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的進步發展,知識與技術日新月異,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學如果一成不變、吃老本,勢必被社會淘汰。因此,系統有效的教師培訓,能讓老師們開闊視野,完善教學的方式方法,使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文章以一名中學音樂教師參加省中小學音樂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對象的培訓為基礎,淺談了參加培訓的心得體會。
[關鍵詞]教師;培訓;教學轉變;專業發展
一、教學方式方法的轉變
張華專家講座提到: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人才?問題的解決方案:只有尊重人的個性自由和創造權利;由“知識傳授論”轉變成“知識創造論”。通過培訓更堅定了我的音樂教學方式方法發生了轉變,不再是為教而教,保住學生的興趣,保住學生的研討能力,是教學的出發點。學有所用,學員們教學方式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最常見的是中學音樂鑒賞課的教學轉變,教學不僅僅是眼睛、耳朵、嘴巴的參與,還加入了肢體語言的感受,讓學生更加貼切感悟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另外,讓學生自己探究、討論,并小組集體合作根據音樂的內容、節奏、意境去創編舞蹈,如馬思聰《思鄉曲》課堂,學生自己分析音樂,自己創編、點評等等;如此種種,培養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真正做到課堂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最終達到不需要教,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教學不光是簡單地傳授知識,要重在教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不能只讓學生“學到什么”,還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生掌握了方法,終身受用,可以自己獲取知識。除了學習,還要注重啟迪學生的智慧,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時間,發揮出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能力與智慧是有效教學的金鑰匙
教師的能力與智慧是有效教學的金鑰匙,這是學員在培訓中一個很重要的學習目標。教師缺少能力、智慧,就會缺少尊嚴,有能力的老師能駕馭教材,能將教材內容轉變成自己的思路,提出自己的看法,做法,具有較高的分析、處理教材的能力。音樂是用有聲的節奏表示內心無聲的情感,所以作品的內涵,文化背景的理解,音樂與本土文化的關系,在課前,教師就必須了解透徹,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并將教材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這樣才能體現快樂教學。所以教師的能力很重要,他的課堂效應遠遠高于那種只會照本宣科、無計可施的教師。
一個有智慧的教師,一眼能把教材看透,有智慧的老師,一定可以給以學生快樂的課題。有智慧的老師,他們博覽群書,知識面廣;勤思考,善專研,在點滴中不斷積累知識經驗;這樣在課堂上才能口吐玉珠,旁征博引,妙趣橫生,才能深深吸引學生,受學生的愛戴。
三、推動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與發展
(一)研究的創新教學——《瑜伽進課堂》受到社會媒體廣泛關注
通過培訓,老師們在業務上不斷進步,在教學過程不斷創新,在科學研究上帶動了許多的專業教師成長與進步。如筆者潛心研究了創新教學《校園瑜伽》。瑜伽進課堂,為中學生減壓、調神、調理青春期的問題等等有特殊的療效,促進了中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給予學生美的感受和道德品質的培養。為此,筆者將此創新課作為校本課程,在許多的中學課堂得以實驗,學生受益面愈加廣泛,為中學音樂與舞蹈模塊的創新教學提供了備受學生喜愛的教學課程的平臺。近幾年瑜伽進中學課堂,在筆者的引領下,教學成果豐碩,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2012年12月在廈門衛視7:30新聞黃金強檔播出以及海西晨報大篇幅地報道了“集美中學在全省率先開瑜伽”之后,全國有30多家網絡新聞媒體相繼轉載了該報道。筆者在全省,針對中學音樂教師開展了專題講座和瑜伽、舞蹈等培訓,讓創新教學在我省、市中學校園廣泛展開,讓更多的學生從中受益。另外,筆者還親自到廈門逸夫中學為初三的學生傳授減壓瑜伽,2012年1月與課題組成員到了廈門海滄東孚中學,進行了為期一天的送教下鄉活動,筆者主講的《韻舞瑜伽》受到同學們的喜愛,韻舞瑜伽給予他們美的傳遞和享受。東孚中學的校長也非常激動,說:“我們下鄉的孩子也能在校園感受時尚瑜伽,是一件令人感動的事情!”
(二)提高了音樂教學的基本功
在參加了王安國和李存兩位音樂專家的講座之后,大家在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方法有了很大的提高與變化。過去高中音樂鑒賞課,許多老師都有個共同的問題,如何提高學生上課的興趣?如何讓學生認真欣賞音樂作品,存在許多的困惑,兩位專家的講座,讓我們這方面茅塞頓開。專家們引領學員高中音樂鑒賞應該從“知覺欣賞”、“理智欣賞”、“情感欣賞”三方面進行,尤其是欣賞過程“結構導圖”的運用,使音樂賞析更具有策略與調理。如鑒賞過程,教師采用字母、圖形、線條、色塊等符號,簡明而清晰地顯示樂曲的結構圖示,如此清晰的結構,主題的鮮明,風格特點的凸顯,更讓學生易于理解與接受,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聆聽音樂、鑒賞音樂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解決了欣賞音樂、理解音樂時的深奧問題,音樂的主題、段落,清晰、明朗。
四、小結
省學科帶頭人培養目標與作用給予每個人更高的要求和工作熱情,鞭策自己業務上不斷進取,不斷發展與提高,工作上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并用自己的教學特長為廣大的教師服務,真正做到學科帶頭人引領作用。通過培訓,學習了許多寶貴的知識經驗,認識了許多的專業人士和藝術家,開闊自己的眼界,也明白自己的責任。為了讓更多的同仁受益,這幾年筆者多次參加省市級的示范課、講座等,一來是檢驗自己培訓理論的實踐與磨練,二是充分體現學科引領人的價值所在。
作者簡介:黃小露,福建廈門集美中學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音樂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