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第三方支付從2000年出現至今已經經歷了十余年的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增高,服務范圍由開始時較為單一的服務方式向多元化方向轉變。以第三方支付的快速發展為主要表現,2013年互聯網金融成為關注的重點,在全社會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本文在介紹第三方支付新發展的基礎上討論其對互聯網金融的影響。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 互聯網金融 “寶類”產品
2013年是第三方支付快速發展的一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之后,第三方支付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和運用。在此基礎上,第三方支付不斷的進行創新,在市場上形成了一股強有力的力量,逐步改變著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引發了針對互聯網金融的討論。
縱觀2013年第三方支付的發展,主要呈現出一下特點:
一、“寶類”產品推動通道創新
2010年開始國家正式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監管,并出臺相關政策規范其運作。在我國第三方支付被界定為非金融機構,需要取得營業牌照才能在規定的業務范圍內開展經營活動。同年,證監會也通過頒發牌照的方式允許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始提供基金第三方支付服務。匯付天下是第一家獲得此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但其推出的產品“天天盈”卻并未引起太多的關注,直到2013年,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支付寶推出了名為余額寶的理財產品,余額寶剛一推出就引起了極大的關注,支付寶1.6億額用戶量推動著余額寶的快速增長,短短8個月,余額寶的規模就達到了4000億元。余額寶的膨脹式發展也迅速為其他第三方支付機構所模仿,一時間各大機構競相推出類似產品,“寶類”產品迅速占據了市場,將人們的閑散資金集聚了起來。
“寶類”產品之所以能受到如此大的追捧是因為它滿足了大眾的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有理財方面的需求但是缺乏相關的知識和合適的途徑,而“寶類”產品操作簡單快捷,可以將人們閑散的資金聚集起來投資于貨幣基金,同時又可以通過隨時轉賬支付的方式完成網絡購物,有效地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滿足了大眾對于網絡購物和理財的雙重需求。
就“寶類”產品實質而言并未進行金融創新,因為“寶類”產品背后是已經存在于金融市場中的貨幣基金。但是在未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之前,貨幣基金并不為普通大眾所熟知,其銷售也依賴于銀行,在不同種類的基金產品中所占份額并不高。然而第三方支付卻為貨幣基金提供了全新的通道,借助于第三方支付的客戶資源,貨幣基金以“寶類”產品的身份進入到市場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規模,最終在市場上掀起一股熱浪。
二、移動端的迅速發展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2013年支付體系整體運行情況,2013年,全國共發生電子支付業務257.83億筆,金額1075.1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40%和29.46%。其中,網上支付業務236.74億筆,金額1060.78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06%和28.89%;電話支付業務4.35億筆,金額4.74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6.59%和8.92%;移動支付業務16.74億筆,金額9.6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2.86%和317.56%。
2013年,支付機構累計發生互聯網支付業務153.38億筆,金額9.2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06%和48.57%。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第三方支付在PC端發展已經較為穩定,隨著智能手機的運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習慣用手機來進行支付,這一需求刺激了第三方支付在移動端的發展,各大第三方支付企業紛紛拓展移動端客戶群,開發相關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以支付寶為例,其推出的移動端產品支付錢包在手續費方面較PC端有明顯的優勢,更加方面了客戶通過手機進行網絡購物、網絡支付的需求。
三、第三方支付大數據促進信用體系建設
現代社會信息作為一種資源越來越多的被重視和認可,第三方支付作為獨立于買賣雙方的中介機構,一方面與各大商業銀行合作,另一方面與電商和客戶往來,因此網絡交易中的各種信息都匯集于第三方支付平臺中。第三方支付通過整合交易參與各方的信息,有效的實現了網絡交易中資金流、信息流、物流三者的統一??蛻敉ㄟ^第三方支付可以及時了解貨物的物流情況,還可以選擇退款換貨等相關服務,而電商方面也可以及時了解客戶的資金支付情況,這樣就有效的防止買賣雙方在交易中各執一詞的糾紛問題,維護了雙方的利益。同時通過對參與方信息的處理和分析,可以為雙方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改善交易環境,對了解市場行情和消費結構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第三方支付平臺內部匯聚的信息吐過加以挖掘和整理將會創新征信手段,促進我國信用體系的發展。一方面,國家可以通過規范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運作使其參與征信活動之中,如果第三方支付機構能夠利用征信體統內的信息核實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僅可以從源頭上遏制網絡欺詐的發生,有利于解決網絡交易中出現的糾紛問題。同時將還能將客戶的信用信息加以記錄,完善征信資料,為征信數據庫提供數據支撐。
另一方面,我國目前沒有統一有效的信用評級制度,針對機構和個人未能實現可靠的信用評級,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信用風險的增加。因此,可以在掌握大量可靠數據的基礎上規范信用評級。信用評級可以使消費者對于機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同時使得機構對于客戶有所了解,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一系列問題,使得市場的發展更加透明化、規范化。
如前所述,2013年第三方支付在很多方面有了新的發展,同時也引發了對于互聯網金融的討論,2013年也被稱為是互聯網金融元年,它在已經過去的這一年中的發展對于社會經濟有著多方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互聯網金融推動了普惠金融的進程
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而所謂的普惠金融是一種理念,是一種能有效、全方位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普惠金融的發展讓普通大眾能夠參與其中,享受金融服務,提高生活質量。
而互聯網金融以顧客為中心、服務大眾的理念正契合了普惠金融的發展觀念,通過不斷地服務創新,互聯網金融正在逐步滲透到普通大眾每天的生活中,并改變著人們對于網絡交易、資金借貸等的認識和看法。以第三方支付為例,其通過申請基金結算牌照來參與金融領域使得傳統的基金銷售有了新的途徑,改變了以往依賴銀行代銷的模式,也滿足了普通大眾利用閑散資金進行投資理財的需求,迎合了普惠金融的理念,讓社會不同階層、不同收入水平的人都對其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促進了我國金融的整體發展。再如P2P網絡貸款,它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得問題,為廣大的中小企業搭建一個資金借貸的平臺。
(二)互聯網金融在細分市場中尋找商機,有益的補充了傳統金融領域
互聯網金融主要通過在傳統金融業的細分市場中發現和創造商機。以傳統的銀行業為例,其集聚了大量的存貸款客戶,在國人相對保守的理財理念下,大多數人選擇將資金存在銀行或者購買銀行類的理財產品,但是第三方支付以網絡交易為依托積累了大量的客戶群,通過推出基金類的理財產品滿足了大眾對于理財和購物的雙重需求,也改變了以往把錢存在銀行的觀念。同時,隨著手機和網絡通訊的而快速發展和普及,移動支付等領域也成為互聯網金融廣泛營運的新市場,滿足了人們對于支付快捷有效的需求,也為自身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互聯網金融通過滿足廣大大眾的需求不斷找尋新的商機和市場,通過對于細分市場的挖掘,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業形成了有益的補充,同時也刺激了傳統金融也自身的改變和革新,形成所謂的“鯰魚效應”,這樣的發展有益于整個經濟的市場化。
(三)互聯網金融推動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業態其發展也反映出我國經濟和體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具體而言有以下幾方面:
1.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皩氼悺碑a品的推出以其高于銀行活期存款數倍的優勢迅速搶占了市場,也使得一部分銀行的活期存款客戶轉而投向“寶類”產品,雖然目前“寶類”產品背后的貨幣基金大都和銀行合作通過協議存款的方式來運作資金,但是這推動了銀行的存款成本,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銀行提高存款利率的壓力,推動了利率市場化的進程。
2.促進了信用體系的完善。信用體系的建設關系到市場的方方面面,在網絡信息時代,虛擬交易更是需要相應的信用體系來規范其發展,遏制網絡欺詐等行為的發生?;ヂ摼W金融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的發展促進了我國信用體系的建設。
目前,國內的征信是在中國人民銀行的主導下進行的,但是當前的個人資信信息還不全面,大都是銀行系統內部的有關信息和數據。由于互聯網金融中的類金融機構掌握著大量的客戶數據,因此,如果能將這些機構所掌握的信息數據納入到信用體系中就能完善目前的信息,建立更加有序的信用環境。
3.促進監管的不斷完善。國家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很多領域的監管完全空白,這影響了經濟的穩定發展。
目前,對于第三方支付的監管正在進行中,國家于2010年正式開始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監管,并在法律制度上不斷完善,2010年6月出臺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正式將第三方支付機構界定為非金融機構,并由中國人民銀行進行監管。并且,國家開始通過辦法牌照的方式來規范市場準入和業務范圍。為了更加規范每類業務的具體運作,國家又先后出臺了針對預付卡、移動支付等業務的具體管理辦法,主要有《支付機構預付卡管理辦法》、《中國金融移動支付系列技術標準》等。在2013年6月正式出臺針對備付金管理的《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管理辦法》,以此來規范其運作。除了上述法規,國家還出臺了《支付清算組織反洗錢反恐怖融資指引》來防止第三方支付機構涉及洗錢等行為。但是隨著“寶類”產品和移動支付的發展,國家仍需出臺更為細致的法規來加以規范。
參考文獻
[1]李博,董亮.互聯網金融的模式與發展[J].中國金融,2013(10):34-35.
[2]李艷華.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創新特征及其演化研究——以支付寶為例[J].中國商貿,2012(35).
[3]謝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22-23.
[4]謝子門.當今步入互聯網金融時代的進一步思考[J].中國商貿,2013(13):38-39.
作者簡介:要文卿(1989-),女,山西人,金融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