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對城市的經濟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顯著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國城市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本文提出了選擇科學的戰略定位,加強金融創新和科技開發,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及完善城市商業銀行的內部治理機構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城市商業銀行 核心競爭力 提升對策
目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水平正在逐年變好,財務指標達到了國際監管標準,東部省份城市商業銀行表現尤為突出。除了少量城市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水平比較低外,大部分東部城市商業銀行都經營良好,而中西部城市商業銀行則相對較差。因此,城市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
一、選擇科學的戰略定位
(一)堅持“三個服務”的市場定位
我國城市商業銀行應該堅持原有的“三個服務”的市場定位,跟其他銀行形成差異化競爭。城市商業銀行可以選擇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很少涉及或者不涉及的業務領域,與其他銀行形成差異化競爭;堅持為中小企業服務,形成中小企業專業化的經營模式,成為中小企業銀行;如果我國利率放開,本著為城市居民服務的原則,城市商業銀行還可以在國有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存款利率的基礎上,提高存款利率,真正做到為城市居民服務。
(二)慎重推進跨區發展
城市商業銀行若是離開了本土,那么它本來所具備的地緣、人脈等優勢就不復存在,而且還會面對其他當地銀行和國有大型銀行以及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競爭,但是離開了本土的城市商業銀行在與這些銀行的競爭上肯定是不占優勢的。城市商業銀行要客觀分析當前形勢,不能盲目擴張。條件成熟可適當在外地設立分支機構,同全國甚至國外一些銀行建立業務關系,以便更好地開展業務,但是主要定位還應該是在自身所在的城市,為所在的城市提供金融服務才是最為核心的競爭力。
二、加強金融創新和科技開發
(一)加大研發費用和信息科技的投入
我國城市商業銀行要審其自身的優點,大力增加電子銀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提高核心競爭力;認真分析特殊的企業以及獨立的部門開發屬于專屬的產品,比如為電力部門提供專門的網上銀行征繳電費的渠道等。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模式從過去的重規模、重速度逐漸向重效益、重質量的轉變,離不開大力提高研發費用和信息高科技的投入,提高銀行的電子化程度,以信息科技的輔導,努力創造出更優的產品,以更好的服務達到客戶的滿意。
(二)加強信息技術在經營管理中的應用
建立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信息化系統,通過縮短管理半徑,提高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效率,從而增強城市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分析客戶信息,針對不同客戶進行特殊管理,加強客戶關系,挖掘潛在客戶,為客戶的差別化管理策略提供支持;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模型軟件加強對城市商業銀行各類風險的實事監控,最大限度的防范風險。
三、大力發展中間業務
(一)大力發展銀行卡業務
銀行卡是商業銀行發展較為成熟的綜合性中間業務,是屬于低成本、高風險和高收益的項目,同時銀行卡業務對消費貸款業務等其他業務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技術手段和業務拉動作用。城市商業銀行應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增加銀行卡的發行,開發“一卡通”專用卡、儲蓄卡、貸記卡等多種銀行卡,并且盡量完善銀行卡的功能,實現一卡多用,還要細分客戶,適應不同客戶的需要,開發各種個性化的銀行卡,當加強同類型銀行的聯網服務,共同發展,克服區域覆蓋狹窄的缺點。
(二)積極推廣網上銀行業務
目前,國內外銀行都在借助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來推動商業銀行業務的發展,使商業銀行的業務辦理更多的柜臺模式轉向ATM機、POS機、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等電子化的“虛擬銀行”,這樣便可以使業務辦理更加自動化、更加方便。網絡銀行的發展不僅可以為商業銀行節約成本,還能大大的為客戶提供方便,是一個雙贏的發展渠道。
(三)拓展居民金融理財業務
面對龐大的理財市場,我國城市商業銀行必須加快腳步,和其他金融機構聯手,推出品種多樣的,能滿足客戶個人儲蓄、投資和理財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并且還應加大對金融理財方面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建立專門的理財團隊為客戶服務,幫助城市居民實現資產保值,把客人客戶和企業客戶同等重要的對待。為市民進行貼身服務,重點開發方便市民生活的中間業務,開發諸如代保管有價單證、首飾、貴重物品、代收水電費、代辦理財、代辦租賃電話銀行等以及其他市民需求的中間業務。
四、完善城市商業銀行的內部治理機構
(一)保證股東和存款的利益
完善城市商業銀行的內部治理結構,促使城市商業銀行內部治理結構改革,最重要的是保證股東和存款的利益。現在大多的是在地方政府控制著,因此選擇恰當時機逐漸減少地方政府對城市商業銀行的持股比例是必不可少的,以達到股權多元化為目標,最大能力的體現股東大會的作用。引進戰略投資者,建立獨立董事制度,讓其成為改善城市商業銀行盈利水平和風險狀況的助推器。引進先進的經營理念,逐步減少政府干預,徹底地分離經營權和決策權,落實管理層的職責和權力,建立適合城市商業銀行的科學制衡機制。
(二)實施扁平的管理結構
實施扁平的管理結構,因為扁平的形式管理機構層次少,信息的傳遞速度快,可以使高層盡快地發現信息所反映的問題,并及時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這在對城市商業銀行的管理組織中是一種優化的措施,其可以達到強化管理層和充實執行層的能力,讓決策和執行的整個流程中形成最少和最短的信息損失。同時再實施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提高銀行經營業績。
參考文獻
[1]范偉強.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估與比較[J].南開經濟研究,2005(6):82-93.
[2]劉水根.基于因子分析的商業銀行競爭力研究[J].金融與經濟,2014(3):12~16.
[3]方先明,蘇曉珺,孫利.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水平研究——基于2010—2012年16家上市商業銀行數據的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4(3):99~106.
[4]屈榮榮,韋省民.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的實證分析[J].金融經濟,2013(6):185~194.
作者簡介:王璐(1983-),女,山東臨沂人,2009屆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