癥得到有效控制;有效:患者的心電圖基本穩定,胸痛氣短、心絞痛等癥狀減輕,生活可以自理。無效:患者的心電圖與治療前相同,胸痛氣短、心絞痛等癥狀未見改善,生活仍然不能自理,而且并發癥未改善,甚至出現了加重的趨勢??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處理
本文采用了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了統計與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如果P<0.05,則說明他們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后,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好于對照組,并且他們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2.2兩組患者的并發癥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并且他們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如表2所示。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病情發展迅速、起病急驟等特點,而且經常會由于缺氧、缺血和代謝產物堆積而壞死,引發心功能不全,最終出現急性心肌梗死現象,嚴重的時候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上主要倡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從而有效的避免心肌梗死面積的擴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中醫治療認為急性心肌梗死屬于中醫真心痛的范疇,其病位在心脈、心絡,發病之后可能殃及心肌。因此,治療此病要以益氣溫陽通絡祛痰為主,如果患者存在心源性休克、手腳冰涼等癥狀時,還要加入干姜、人參、附子等藥物,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好于對照組,并且他們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書紅.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健康之路,2013,8(9):71-72.
[2]王凱.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5(19):124-125.
[3]寧偉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38例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12(34):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