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玲 宋子龍
[摘要]大學生的音樂藝術教育是音樂藝術院校重要的學習專業。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就業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教育思想也在不斷與時俱進,而就音樂人才而言,除了對其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嚴格外,綜合素質也成為衡量他們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且是優選的條件標準。因此,在具體的大學音樂藝術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和理念,切合時代和教育的特點與要求,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設備和手段,加強在課程設置上的優化,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其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對其以后的發展和就業起到積極而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音樂藝術教學;綜合素質培養;大學生
通過音樂藝術教學,實現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與強化,是音樂藝術教育教學的使命和目的所在。葉朗認為,藝術審美的教育其對大學生有著兩方面的作用和目的:一個目的是完善自身的人格修養,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另一個目的是完善自身的理論修養,完善自身的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而具體到音樂中的藝術教育教學,它不僅需要在教育教學中對大學生的藝術素養進行培養,促進大學生在藝術創作技能上進步和發展,還要培養大學生能夠運用音樂審美的思想和眼光去對人生、社會、歷史和宇宙等方面的意義進行感悟和體驗的習慣與能力。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音樂藝術教學兼顧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已經成為音樂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
一、音樂藝術對音樂學院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及要求
人的綜合素質是基于人在心理、生理、外部形態以及內部涵養等方面的先天稟賦的基礎上,經過后天的學習、教育以及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發展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性質特點的總稱,具體到社會和個人包括了人的適應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包括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在體育、文藝、美術、音樂、舞蹈、語言等方面的特長。這些因素之間又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從而構成一個有機整體,最終體現在人在實踐中的創新發展能力上。
作為人文素質教育一個基礎組成部分的音樂藝術教育,它在內容上具體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藝術技巧的學習培訓;二是音樂藝術知識的學習培訓。行之有效的音樂藝術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對音樂藝術興趣的培養和增強,促使他們更積極主動熱情地去參與音樂藝術活動,同時還能使學生由自發的音樂藝術愛好者和欣賞者轉變提升為具有一定品位和格調的、自覺的音樂藝術活動參加者和音樂藝術鑒賞者,從而實現音樂藝術生成為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綜合素質人才。由“自發”到“自覺”過程的轉變,不僅是學生實現在音樂藝術活動中的位置實現由被動參與者到主動參加者、由觀賞到創作(批評)的變化,還是一個把音樂藝術活動從單純的藝術活動深化為培養、塑造學生的藝術品格的素養教育行為。所謂藝術品格,就是敏銳的感覺力(觀察力)、活躍的創造力(想象力)、寬厚熱情的心胸、面向世界的自由精神等積極的心理(人格)素質的培養品格。一個真正的音樂藝術人才必須具備這些素質,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也必須具備這些素質。伴隨世界經濟的聯通與發展,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這促使和推動了人類之間在跨民族和文化的融合、交流與競爭中更加的深入和廣泛,這也就對個人人才在心理素質、人格品質上的要求更加嚴格,而音樂藝術之所以能夠培養人的品格是因為其自身就包含著積極向上的人格素養,對未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其身心的成長發展是尤為重要的。因此,音樂藝術教學強化綜合素質培養,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音樂藝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音樂教育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其意義所在
(一)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競爭,決定著對就業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與需求
經濟的全球化推動著市場不斷改變,知識經濟時代的職場對于人才的要求是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以更好地實現今后在崗位上的創造力和可持續發展。近年來,經濟建設急速發展,使得行業間的相似性越來越強,交叉越來越多,也致使職業間的綜合性要求越來越強,職業的特征性越來越不鮮明,社會職業變遷比較顯著,所學專業與從業崗位對口越來越少,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更新周期加速,復合程度提高,這一切都在客觀上必然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知識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具備音樂藝術專業素質的人才,面對現代社會藝術創意更加的科技化、規模化、產業化和時尚化,這對音樂類的大學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他們不僅要掌握和擁有堅實的音樂藝術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水平,還應具備其他多方面的基礎專業能力。面臨著藝術創意產業化、技術創造的高科技化等新的形勢,學生更需要掌握較為全面的素質技能。因此,無論是創業還是就業的用人單位從單純的專業要求轉變為重視專業或相似專業的關聯性基礎上來對人才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考察,注重其綜合素質能力。
(二)對學生實現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高是音樂藝術教學的根本追求
藝術教育教學的本身,不僅僅是讓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中學到應當學到的基本理論知識和藝術技能,而是通過藝術教育搭建一座橋梁,使學生具備今后自我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的人格素養和人生境界達到完善與提升。音樂是來自于生活和社會的一種藝術,它蘊含著人生的領悟與智慧,體會、品味、掌握這種智慧能夠更好地思考所面對的問題,能夠使主體在人生旅途中更自由主動地學習和理解世界、人生,且使主體的人生因為藝術的理論熏陶而更豐富、更深刻地向世界展開。同樣,音樂藝術教學就是通過藝術熏陶和素質培養,練就主體的綜合素質,實現學生自身的超越。可以說,音樂藝術教學的本質使命就是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和與之關聯的其他素質。
三、音樂藝術教學中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基本策略
(一)觀念與時俱進,提高時代和教育的思想認識
音樂藝術教育的本身不能總是以因藝術而藝術的教學傳統而沿襲,在繼承和傳播傳統經典藝術的同時,堅持將現代思想和藝術觀點、思想、思維等融入到現代的音樂藝術教學中,與時俱進,樹立切合時代的思想觀念,能夠更加深刻地對音樂藝術形成認識,從而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與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作為大學教師,思想上必須保持時代的先進性,認識并充分對藝術教育形成重視,認識到高速發展現代社會及經濟,音樂藝術能夠給這個時代提供強大的精神文明動力、智力支持,更好地促進現代化建設與完善。另外,教師還應對音樂藝術中的人文價值和內涵有充分認識,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以及它在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身心發展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方面有充分的認識。
(二)加強重視音樂的熏陶功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史記》曾有言:“故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音樂本身就是一種美的藝術,因此,提高人們對音樂文化的藝術素養對于美化其心靈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它能讓人們在音樂中發現美、追求美、表現美、傳播美。通過音樂本身素養熏陶的功能,能夠激發和帶動大學生其他素質的潛力與發展,教師通過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技術,將學生帶入到音樂所要表達的意境之中,從中充分體悟到藝術的魅力,從而使心靈和情操得到陶冶,領悟人生,主動地提高自身的境界和人文素養。
(三)增強對音樂藝術的實踐性教學重視,促進和推動創新實踐
對音樂藝術綜合素質的積累,離不開大量的學習實踐,因此,不斷地創新音樂學習的方式和氛圍,才能使他們的綜合素質不斷得到積累和提升、鞏固和發展。為此,學院和教師都應當在課程的設置和教學中,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堅持教學與實驗、模擬與學習并重,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類的文藝活動,進入到企業團體、鄉間社區,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前沿化,以提高學生的適應社會和交際運籌能力;另外,我們要讓大學生參與各種創造、經受鍛煉、增長才干,鼓勵他們自由參與社會實踐,使音樂藝術教育在社會大課堂中進一步拓寬和深化,起到創新教育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