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摘 要 本文針對計算機操作系統概念抽象、應用性強、發展速度快等特點,分析了當前操作系統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闡述了計算機操作系統教學改革應該通過改革教學方法、加強計算機實踐教學以及拓展知識體系的觀點。
關鍵詞 計算機操作系統系列課程 教學改革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1 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
操作系統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核心,在計算機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學院高瞻遠矚,很早就開始重視操作系統系列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經過十幾年的建設,操作系統課程已發展為由計算機操作系統,高級操作系統,操作系統B,Linux內核分析等多個模塊有機組成的課程體系,并進一步由一門課程發展成為包括本科生、碩士生在內的多層次、多類型系列課程。
2 當前計算機操作系統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方法不當
由于操作系統本身具有理論抽象、涉及面廣、原理性強等特點,加之傳統的教學大多采用“灌輸式”方法,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至于學生對操作系統原理很難做到真正理解,更談不上實踐運用了。
(2)實踐教學不夠重視
操作系統課程與計算機軟、硬件等課程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并對實踐性有著很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操作系統時,應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
但是,由于課時或教學條件的限制等原因,很多高等院校在實踐性教學這方面做得不夠好,甚至有的直接跳過這一塊,單單講一下理論要點。這就使得很多學生誤認為這只是一門理論課,實用價值并不高,久而久之,對這門課的學習也就缺乏了興趣。因此,教師在操作系統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實踐教學,增強學生對操作系統原理的理解,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3)知識體系單一
當前,很多教師在操作系統系列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忽視各相關課程之間的銜接與關聯。例如,有的教師在講授計算機操作系統這門課程的時候,整個學期下來,講的全是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內容,而對Linux操作系統、高級操作系統等其它相關課程的內容只字不提。結果,本來應該相互重疊、相輔相成的幾門課程,就這樣活生生地被孤立開來了,在對操作系統原理的深入理解上也給學生造成了巨大的障礙。
當然,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操作系統系列課程教學中,在其它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同樣不容樂觀。所以,面對當前嚴峻的教學形勢,豐富課堂知識結構刻不容緩。
3操作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的對策
(1)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拘泥理論教學,顯然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新時代下人才的培養,而且伴隨著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對教師教學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教師必須學會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善于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
對于課堂學習氛圍的改善,課程組認為,教師應該增加師生互動的機會,變學生被動參與到學生主動參與,以教師高昂的情緒來感染學生。為避免“滿堂灌”,教師課前可事先根據內容需要準備幾個適當的問題,在課堂教學適當的時候提出,并留給學生適當的思考時間。同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提問,并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和問題,與學生一起探討,而非給出答案。
在理論講解上,教師應該采用啟發式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高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解死鎖的解決方法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各解決方法的原理、優劣以及代價等。利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很容易將前后的知識點連貫起來,學生也易于接受。
相對于傳統教學中粉筆加黑板的單一、呆板的特點,多媒體教學能夠較好地將抽象、生澀的知識直觀化、形象化。例如,對于復雜、難懂的客戶、服務系統中的通信過程,可直接通過一幅動畫體現出來,表達效果既生動又易于理解。
因此,筆者認為,教學改革必須在教研活動、學術交流上多下工夫,讓學生能夠多多了解現代操作系統發展的最新趨勢。具體措施:不間斷地舉行定期或不定期教學研討會,同時,邀請國內外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并組織老師和學生積極參與各類教研活動等。
(2)注重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當前,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加之,操作系統本身具有難度大、應用型強、案例更新快等特點,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實踐能力的培養應視為重中之重。
筆者認為在操作系統課程的實踐教學上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課程實驗、應用實驗和綜合實驗。課程實驗主要加深學生對操作系統原理、算法的理解;應用實驗主要介紹現代主流操作系統(如UNIX/Linux等)及其系統編程技術,致力于訓練學生在操作系統平臺下的動手能力;而綜合實驗主要促使學生理解操作系統內核,開源碼分析,內核和應用模塊設計等。目前,這些措施在加深課程內容的理解和運用以及學生系統編程設計能力的培養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拓展知識體系,加強各相關課程的耦合度
眾所周知,操作系統是一門難度大、應用性強的課程,并且與其它課程有著很高的關聯度。這就要求教師在操作系統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將各相關課程銜接起來,緊密耦合,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在對各課程交互講解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操作系統原理的理解。例如,在對操作系統進程管理的講解過程中,可采取“插播”方式,比較介紹一下計算機操作系統以及Linux操作系統中的進程管理。兩兩之間相互對照,內容清晰、明了,學生課堂知識消化也更快。
4改革的價值和意義
操作系統課程的教學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需要任課教師不斷地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對現有的教育體系進行改善,而不能一氣呵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時刻與國內外先進水平接軌,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和主觀能力,以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這也是我們教學要達到的目標和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