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娟
【摘要】當今,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新技術層出不窮。可能我們當前在學校里為學生講解的這款辦公軟件,在學生應用的時候已經更新了版本,抑或是被時代淘汰,更新換代了。因此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培養目標應當定位在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一高起點上。基于此,文章研究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思路,以及教學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 初中 教學方法 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138-02
當前,全社會都在討論應試教育的弊端,而初中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只參與會考不參與高考的課程來說,在教學方法的應用中似乎更能放開手腳,實踐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思路定位
1.培養興趣為主,應試為輔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不像語文、數學那樣面對著高考的壓力,有時教師想要進行教學改革,卻總是擔心影響進度,減少課堂教學的知識量。初中信息技術這門課的定位,最簡單的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培養信息技術應用的興趣。所以,在教學之前,教師首先要有這樣一個明確的了解與認識。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所在,而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教學當中,更應該以引導興趣為主要目標。只有在初中階段對信息技術有了足夠的興趣,且有明確的認知,才能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甚至工作當中,能夠有足夠的興趣去進一步學習并掌握信息技術進行現代化辦公。
2.課堂教學以任務為趨動,以小組為單位
初中信息技術的教材當中,是分了模塊與單元的,教師應當明確的進行教學設計,每一節課都有一個明確的工作任務,在這一明確任務的驅動下,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帶領學生系統的學習完成這一任務所需的技術與知識。
同時要考慮到當前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有的孩子可能很早就接觸電腦與信息技術,而有的孩子可能一直沒有機會應用計算機,這樣,會造成學生在初中階段,在接受信息技術課程時表現出參差不齊的學情。這時,合理的運用小組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進行學習,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這樣可以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相互幫助,有基礎的學生可以扮演小老師的角色,對沒有基礎的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之間能相互學習、相互幫助。
3.培養目標全面化、綜合化
當今,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信息技術作為這樣一門日新月異的學科,以其不斷更新變化的新技術吸引著眾多應用者。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信息技術的變化速度是很快的,可能我們當前在學校里為學生講解的這辦公軟件,在學生應用的時候已經更新了版本了,或者被時代淘汰,換成了新版本了。那么如果將教學目標僅僅局限于某一軟件的使用或某一具體操作的掌握,似乎就變得本末倒置了!
初中信息技術的課堂其培養目標不應當僅僅局限于書本上所講的基本操作。試想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之前就已經掌握了大部分知識,那么他們的學習豈不是在浪費時間。
那么應該怎樣定位初中信息技術的培養目標呢?我想應該定位在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素質不僅包括學生對于本門課程的應用能力,同時包括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知識遷徙的能力、信息收集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交流溝通、團隊協作、組織管理以及評價判斷的能力。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研究
在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礎上,我們知道初中信息技術的課堂應該是以教會學生一種學習方法、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主的教學方式。同時要融入學生社會能力與方法能力的培養,以達到培養學生,使其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在此分析幾種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教學方法供同行品鑒。
1.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倡導的是一種“積極互賴、分工合作、人人盡責、同時互動”的學習模式,能夠很好地增加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提高學生的人際交流技能和小組協作技能。
具體到信息技術課堂中,適時適度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有效解決信息技術課堂的許多問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使得小組中的每位學生能夠共享圖片和文字等許多學習素材、共同培養正確的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動機、樹立獨創的思維與見解,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機會,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利用組間異質、互補的特點不斷彌補學生之間的巨大差異,達到共同進步:還能發揮小組間組員的互相監督管理、激勵促進的特點優化課堂秩序,有助于教師對課堂紀律的有序性進行合理監控。
2.體驗式學習
體驗式學習強調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參與,認為沒有這種參與,就不能產生任何體驗,更談不上學習過程的完成。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應用性學科,而非理論型課程,要求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探究和合作,更要求學生親身體驗,具體操作,反復練習。因此,加強學生的動手活動是非常必要的。信息技術為教學提供了一條超時空的隧道,把網上的和光盤里面豐富多彩的信息資源呈現給學生,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廣闊天地,提供了學習環境,增強了對學生思維興奮點的刺激。
3.任務驅動
“任務驅動”就是在建構主義理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它的主要結構是:呈現任務、明確任務、完成任務、任務評價。在信息技術教與學的各個環節,要把握時代特征,明確培養目標,立足課程教學,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來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和策略。
參考文獻:
[1]郭楊楊.微視頻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2]向雙燕.基于課程資源庫的信息技術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3]魏丹.基于網絡的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技能訓練系統設計與實現[D].沈陽師范大學,2011
[4]曾文英,吳教育.基于教學工廠的項目驅動教學研究[J].軟件導刊.2009(12)
[5]范曉云.信息技術項目教學中任務設計的原則[J].職業技術教育.2008(08)
[6]張哲,陳桂生.在Java語言教學中實施“項目驅動”教學法的實踐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7(18)
[7]黎孟雄.項目驅動法在“管理信息系統”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教育.2007(06)
[8]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的幾個關鍵問題[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