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傳文 姜明 劉學偉
摘 要 我國制造工業的高速發展使得當今社會急需大量的技術人才,同時要求技術人才具備更高的實際操作技能。本文將論述探討一下電子電拖電子技能實訓在教學中的應用問題。
關鍵詞 電子電拖 技能實訓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電子拖動與技能訓練現在已經成為中等職業教育維修電工專業的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了。但是實際在教學中,理論教學與實習往往都是分開上課,實行的是“周倒制”。然而,現在技校里的學生普片存在著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學習積極性不高等特點,他們在面對新知識、新課程,時原本注意力就不容易集中,再實行“周倒制”的教學方式,就使得他們更難進入到學習狀態中去了。
在電子拖動與技能訓練的教學中,實驗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實驗課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和加深理解上課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能夠訓練到他們的實驗操作技能,進而培養出他們敢于操作、善于操作的能力,有助于學生樹立嚴謹的科學學風。
1培養目標和定位
對電氣類技術人才的職業教育目標,是要求我們培養出的學生應當具備優良的職業道德和素質;在業務水平上,應具有熟練專業的操作技能;當踏入社會,走上職業崗位后,應具備可以繼續發展的個人能力。總體來說,在校的學習階段,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學校的學習而具備必要的“應用知識”而不是“專業知識”或“專業理論”。從從事的工作領域來看,培養的學生在進入職場后,主要從事的是電氣設備的運行、生產、維修、技術服務、管理等等在第一線的工作。這就要求他們需要擁有很強的技術操作能力和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以此來解決在工作上遇到的實際問題。
2 傳統教學的缺陷
老式的課程教學方式是,首先在教室進行理論課的學習,在完成了理論的教學之后,實際的操作訓練在專門的實習場所進行。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因為這種教學模式被割裂成兩部分,把原本學生就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的抽象難懂。等到學生參加實作訓練時,早已經把原本就沒能理解的理論知識忘光了,在實際操作中只能機械的模仿老師的教學,而不能真正學到知識和技能。
這些缺陷可以具體概括為如下幾點:
(1)基礎理論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很抽象,學生不能把這些書本知識與生產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
(2)學習內容相當枯燥,很難激發起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只是被動的在大腦中反復記憶,更不要說要求他們能夠達到靈活應用;
(3)傳統的教學方式,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不協調。實踐教學的內容是依據現有的實訓條件,這樣就會造成實訓教學內容與理論教學內容不同步,這樣使得學習重點模糊不清,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
(4)現在很多學校一味追求職業資格等級考試的通過率。這樣勢必會給學生造成實習課無聊、枯燥的感受。
3 教學內容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改進現在的教學模式,我們應該加強現場教學,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電力拖動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在電力拖動的教學中教師要加強現場教學的內容,例如現場演示、采用實物教學等手段,要充分的利用學生的各種感知信息之間的互相協調配合的作用。舉個例子說明一下,比如在講解接觸器這課時,在介紹結構和原理時,教師可以讓每位學生直觀的看到,觸摸到接觸器的外觀,然后再進一步的對接觸器的動作過程進行演示,這樣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很想知道接觸器的工作原理,可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掌握規律、理解原理,產生學習興趣。
還可以通過設置問題,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往往,在進行實驗課題訓練時,如果嚴格的要求學生完全按照規范布置元器件,合理而美觀走線,時時都在提醒學生注重細節,都必須要一次性到位,云云,這樣是不會得到好的效果的。反而,我們應該時常在強調要求得基礎上有意在示范電路板某個電氣接點的過程中上做些小“文章”,例如通過人為設置電氣接點故障點,可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排除故障點,最終通過多次這樣訓練之后,學生能夠在不經意之間掌握那些常用的排處故障的方法。
4 教學方式的改進
由上節的表述可見,老式的課程安排缺乏科學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能培養出學生的實際操作應用技能,與今后學生進入社會后實際生產技能要求距離相差太遠。這就要求我們要改革傳統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要以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為依據來重新設置課程設計內容,重新整合教學資源,突出教學中能力本位的特點,逐步實現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為中心,以實習車間、實驗室為中心的教育教學模式。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采用“實踐-理論-再實踐”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具體思路是:讓學生在學習之初先親自到實習場地去參觀觀摩,以增加學生對所要學習知識的感性認識。其次是理論的教學,就是在參觀現場之后,再回到課堂,利用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理論的教學,讓學生由感性認識能夠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程度,即由實踐上升到理論。最后再實踐,也就是指,在學生完成了相應的理論課之后,再回到操作車間、實驗室中去,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上課學到的理論知識,以達到讓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真正結合在一起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實現將現場教學作為主要教學手段的教學方式,而課堂教學僅僅起輔助的作用。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又能讓學生學習到與這些操作技能相關的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