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中小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不但可以改善企業會計信息質量,還可以提高企業防范風險的意識,規范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
【關鍵詞】中小型企業 內部控制
一、我國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分析
(一)內部控制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
1.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管理能力偏低。中小企業中實際管理公司質量的負責人,內部控制意識淡薄,一些想法只停留在認識的表面層次,不會真的付諸實踐,形同虛設。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思想觀念在結構上、決策上都影響著企業員工的思想,他們不重視內部控制,導致企業員工也不重視內部控制,從而造成企業的管理混亂。
2.人力資源政策不健全。部分中小企業的機構職能劃分很模糊,造成崗位設置缺乏內部牽制力,各項制度缺乏應有的張力,使得企業制度不規范,執行不到位。在企業內部管理中,僅依靠信任管理,各環節沒有定期核對和互相牽制,出了問題也無法及時清查;而報銷審批制度更未嚴格執行,會計檔案管理也不健全。
3.企業文化建設的缺失。內部控制對企業文化是如此定義的,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整體團隊所認同并遵守的經營理念、價值觀和企業精神,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行為規范的總稱。缺乏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可能導致員工喪失對企業的信心和認同感,企業缺乏凝聚力和競爭力。
(二)風險評估的存在的問題
1.企業的風險評估意識淡薄。中小企業管理者往往僅僅用個人的直接控制和直接觀察來評估工作結果,不依靠現代管理技術來監控整個過程的操作,只看重眼前成本利益、不設置內控機構是小企業的普遍狀況。
2.企業的風險評估機制不健全。風險一般是所造成的不確定性,可以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或損害的可能性。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中小企業面臨的多重風險包括:不恰當的行動綱領和發展導致的財務風險;不想管、不真實信息報告導致的信息風險;環境驟變和政策不明朗導致環境與法律風險;自然災害等人為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災害風險。中小企業需要建立一個正式的風險評估過程中的風險,及時識別和評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的重要性,并及時采取應對措施,防患于未然。目前許多中小企業缺乏相應的風險評估和應對程序,結果往往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風險聚集到一定程度。
(三)信息與溝通存在的問題
1.信息溝通渠道不暢通。中小企業的結構簡單,與大企業相比,其層級比較少,溝通速度相對而言比較快,但是也存在的問題就是,中小企業員工的職業素質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弱,有可能最后會導致企業中間溝通連接帶鏈接不起來。
2.信息溝通系統存在的問題。我國的中小企業對信息的利用程度,和國外相比顯然還遠遠不夠,以至于相關信息并沒有發揮到可以利用的最大效用。通信是中國中小企業在信息處理與利用能力方面最大的問題,關鍵在于利用率太低,直接導致影響溝通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中小企業相對于大型企業來說,建立起一個可靠而又健全的信息系統的能力,是絕對不行的。
(四)監督存在的問題
內部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對自律系統的監督是特別重要的,內部控制有自身檢查、制約以及進行調整各種業務活動,形成自己的系統。內部控制是企業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措施,使評價內部控制得了。但中小企業出于規模及人力成本等方面的考慮,一般沒有建立持續的監督機制。
二、我國中小型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一)控制環境的對策
1.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在加強內部控制建設的過程中,中小企業要嚴格認真的會計人員,明確要求被任命會計人員應當有適當的工作資格。企業應組織財務人員進行就業后再學習。會計師應鼓勵獲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并鼓勵他們繼續在實際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2.健全人力資源政策。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發揮作用的企業制度涉及到人力資源管理、組織機構設計等方面。一是要改善人力資源的管理方式,改變中小企業任人唯親的用人制度。二是聘用專業人才負責企業的財務工作并執行內部控制制度,激勵其工作積極性。優化招聘系統和人員管理系統的組合,提升勞動力的競爭,這對增強員工的工作責任心具有一定的意義,從而也提高生產力。
3.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應培養所有員工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適應程度,如果不很好的貫徹和執行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實現,企業的領導應該懂得那些與企業性質及規模相適應的管理宗旨、經營方式、組織機構、企業文化、外界協調策略等,從而最終實現企業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控制、相互活動、相互促進。
(二)風險評估的對策
1.加強企業的風險評估意識。從識別、分析防范和控制經營風險三個方面來考慮,使之成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項目之一。企業的風險管理要以預防為主,即為了降低可能發生的情況,增加、補充和規范內部控制項目。
2.健全企業的風險評估機制。既定存在的或潛在的風險,要通過建立內部監督機構對企業高風險區域經常進行檢查來及時地發現,并且改正。在現代這個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只要經濟活動和管理的存在,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各個方面的依舊是內控,我們需要建立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
(三)信息與溝通的對策
為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良好的信息系統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通過有用的信息,需要有效的溝通,建立起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信息可以有效的水平和垂直傳播,包括所有企業的重要活動。
(四)監督的對策
健全內部監督管理機制。企業通過建立合理的評價標準和相關要求,從而建立起健全而又和企業性質相適應的監督機制。使內審部門獨立于包括財務部門以外的任何部門,完善崗位責任制為內審人員實行有效監督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是加強單位內部管理的需要、是規范會計工作秩序的客觀要求。
三、總語
內部控制工作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越發地凸顯其重要性。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推進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全球一體化的加強,對我國的中小企業來說既是很好的契機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中小企業只有通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管理水平,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升。在得到政府的大力幫助和社會的支持下,規范財會工作程序,強化內部控制制度,才能提高競爭實力,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健康、穩步發展,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程曉峰.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研究.財經界.2010.10:77-78.
[2]田莉杰.基于成本效益原則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研究.經濟研究刊.2010.27:105-106.
[3]謝暉.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09(3):104-113.
作者簡介:趙鳳金(1971-),女,江蘇南通人,江蘇高華流體控制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會計師,研究方向:財稅知識實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