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明
【摘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場深刻變革。它倡導的不是單純追求經濟增長,而是不斷增進人民福祉;關注的是人的生存、人的尊嚴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一種新的發展理念。這一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運輸的轉變經濟必須要從傳統的運輸業像現代的服務業轉變。
【關鍵詞】交通運輸 經濟轉變 發展方式 市場調節
交通運輸業是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也是和人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常見的交通運輸方式有鐵路運輸、汽車運輸、航空運輸、輪船運輸和管道運輸等。交通運輸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行業,在社會建設的初級階段,轉變產業的經濟增長方式,不但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關系到人們生活的幸福質量。推動現代運輸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對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一、交通運輸業發展需求和成本
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人們對交通的依賴性逐漸增加,政府加快了交通建設工作,運輸業有了跨越式發展。近幾年,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在持續增長,政府對交通路線的建設投資工作不斷增加。2013年,我國累計對交通投資的金額達到19090億元。其中,公路投資12446億元,占投資額的65%,同比增長了8個百分點;鐵路投資5114億元,占投資總額的26.8%,同比增長了1個百分點;水路航線投資1376億元,占投資額的7.2,增長了1.2個百分點。由此可見,人們對公路運輸的依賴程度較大,國家也著重增加了對公路的投資力度。
二、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經濟設想
通過建立綜合的交通運輸體系實現交通運輸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充分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改革開放戰略的實施為交通轉型提供了有利的時代背景,我國的交通運輸的運載量占據了世界首位。我國還將持續推進交通運輸更深層次的變革,預計到2020年,交通運輸總量將達到現在運輸水平的2-3倍。交通運輸的飛躍式發展,不僅為人們日常的社會活動提供便捷,促進了交通網絡結構的優化,而且提高了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貢獻率。同時,我國注重運輸的通達程度、客服質量、網絡密度等方面的協調發展,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距離,增強了綜合經濟實力,提高了國際競爭力。
三、從企業、政府、市場等方面分析交通運輸業的經濟發展方式
(一)交通運輸企業要樹立服務意識,加強服務質量
1.轉變服務理念。提高服務質量是發展現代化交通運輸業的要求。遵循“顧客是上帝”的服務理念,提高乘務人員素質。例如,在賣票窗口、安檢處、檢票口以及旅途中等乘坐環節,工作人員應注意基本禮儀,微笑服務;遵循公平的服務原則,不因乘客的性別、樣貌、地位等區別對待。
2.加強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監控體系,對車廳現場的監控,發現危險因素及時處理,為乘客營造一個安全的乘候車環境。只有讓人們充分享受到社會主義的發展成果,才能促進交通運輸的可持續發展。
3.依靠科學技術。我國交通網絡已初具規模,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交通道路修筑受到地形條件的影響較大,河道和隧道成了修路過程中的主要的障礙。橋梁技術和通隧道工序需要耗費大量精力和財力,企業要實時更新工程技術,保證工程進度和質量,提高行業競爭力。
4.收費合理化。在交通企業的運營中,還要嚴格遵守收費標準,使票運價格維持在合理的范圍內。建立企業自身的收費管理監督機制,加強收費的透明度,保證交通運輸業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5.充分利用市場規律和國家政策發展交通業。建設現代化的交通體系需要大量的財力和人力支持,如何降低運營成本是廣大交通企業面臨的難題。充分調研市場需求,對需求量大、且地理位置優越的地區,加大投資力度。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從而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相關國家政策的出臺,預示著未來一段時期內的交通發展方向,企業應密切關注國家的政策動態,及時調整企業發展側重點,增加資金跟進。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1.降低稅收。為了加快現代化交通網絡體系的建設步伐,政府應降低對交通企業的稅收比例,曲線增援交通企業的發展。發揮個企在交通建設中的作用,不僅能夠有效降低國家工程建設的壓力,更能很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有利于維護運輸行業運行秩序。
2.鼓勵低碳交通。政府政策的支持主張往往帶動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發展低碳交通,能夠有效較少資源浪費,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大力提倡綠色交通,有助于加快交通轉型速度。
3.實行安全責任制。近段時間,交通事故頻發,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和經濟創傷。7月17日,馬航班機MH17在經過烏克蘭和俄羅斯邊界的時候被導彈擊落,乘坐的298人員無一生還;7月24日,臺灣復興航空公司發往澎湖馬公機場的航班在迫降的過程中,發生重摔事故,飛機共載有58人,其中48人罹難,10人受傷,還致使地面5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此外,我國內陸地區發生了一系列的恐怖襲擊事件,昆明和廣州火車站的砍人暴亂、廣州和杭州的公交車爆炸案件等,交通安全一時間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運輸管理部門要加大對惡意傷害的防范力度,嚴抓安檢程序,加強安全知識的宣傳工作,提高全民對危險因素的警惕性,制定完善的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盡量減少和避免傷亡事故的發生幾率,嚴懲不法分子和過失責任人,維護運輸相關主體的合法權益。
(三)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
自我國發展市場經濟以來,充分重視市場經濟發展規律,遵循市場的供需關系。通過觀察價值曲線的波動情況,交通運輸業總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即發揮市場自身地調節的主導作用,適時貫徹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交通市場經濟保證了運輸行業的平穩發展,滿足社會和人們的發展需求。
隨著市場經濟政策的推行和我國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變得多樣化。各個區域的經濟往來逐漸增多,商業洽談和自由旅游及日常出差成了較為普遍的現象,人們頻繁地忙于貿易往來之中,交通運輸成為人們出行的基礎。交通運輸業要保持健康的發展狀態,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降低交通運營成本,為人們提供安全、舒適、快捷、溫馨的交通服務,實現交通運輸發展的真正目的,積極促進社會的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