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
【摘要】設計競賽活動不僅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而且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開放式實驗機制又為設計競賽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本文分析了設計競賽和開放式實驗機制的內涵以及相互關系,通過對實驗室管理機制、實驗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求知識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充分體驗學以致用的過程中,全面促創新能力的培養質量。
【關鍵詞】設計競賽;開放式實驗機制;創新能力
![]()
設計競賽活動是促進大學生創新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徑,也是開放式實驗室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隨著社會各界對工業設計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面向工業設計學生的各類設計競賽日益增加,設計競賽活動已經成為廣大專業學生展示能力的舞臺,同時也是設計機構和著名企業選拔人才的有效渠道。因此利用設計競賽這一廣闊平臺,結合開放式實驗,對工業設計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將起到促進作用。
一、設計競賽和開放式實驗機制的內涵
1.設計競賽
目前適合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參加的競賽活動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由教育部門主辦的公益性工業設計實踐活動,例如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另一類是由企業為主體,政府部門主辦,以促進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實現設計與制造的互動對接,這類設計競賽活動數量很多,規模也很大,比較知名的競賽有廣東的“省長杯”工業設計大賽和湖南的“芙蓉杯”工業設計大賽等。
2.開放式實驗機制
開放式實驗機制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時間上的開放;二是內容上的開放。時間上開放就是規定好實驗內容后,學生可以在很大范圍內選擇時間來完成實驗,這樣學生在時間上有較大的靈活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內容上的開放是指學生除完成規定的實驗內容外,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和愛好來選擇其他感興趣的實驗內容,這樣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二、設計競賽和開放式實驗機制的關系
1.傳統實驗模式的弊端
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普遍較強,參與給類實踐活動的積極性較高。傳統的實驗室運行機制,一般是根據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分為工藝認知實驗、模型制作技術實驗、綜合性實驗三個層次。在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法上,存在著內容老舊、形式呆板、方法單一等問題。這種模式是從實驗本身出發開展教學活動,雖然符合認知過程,但在實驗過程中,很少考慮學生的特點。
2.參加設計競賽,促進實驗室管理機制改革
建立開放式實驗機制,就是要將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協凋發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進一步改善工業設計學生的能力結構。
在開放實驗室設備配置方面,除了繪圖和模型制作等常用設備外,還應配備各類小型機床等專用實驗設備。開放實驗室雖然以學生為主體,但仍然不能忽視指導教師的作用,針對學生的設計項目,配備有特長的老師進行指導,引導學生進行設計競賽活動,在方案設計、綜合評價等方面為學生提供支持。
3.改革實驗教學方法,積極參加設計競賽活動
工業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產品的開發除了掌握工業設計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要有扎實的邏輯思維功底和很強的動手能力,能熟練地操作計算機,掌握三維建模的一般方法。整個實驗教學安排以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基礎,循序漸進。將學習的難點分散到學習的各階段,充分利用實驗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利用設計競賽,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式學習。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求知欲會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學生的學習由被動的接受轉變為在老師指導下主動探索如何解決問題。
設計競賽和開放式實驗的宗旨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了解社會,以親身的實踐經歷融入社會。學生根據興趣與同學展開合作,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設計。這一系列的過程既養了學生獨立思維的意識和發散創新思維的能力,而且通過競賽這一交流平臺,學生與來自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同行進行比較,在廣闊的空間里展示自己、認識自己,從而激發學生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專業精神。
三、依托設計競賽和開放式實驗機制全面培養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
1.依托設計競賽促進創新設計能力培養
工業設計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也是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設計競賽的主要特色就是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設計競賽的題目既考慮了高校教學的實際,又適當反映了學科發展的前沿。因此,設計競賽活動促進教學改革中加強對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2.利用開放式實驗平臺開展設計競賽活動是“學以致用”的充分體驗
參加設計競賽需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和有限的資源,在緊張的氛圍中,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完成某項設計任務。利用開放式實驗平臺開展設計競賽活動,指導教師的教學方式應以啟發式、探索式為主,學生在教師的激勵、啟發和引導下,運用所學知識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從學會知識到會用知識,在此過程中,積累了經驗也增長了能力。
3.設計競賽和開放式實驗是全面提升學生專業素養的有效途徑
參加設計競賽需要團隊協作,團隊要結合競賽題目和成員特長進行分工,并且在競賽過程中成員的角色要不斷轉變,有助于學生發揚團結合作的精神。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基礎性的調研開始,學生要查閱資料、進行設計創作,為了解決相關問題還要自學有關專業知識,并增加了與教師接觸和交流的時間,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充滿學術氛圍中體驗了科學研究的過程,訓練了科學研究的方法,養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
學生在參與設計競賽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幾十天甚至更長的時間,要經受挫折的打擊和探索的迷茫,需要以科學探索的毅力、直面困難的勇氣、永不放棄的恒心才能完成。學生通過競賽過程的體驗和嘗試,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頑強的工作作風,提升了研究能力、合作精神和毅志品質等方面的專業素養。這些經歷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四、結束語
設計競賽是檢驗工業設計專業創新實踐教育的有效手段,設計競賽與開放式實驗機制的有效結合,為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和實驗室建設探索出了有效的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楊威.依托科技競賽和創新性實驗計劃,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114-116.
[2]吳蔚.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對實驗教學改革的啟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11):160-162
[3]付艷清.依托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促進實驗教學改革和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1(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