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良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107-01
隨著中等職業學校英語培養目標的不斷深入,聽說的要求已從“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上升到“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也就是說,中職課堂上“交際”是虛擬的背景,操練運用才是實戰。
在中職課堂上,語言被定位為話題內容的載體,是支撐交際行為的工具,是為培養交際能力服務的。因此,中職階段聽說的教學不再是單純的聽和說的技巧訓練,而是把發展聽說基本技能融入到培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中去,這是一個在理念、目的、內容、模式等方面均有別于以往對話課的體系,筆者就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發展聽、說技能必須以鞏固、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為前提
大綱指出,英語教學“要努力使基礎知識轉化為言語技能”。反過來,要發展以聽說為先的言語技能,就必須鞏固、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以不斷產生新的“轉化”。這是因為我國學生不具備自然習得目標語的語言環境,“轉化”的主渠道只能來自不斷鞏固,擴大的基礎知識。
系統的語言基礎知識體現了語言結構形式的變化規律。隨著中職生學習的不斷深化,僅靠隨機模仿來自然習得語言的學習效率是很低的。指導學生鞏固和擴大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就交給了學生一把開啟語言變化規律的鑰匙,從而有效提高了作為信息載體的話語質量,又擴大了表情達意的范圍。
不少學生感到聽、說能力差,實際上是語言基礎的發展程度不夠,語言欠準確且詞匯量小,記不住詞語的用法,語法模糊,句式混亂,聽則張冠李戴,說則詞不達意,這樣必然會導致交際的失敗。要鞏固、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求對話課上教學雙方的語言形式都與中職課本的交際內容同步,不要為追求流暢而過多使用初中的詞語句式。遣詞造句時一定要指導學生盡量用新學詞匯、句式,注意話語的邏輯、脈絡、條理和章法。這樣,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才會提高,聽說技能才可能得到發展。
二、應處理好聽、說技能的培養與讀、寫技能的關系
如果說初中英語教學對口語和書面技能的處理是“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話,那么中職英語對聽、說、讀、寫的處理則應使四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即使以培養口頭技能為主的對話課也要把發展口頭技能與培養書面技能相結合,既要做到“聽說課中要讀寫,讀寫過后有聽說”,又要按語言信息的特點和輸入、輸出關系,對聽、說、讀、寫重新組合,聽讀輸入達到足夠的量之后,說和寫的輸出能力才可能相應地提高。
三、對話課應重視挖掘單元話題的背景
與初中相比,中職英語新教材對話課雖然也“鼓勵學生互相問候,使用日常交際用語”,但主要是圍繞特定的話提展開的。一般地說,這個特定的話題就是單元話題,或至少是與之相關的話題。廣闊的話題背景如思想品德、校園學習、科技文化、社會熱點問題及英語國家情況等對學生的外語學習是非常有益的。我們在處理中職對話題時,不是要求學生僅僅照本宣科機械地操練對話語言,而是要引導學生聯系本單元的話題,通過挖掘出話題所反映的社會生活來展開討論交流。通過挖掘單元話題背景知識,來充實和深化對話課的這種討論模式是中職課堂非常需要的。
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指導作用
1.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是認識的主體,教師則是這一活動過程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一節對話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發揮的程度。因此,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確立主體地位意識已成為一項重要課題。
(1)善于自我激勵學習動機。一個有強烈學習動機的人,具有強大的學習動力,才能主動地投入到英語對話課的訓練中去。
(2)要善于自我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在對話課上,要時刻以興奮活躍的思維狀態去面對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要敢說,敢表現自我。
2.以教師正確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
(1)更新教學觀念。以往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多數扮演的是一種家長式的角色,而未來的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方面作出最重要的改變是“走出演講的角色”,并認為“所有優秀的教師都是激勵者、促進者、輔助者和協調者”。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要寓教于樂,學生們便能潛移默化地領略到英語之美,從而愛學這門學科,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順暢的心境中注意力容易集中,這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很大幫助。
(2)確立為學而教的指導思想。要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指導作用,教師要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和“練”為重心上來。葉圣陶先生說得好:“教是為了不需要教?!蔽覀円ぐl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營造互動的課堂氛圍。
五、培養學生學會英語思維,建立學習模式,提高自學能力
英語課是綜合性工具課,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教師要在日常授課中多注意加強語言使用的訓練,使學生學會英語思維,接受純英語的熏陶和感染,使其聽、說、讀、寫英語形成習慣,這對他們的英語的進步是大有裨益的。
在日常授課中,筆者一直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加強聽說訓練,即使一些較難的單詞筆者也盡量用簡單英語解釋。目的是把中職新教材“話題——結構——功能”這一教學思路和途徑點明給學生,讓他們自覺地把握學的方向,指導其嘗試構建對話課的學習模式。
教學實踐證明,在課堂上發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是非常有效的。隨著英語教學地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和研究有效的聽說策略,課堂教學效果將會進一步提高,這樣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將會提升,聽說技能也將會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