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富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226-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教學關注的焦點。而體育教學是否有效,則是看學生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后,在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運動技能、運動參與和社會適應等方面有沒有獲得實實在在的進步和發展。那么如何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結合教學實踐,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幾點膚淺的看法。
一、充分預設,有效教學的根本
1.提高程序預設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是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它需要教師課前作出周密的策劃。葉瀾教授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強調課堂的動態生成,但并不主張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信馬由韁式地展開學習,而是要求教師要有教學方案的設計”。如果沒有教學預設必定是無法實施有效教學的。因此,我們在課前要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體育教學的需要出發,突出學生主體,從學生的發展來設計教學。
2.教學必須關注生成
體育課堂教學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師生、生生的交往互動,往往會出現教師預料不到的情況。這些預料不到的情況就是必須關注的生成性內容。關注生成,就是教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善于把這種生成性內容看作新的教學資源,及時調整教學預設,形成新的教學方案。
二、駕馭課堂。有效教學的基礎
1.教學語言生動化
教學語言的生動形象是指語言具有趣味性、直觀性。它有助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如用“甩鞭子”比喻扣排球的手臂動作,這就生動地描述了肩關節帶動肘關節,腕關節的快速甩動形象。講前、后滾翻動作時,說:“身體要團成圓形像個皮球似的滾動”;講跳遠的踏跳動作要快時,說:“就象赤腳踩在滾燙的鐵板上的反應一樣”這些語言運用了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段,顯得生動活潑,形象直觀。對于復雜的動作要領,還可以采用順口溜、兒歌之類的語言講解。如講魚躍前滾翻時,可提煉為“兩腳蹬地身騰空,好似鯉魚躍龍門”:《跳繩》:“一根繩子兩頭搖,又像波浪又像橋,生龍活虎跳呀跳,胸中懷有大目標”等。
2.教學示范規范化
教師準確優美準確的示范動作,不僅能使學生通過視覺比較深刻和清晰地感知動作的真實形象,而且可以給學生留下難忘的運動記憶,還極易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激起學生練習的興趣。產生躍躍欲試的心理。例如:在跳高技術教學中,要解決完整的技術動作概念,須做完整的動作示范,如果助跑有節奏,起跳有力,助跑與起跳銜接連貫,加之身體在空中的飛行,都會給學生一種強勁而又優美的感覺,這種感覺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吸引力,增強學生對跳高技術學習的欲望。
3.教學方法多樣化
(1)運用游戲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在體育游戲中,有趣味的活動就有極大的吸引力。學生就會從中享受到體育的樂趣,滿足體育活動的欲望和需求。如一、二年級教學耐久跑這一內容時,為使學生不覺得枯燥乏味,設計《警察抓小偷》游戲,教學中“警察”在規定的范圍內追捕“小偷”,個個學生跑的興致勃勃。樂在其中。一輪游戲下來,不知不覺中學生個個滿頭大汗,氣喘吁吁。這樣使學生寓耐久跑于興趣中,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更好的練習效果。
如在準備活動中,將跑幾圈的訓練變為游戲“跟著跑”或“帶頭跑”:在訓練快速應變時,做“貼膏藥”游戲,效果也很好。同樣的訓練內容,因為變換了方式和條件,學生就會變得情趣盎然,就能夠在活動中積極有效地鍛煉身體。
(2)開展情景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一年級語文教材《雪地里的小畫家》提到了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和青蛙五種動物,結合課文內容和一年級教材中模仿動物形象的簡單舞蹈,對它們進行改編,上了一堂“動物模仿表演運動會”的主題課。此課以課文內容為起始點,先讓學生齊背課文以此引趣,引出四個小主題(動物形象模仿賽、模仿動物走、模仿動物跑和動物快跑接力賽),再以童話故事的形式,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學生們興趣盎然,樂在其中。新課程倡導的情景教學是追求讓學生融入情景,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達到自主與合作有效結合,使情景教學煥發其特有的教學魅力。
(3)競賽形式多樣,提高練習效果
學生天生具有競爭意識的。根據上課的內容,教師要在課堂上適當組織一些小型的競賽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充分地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運動潛能,在競賽過程中鞏固運用老師所教授的內容。例如,在跑步練習時,可將學生分成幾組進行接力賽:在教授籃球課時,可進行分組對抗淘汰賽。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學生的體質是不一樣的,有的耐力好,有的速度好,有的可能都不好,老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采用不同的競賽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競賽活動中,并從中感受到競賽的樂趣。例如,在籃球課上,老師可根據各個學生的技術特點,合理安排他們的位置,根據個人的能力合理搭配、分組,給予戰術和技術上的指導,讓每個學生都愉快的參加到籃球運動比賽中,同時體驗在汗水揮灑中的痛快淋漓,享受競爭中成功的快樂。
4.教學指導針對化
教師要選擇合理的觀察位置,不斷地進行針對性的巡回指導,特別是一些學習遇到困難的學生,對其動作錯誤的原因及時分析糾正,確保學生能認識動作錯誤發生的原因和解決難點的方法。教師一般為了使更多的學生得到個別指導,會在某一指導點上草草過場,部分學生并沒有真正搞懂。因此,教師在進行個別輔導時要做到細心、耐心,并結合典型錯誤,將同一類型錯誤的學生集中在一起進行輔導,直到突破難點為止。
5.課堂評價合理化
有效的教學評價就是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點撥,并能激活課堂教學的氣氛,優化教學的過程,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效率,還要讓課堂能夠更具有活力。首先,激勵的時機要把握適時。其次,激勵要把握一個適度的原則。表揚不僅僅是對學生的肯定以及鼓勵,同時更是在向其他的同學樹立榜樣。最后,激勵要講究策略。激勵性評價不是說要一味地追求肯定,而是要在否定的時候講究的藝術,讓其明白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它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手勢,更多的是語言評價。如“跑和跳結合再緊湊些,你完全可以跳地更遠”,“如果腹部的球不掉下的話,你的團身動作就會做地更好。”恰當的課堂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可以增加課堂生成的有效性,
三、自覺反思。有效教學的保障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善于分析自己勞動的教師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有經驗的教師。”葉瀾教授也曾經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如果教師能及時對無效、低效的課堂教學進行梳理,并把反思的案例積累起來加以分析和研究,在下次教學中加以借鑒,提高教學成功的機會,促進有效教學。
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在平時教學中,應該多用心去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興趣取向,加強課堂組織管理,激發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使體育課更加生動活潑有趣,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真正的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