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春輝
【摘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到今天已經走過了許多年,初中和高中教學的銜接問題一直是教育者們關注的熱點話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許多的標準都出版了,這讓初高中的銜接問題又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同時也是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怎樣讓學生們在新教材學習的時候可以跟著自己的特點和認知來總結出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這也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找到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適應初高中的數學學習的一個銜接,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自學、探索和創新的能力,新課程標準的原則精神和要求融入到里面去。
【關鍵詞】初高中 數學 銜接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129-01
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直到現在也是不能不提的話題,初中和高中教學的銜接是讓教學工作者一直頭疼的問題,也是教育者們關注的熱點話題。課程標準提到在整個教學體系中,不同階段的教學有銜接性是一直要求的重要內容,這樣既能讓學生適應越來越難的教學內容,同時也符合不同時期學生的接受能力,讓教學更有邏輯性,也符合國家和教學的基本目標和目的。課程標準可以說是讓教學的理論和實踐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也讓初高中的教學銜接體現整體性。本文將說出初高中數學在實現數學銜接教學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措施和方法。
1.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存在的問題
1.1 在教學的內容方面,也沒有做到很好的銜接,初中教學為了更好的適應新課程的標準,在內容的難度、深度和廣度上都在很大程度上做了降低的調整。在以前的教育制度中,要求教學要看重知識的基礎性和普及性,忽略了對概念的定義和定理的論證的嚴格性。高中的教學卻是加大知識的難度,抽象的概念,定理也變得很嚴謹,顯得邏輯性很強,在課本中的習題類型變化多,解題的技巧也是層出不窮,計算過程也是變得復雜,使得高中知識的起點就很高,難度也是相對提高了許多。與傳統教材相比,現代的教材內容變多,這和初中階段的知識又是大不相同的,所以讓學生們很難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1.2 在教學方法方面,初中時老師總是過分的對疑難的問題花太多的時間去講解,教學的進度就變得很慢,而高中老師卻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講解題目,學生們很難適應高中的教學模式。初中的時候,學生記住重要的概念和一些解題基本的知識,就可以在考試中獲得高分數,而在高中老師則在對基本的定義講解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在講完書本的知識的同時還要講解延伸的題目,讓習慣于模仿的學生們很難適應這樣的模式,跟不上進度。
1.3 說完老師方面的原因,下面就是學生,學生的學習方法也讓銜接教學成了大問題,初中時剛接觸到難一點的知識。學生就喜歡跟著老師的腳步,自己不去探索,獨立思考和對題目的歸納總結的能力低。進入高中,學生們就被要求養成獨立思考、鉆研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初中生剛進入高中的時候,很難適應這樣的教學模式,還是沿用初中時的學習方法,很難對高中的知識有抽象和空間的想象力。
2.應對初高中銜接的問題的措施
2.1 讓學生們更快的適應新的教學方式,讓教與學更加平穩,首先要注意的是,做好準備工作,才能更好得為銜接打好基礎。在入學的時候,讓學生對初高中銜接重要性有認識,有緊迫感,不松懈。在學習高一數學的時候,能指出其重要性,體現初高中學習的不同,讓高中教學的內容特點和教學方式更加明確,更加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領悟和總結到不同的學習方法,在學習時少走彎路。
2.2 老師在備課前要大量學習和認識初高中的知識體系,準確找出初高中教學的銜接點,有什么區別,這樣才可以為學生的學習鋪下銜接的知識體系。當初中生剛進入高中報名時,可以布置一些初高中銜接的作業,開學時摸底考試,了解學生們的能力因材施教,教學講課和備課才會更有針對性。
2.3 高中數學在課改后。老師因為新教材的不同,也要指導建立教學和同學觀。對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查了解后,發掘出學生學習的最佳時期。研究表明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題目通過各種方式展現出來的時候,學生積極主動去學習并且能夠被信任被鼓勵,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的時候,學習效率就會很高。
2.4 老師如果做好知識、教材、學法幾個方面做好初高中的教學銜接,將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在做好初中和高中知識之間的比較,找出差別,設計出讓初高中知識銜接的知識點,讓知識點之間具有連貫、互相滲透。
2.5 高中的老師要以現在的教材為基礎,將初中的知識點銜接起來,讓學生從初中學習來的知識和體驗為出發點。遵循從問題到解決的教學模式,營造出讓學生喜愛的學習氛圍,激起興趣。讓學生養成自己解決問題的愛好,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性方案。在出題目時講求難易結合,緩和學生們的緊張。學習的知識應該讓學生們知道應用到實踐中去,懂得反思。學生才能更好的適應初中和高中學法的過渡階段,對新知識也可以鞏固,也有復習的作用。
2.6 學法的銜接方面,也是需要高度重視的一方面,教材不同的方面也讓初高中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很大的差異,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說是很有必要的。首先來說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的習慣和心理素質,學生學習要有興趣,有了興趣就會有主動求知的欲望。其次轉變學生的學習習慣,積極主動去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讓學生有刻苦鉆研的精神。在學習方法方面。讓學生與老師主動交流,讓老師了解更多的情況。培養學生有建立錯題檔案的習慣,及時回顧和了解錯題的錯誤原因,是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3.結束語
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到現在,也使得初中和高中教學的銜接成為教學工作者一直頭疼的問題,也是教育者們關注的熱點話題。經過一系列的探索,我們可以發現,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雖然說是很難的,但是只要老師和同學們相互配合好,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法,那么這些問題也就會變得簡單了。老師要注重銜接好教材、知識體系各方面。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已獲得知識,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去學習和適應新的知識體系和環境。同時學生們也應該按照老師的步調,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更快進入高中的學習節奏中去。高一學生往往會表現出壓力大,缺少學習的良好心態,高中知識相對比較難,所以學生如果沒有興趣很難持久,失去恒心,成績也會加快分化。學生要多養成整理錯題的習慣,讓知識點更好的形成體系,才會應用自如。這也是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探討的重要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陳玲.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的探討[J].
[2]陳行.關于初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銜接研究[D].
[3]吳科峰.關于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的實踐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