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慧欽
從莆田市近兩年中考化學試卷看,試題大多數以《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化學課程標準》)和《福建省初中學業(yè)考試說明(化學)》(以下簡稱《考試說明》)的基本要求為立足點,面向全體學生,把“發(fā)展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和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所必備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觀點”作為中考命題的基點,設置與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觀點之間交互的真實情境,考查的均是初中化學最基礎、最核心的內容,體現了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特點——基礎性。
復習過程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復習可使分課時分單元學習的知識進一步系統化,使學生的薄弱知識環(huán)節(jié)得以加強,錯誤理解的概念得到糾正。因此,復習過程不是將學生學過的知識簡單重復,也不是老師劃定內容讓學生死記硬背。針對以上情況,在迎接新一年中考到來的復習過程中,筆者作為一線教師,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建議。
一、重視基礎,強調運用
總復習時,我們以人教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下冊)為本、以《化學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為綱,不超出《化學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要求,不隨意拓展知識的深廣度,也不把較高要求的內容作為復習重點。教科書是學生復習的藍本、任何復習資料都不能代替之。只有在基礎知識已經夯實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把問題研究透徹,才具備解決一些比較復雜問題的基本條件,才能做到做一題會一類。因此,復習的關鍵首先是過好教科書關,在總復習的第一階段要求學生重視閱讀課本,找出每個考點在教材中的落腳點,指導學生通過自己閱讀、探究、思考、質疑等,去理解鞏固知識,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教材內在的規(guī)律,逐步使所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
二、建立學科基本觀念,注重化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學科基本觀念是在學習具體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形成的,對學生終身學習和發(fā)展都將發(fā)揮重要的作用。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考試題將會越來越多地關注那些在未來生活中最有用的學科思想和化學學習方法的滲透。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教給學生以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為主的多樣化學習方式。給學生提供更充分的自由活動空間和時間,指導學生熟悉如文字、圖形、圖像、表格等常見信息的表達方法,讓他們學會從不同背景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培養(yǎng)嚴密的審題能力,獨立采集信息、處理信息、規(guī)范表達信息的能力,學會科學地認識、觀察事物,多分析、思考和探究有思考價值的綜合性、開放性的問題。注重化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從不同角度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感悟解決問題的化學方法,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建構基本的化學觀念(元素觀、分類觀、微粒觀、守恒觀等),并最終轉化為學習能力。
在化學知識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的過程中發(fā)展能力,做到既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又注意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關注社會的情感。注重化學知識結構的建立,培養(yǎng)解決化學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樣,化學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三、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學們通過實驗操作,獲得化學實驗技能,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形成化學概念,鞏固化學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第一,要切實做好化學實驗,注意對比、歸納、總結常見儀器裝置的使用原理,了解常見儀器裝置的用途、特點和規(guī)律,通過儀器裝置功能的開發(fā)和拓展,讓學生掌握實驗操作要領,培養(yǎng)實驗技能。第二,通過實驗、觀察、調查、資料收集、閱讀、討論、辯論等方式,在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等活動中,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第三,利用學生學習和生產、生活中有意義的化學問題,進行實驗探究,讓他們理解實驗的化學原理和設計原理,懂得“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還可以怎樣做”,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六種意識:動手操作意識、規(guī)范化意識、實驗安全(環(huán)保)意識、質量意識、定量意識、質疑與創(chuàng)新意識。第四,通過引導,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從以下四個維度領會實驗操作的實質與內涵:對實驗操作原理的認識(解決實驗操作理論依據的問題)、對實驗操作方法的認識(解決如何操作的問題)、對實驗操作目的的認識(解決為何要安排這樣操作的問題)、對錯誤實驗操作所造成后果的認識(解決為何要這樣操作的問題)。
四、養(yǎng)成良好習慣,全面提高素質
每年中考都會有相當多的考生,因為審題不慎、表述不清、化學用語不規(guī)范而嚴重失分。這與考生的智力因素關系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平常養(yǎng)成的不良習慣沒有得到糾正,沒有得到嚴格訓練。因此,在平時的復習教學中,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解題格式力求規(guī)范,書寫工整清晰,平時測試評分時可考慮扣卷面分的措施。第二,強化對元素、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用語的教學,堅持不懈地進行訓練,歸納常見錯誤,歸納錯因,標本兼治。第三,培養(yǎng)良好的解題習慣,包括審題、析題、答題習慣。平時就要求學生在解題時力求思路完整,體現過程,計算準確。第四,抓住試題評析這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講評對學生來講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講評不宜逐題講,應選擇多數學生存在的知識缺陷和能力訓練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失誤的特征,找出錯誤的根源,防止重犯。要講深講透一類試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切不可就題論題。要善于結合典型問題借題發(fā)揮,將原題改頭換面,從不同角度和側面考查學生,注意知識的延伸,讓學生去聯想。
另外,學生在總復習階段面臨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考試成績不理想等都會增加其焦慮感。教師應深入了解其內心世界,多一些鼓勵和正面暗示,幫助樹立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使其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和旺盛的精力。
人才的培育,在于平時課堂內外一點一滴地學習與付出。只有平時夯實基礎,付出努力,才會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福建莆田文獻中學化學組)
注:本文參考福建省化學學科評價組編寫的“2011年福建省化學學科初中學業(yè)考試評價報告”以及莆田市教師進修學院化學組編寫的“2011年莆田市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化學試卷質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