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淑君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國十分注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特別是近幾年,會計審核工作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是,事業單位的不斷發展,財政管理體系也在不斷變化,目前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存有一定的問題,如會計核算、報表等方面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這源于傳統的會計管理制度中的缺陷沒有及時得到解決。本文針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分析,針對目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事業單位 新會計制度改革 財政管理體系
前言
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在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隨著事業單位的不斷發展,會計制度已經不能滿足事業單位的變革,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失去了原有工作效能。針對這種情況,需要事業單位將創新的會計管理方式和會計理論知識運用到工作中,以求跟隨事業單位的發展要求,并推動事業單位的不斷進步。
一、我國目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原則中的缺陷
1.反饋的信息不真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的收付制度,在宏觀方面能夠體現出單位內部的資金賬目,但收付制度中的收入和支出兩方面只能夠單純的反映出現金的實際活動,對已經發生的賬目沒有清晰的記錄,比如已經發生但還沒有支付或者收入的現金業務將無法利用收付制度體現,這便導致了事業單位中的決策對本單位的資金情況掌握不全面。另外,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的收付制度在財務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對于已經收到但還未付款的項目,按照收付制度的規定,這類的項目物資不能進行登記入賬,這種規定從一方面保證了資金的流轉性,但同時也意味著物資采購的監督不能實時進行,并且很容易滋生腐敗。
2.收支項目問題。隨著事業單位的發展,在支出方面通常會存在較大項目,對于一些固定資產的采購、建筑裝修等費用的支出,都會導致事業單位的資金量龐大。雖然并不時每年都會有此類支出,但是,一旦需要這方面的項目規劃,事業單位的資金將面臨龐大支出[1]。這也導致了資金的剩余減少,收支不平衡。并且,收付制度中的結算余額也并不是實際上的余額。
(二)會計核算中的缺陷
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也包括固定資金,在實際工作中,通常事業單位中的固定資產是按照本單位的收入比例來進行資金規劃,這種核算辦法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在面臨社會的不斷發展、物價的不斷提高中產生了固定資產的賬面和凈值之間的差額較大,導致了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不真實,這也使賬目與實際資金賬目不符。另外,凈資產的虛增為事業單位的資金發展帶來了困難。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在多年的使用過程中不斷磨損,會計核算只是對賬面的固定資產進行核算,對凈資產的虛增并不做賬管理,這使資產負債表中的凈資產與資產的實際情況產生差異。
(三)會計報表體系不完善
事業單位的會計報表標準是賬目的內容和實際情況相符合,但是現階段,事業單位會計報表體系和制度存在一定的差距[2]。從整體上看,事業單位并沒有重視現金流量報表,對會計報表的分析也只是表面形式,這也從另一面凸顯了事業單位會計報表的不完善。
1.現金流量表統計不全面。會計報表中忽視了現金流量表,導致了事業單位現金的收支情況得不到及時反饋,造成信息滯后,使用會計報表的管理人員對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不了解,影響事業單位的決策。
2.資產負債表的不合理。事業單位會計資產負債表中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五方面。會計的公式為:資產+支出=負債+凈資產+收入。這種賬目表單可以看作是余額的平衡表,其實是違反了資產負債表的標準。因為列出的收支項目在顯示單位的財務狀況方面略顯贅余,并且負債表和收支表的作用相同。因此,事業單位的資產負債表需要根據事業單位的具體情況進行修訂[3]。
二、改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建議
為了能夠更好的將事業單位中的會計管理制度進行改革,使事業單位能夠跟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發展規律,因此需要對事業單位中的會計制度進行全方面的改革。在遵循會計法的基礎上,圍繞財務會計制度、報表的編制,全面、系統、及時的反映出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信息。
(一)改善會計原則中的缺陷
會計制度應該以權責發生制為改革目標,使用權責發生制對事業單位的財務進行核算。在使用權責發生制核算方法中,能夠全方位、多角度的反映出事業單位的資金運轉流程,符合了會計制度的客觀、謹慎的要求[4]。在權責發生制中,收入的確認是在提供服務時,在接受服務后,將所產生的費用視為當期費用,并將此類債務列入資產負債表中。國家頒布的一系列會計相關規章制度中,也從根本上改變了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體系,事業單位中逐步形成以權責發生制為標準的基本核算方法,這也是為保證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的需要,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做出的措施,也進一步提高了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
(二)完善會計核算方法
事業單位中的固定資產核算方面可以借鑒企業單位中會計制度的固定資產核算方式[5]。將流動資金列為一般專用基金,這樣一來,對事業單位的資金流動有了后備保障,對一些不常用但龐大支出項目也有了專屬資金規劃,有利于避免會計核算中固定資產支出不均問題。對于事業單位中的一些常見相關支出作為一級會計科目單列,將收入、支出分別列入不同科目,方便進行明細核算。
(三)完善會計報表體系
現行的會計報表中缺少現金流量表項目,此項目用來反映一定時期內的現金流動情況,這也是借鑒了企業單位中的會計制度。將收入和支出的兩大類項目從資產負債表中去除,資產負債表只留有資產、負債、凈資產三類信息。這樣簡潔明了的資產負債表與收支表并不重復,分別體現了報表的不同作用。
三、結論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制度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我國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也將深入改革,傳統陳舊的會計管理辦法顯然不能適應現代事業單位的發展腳步,因此,進一步改革我國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是國家和事業單位的重點關注工作。通過借鑒企業會計制度的方法,根據事業單位的自身發展情況,制定符合本單位的會計管理制度,形成科學、合理的事業單位會計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王秀清.論現代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革建議[J].現代商業,2011,12(14):249.
[2]馮文靜.當前醫院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外資,2012,06(13):125-126.
[3]劉菁.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評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4,03(04):172-173.
[4]韓萌萌.新醫院會計制度改革對大型公立醫院財務分析的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3.
[5]楊新玲.新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06(1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