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
摘 要 以計算機、通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社會、經濟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熱潮。在我國,電子政務雖然起點比較低、各地區的電子政務建設發展不平衡,但是可以預測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未來幾年將呈現一個良好的發展趨勢,信息中心轉型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標準規范將不斷完善,國內的廠商也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 電子政務 發展趨勢 通信技術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網絡技術等方面的快速發展,很多國家都在積極的發展著電子政務,并且電子政務是國家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
我國的電子政務建設起步相對較晚,但我國的電子政務發展卻是非常的迅速,在整體上,我國的電子政務取得了重要進展。早在幾年前,我國國務院辦公廳就提出需要建設全國行政首腦機關辦公決策服務系統的目標和具體實施方案,并且,計劃在全國政府推行辦公自動化。我國政府從1999年起,開始在全國普遍實行政府上網等工程,并且,通過政府的網站向全社會發布政府信息, 到2001年中期,國務院又開始制定全國政府系統政務信息化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規劃,這個是對我國的政府信息化的一個強有力的指導思想、方針以及政策。
下面筆者試對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歷程及發展現狀與趨勢作一個分析:
1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歷程
1.1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階段
在2003年聯合國對成員國電子政務評測中,中國排名第74位,居中上水平,截止到2004年初,我國中央和國家機關在互聯網上已經建立站點52個。
總的來說,我國的政府信息化進程共經歷了三個階段:即起步階段、推進階段、發展階段。
(1)起步階段:1992年,根據國務院辦公室的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設全國政府行政首腦機關辦公決策服務系統的通知》,中央和地方黨政機關開始開展辦公自動化(OA)工程,建立了各種縱向和橫向的內部信息辦公網絡,標志著我國電子政務的起步。
(2)推進階段:1993年底,為適應全球建設信息高速度公路的潮流,中國正式啟動了國民經濟信息化的起步工程,這是我國中央政府主導的以政府信息化為特征的系統工程,是我國政府信息化的雛形。
(3)發展階段:1999年1月,40多個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門共同倡議發起《政府上網工程》,其目標是在1999年實現60%以上的部委和各級政府部門上網,在2000年實現80%以上的部委和各級政府部門上網。2002年12月10日,由中科院、中國貿促會、中國科協聯合主辦的《2002中國電子政務技術與應用大會》又為我國電子政務提速助力。當前這個階段,政府機關已經普遍上網,同時,其內容也在不斷增加,不斷推出新的服務,從以前的簡單介紹到現在設立各種交流渠道,招商引資,電子政務加入了更多的內涵,并仍然在繼續發展。而2004年,信息化已經開始發揮其在各領域應用服務方面的優勢,電子政務也被公眾認為從激情走向了務實。
1.2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特征
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過程基本上是與我國的信息化發展歷程同步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電子政務起點比較低。這是因為我國總體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國的電子政務的發展是從辦公自動化開始的,20世紀80年代才剛剛起步;而西方國家政府機關的辦公自動化早在20世紀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
(2)我國電子政務發展不平衡。由于我國各地的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因此我國的電子政務在發展過程中,則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動”和需求的“拉動”下從一些行業管理部門開始的。
(3)我國電子政務的目標和出發點更具多樣性。由于我國正處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過程中,政府對經濟特別是對企業的管理方式要進行徹底的改變,這些變化,必然影響到政府政務的活動,因此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目標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如何進一步促進政務活動的變革。
2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現狀
2003年底,聯合國發布了對成員國電子政務的測評結果。結果顯示,中國在191個成員國中排名第74位。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現狀作簡要敘述:
2.1電子政務基礎建設現狀
(1)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受到熱切和廣泛地關注。
(2)旅游、經濟開發區等重要城市網站點擊率明顯高于一般地區。
(3)東西差距明顯,欠發達地區政府上網工程進展緩慢,群眾關注率不高。
2.2電子政務市場商機無限,仍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電子政務領域可謂商機無限,在中國向全面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政府投資的主導作用非常明顯,電子政務領域尤其如此。權威人士分析,未來幾年內,我國各級政府投資電子政務的總金額預計將達到2000至2500億元人民幣。另外,在第三屆中國電子政務技術與應用大會上,業界專家認為當年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投入的資金應該在400億元左右,這將吸引眾多的IT企業群雄爭霸。因此可以預計未來幾年內,我國電子政務市場將繼續保持上升勢頭。
2.3電子政務建設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得到進一步完善
我國電子政務法律法規建設工作在摸索中前行。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總體上仍處于初級階段,業務水平不高,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電子政務的快速健康發展。尤其是電子政務法律法規建設,更是與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現狀嚴重脫節。2001年8月,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成立,這標志著我國真正開始了電子政務的立法階段。2002年7月,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討論通過和公開發布了《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將電子政務建設納入了一個全新的整體規劃、發展階段,為今后正式立法奠定了基礎。2011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正式實施,該法將直接推動我國電子政務的快速發展。下一步,我國在近期內將會陸續推出包括《電子政務法》、《電子交易法》、《電子簽章法》、《電子投票法》等相關法律,以構筑我國電子政務法律框架。
2.4地區建設蓬勃發展
北京、廣東等一些發達省市繼續加大電子政務建設投入并積極開展電子政務技術培訓,從人員上保證了電子政務系統的正常運行。內蒙古、青海等省也加快了前進步伐,他們在積極借鑒發達省市電子政務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從本地實際出發,通過自身擁有的稀缺資源換取資金來源,與廣大企業開展公私合作以及吸收民間投資等途徑解決自身電子政務建設的資金和技術等困難,不斷探索出適合自己發展的新路子。
3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趨勢
未來幾年,筆者認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3.1信息安全得到加強
從政府層面來看,電子政務安全體系框架正在研究制定,電子簽名法已經推出,信息公開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的前期研究工作也在進行當中;從用戶層面來看,電子政務建設的用戶從規劃、實施等方面都已對信息安全進行了充分考慮,并且信息安全方面的費用在整個信息化建設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從廠商層面來看,國內外安全廠商在整個IT行業中發展速度較快,廠商數量和廠商規模都在迅速增長。可以預計,未來幾年信息安全市場將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信息安全法律法規將會更加完善。
3.2信息中心轉型步伐進一步加快
未來幾年,多數信息中心將不再具體承擔政府部門的信息化建設任務,而轉向政府信息化規劃、招投標、工程管理、工程驗收等方面。因此,未來的電子政務建設市場將進一步的透明,并且由于信息中心的轉型,使專門從事電子政務系統集成、方案開發的廠商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
3.3國內廠商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央號召電子政務先行,以政府信息化帶動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不僅找到了推動國家信息化建設的切入點,而且還能加快我國信息化建設步伐,更重要的是,電子政務以財政投資為主,既要實現政府信息化的目標,還要擔當起帶動民族產業的責任。因此,電子政務建設使國內IT 廠商具備了跨越式發展的條件,具備了躋身世界IT廠商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韓文報.電子政務概論[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
[2] 趙國俊.電子政務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 劉越男,王立清.政府網站的構建與運作[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