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萍
摘要: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關鍵。強化專業入門教育,滲透專業文化;創設專業特色化教學情境,引發專業學習動機;構建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密切師生關系;設疑導教,激發學習思維;增加學習體驗,感悟專業課程的應用價值;建立以鼓勵為主的評價機制,發揮評價的導向性作用等是激發職校生專業課學習興趣的可行路徑。
關鍵詞:職校生;專業課學習興趣;激發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C-(2014)07-0037-03
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習積極性中最活躍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關鍵因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往往依賴于其自身的學習興趣。當他對某一課程發生興趣時,他便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學習,而不會覺得是一種負擔。正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以說,學習的動力乃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
興趣能有效推動學生積極思維,促進學生勇于探索,大膽猜測,深入研究,樂于鉆研問題本質,促進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和完成各種任務,其核心是思維過程。然而,在近年來的職業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不少學生對財務管理專業知識不感興趣,原因如下:(1)職業學校的連年擴招,生源素質隨之下降,學生文化基礎薄弱,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低下,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興趣。(2)認識不到位。學生與家長對就讀職業學校期望值不高,相當一些學生對讀職業學校有一種失落感,發現職業學校與理想中的高中差距較大,故產生厭學情緒。(3)學生信心不足。由于學生文化基礎較薄弱,其專業課程的學習能力因此較弱,學習效果不理想,導致信心不足,興趣和熱情也隨之下降。(4)職業學校教師教學理念落后,缺乏創新精神,教學程式化、模式化,體驗式教學不足。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不密切,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有效被激發,學習激情受到了磨蝕。(5)部分專業教師素質不高。部分專業教師專業素質不高,實踐能力較低,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創新能力、思想品德不能客觀評價,這嚴重挫傷了學生專業課學習的信心。因此,積極探索激發學生專業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已成為提高學生專業課程學習質量的關鍵。
一、強化專業入門教育,滲透專業文化
職校生就讀財務管理專業,這意味著選擇了未來的財務工作崗位,他們自身有愿望在此崗位上不斷進步,成為高技能應用型管理人才,實現自我價值和人生價值。因此,學校在學生進校后要及時進行專業思想教育與就業觀教育,使學生對所學專業前景、發展方向等有足夠的認識,認識到專業學習對今后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使他們在思想上有足夠的專業準備。在學習財務管理專業課程之時,再次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介紹本專業課程中的精髓并列舉學以致用的真實案例,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應用價值。最終要讓學生認識到:財務管理專業課程在實際經濟生活中應用廣泛,專業課程與個人的經濟生活密切相關,因此要努力學好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教師還要將本學科的前沿知識動態發展變化情況告訴學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以維持他們的專業學習興趣;同時,還要幫助學生確定以后的學習規劃。
二、創設專業特色化教學情境,
引發專業學習動機
“知識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識是活動、背景和文化產品的一部分,并在活動中,在其豐富的情境中,不斷被應用發展的。”[1]因此,學生的學習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感同身受,產生強烈情感共鳴,才能引發學習興趣。為此,專業教師要創設具有專業特色的教學情境,使之能引導學生參與、理解、對話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主觀體驗,能讓學生直覺、內省和建構,能讓專業知識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這要求教師要遵循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實訓條件,如利用ERP沙盤模擬,創造符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的情景,使學生入境感知,不知不覺地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與提供的定向指導中進入真實的情境中進行專業訓練并靈活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而對專業課程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實踐證明,學習的內容、討論的話題和運用專業知識的情境越貼近學生的經濟生活,越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越能激起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積極情感,越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教師還應多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影像資料等,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生動形象,喚起學生的興趣和學習需求,給課堂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從而有效提高專業課程課堂學習效果,激發學生專業課程學習的興趣。
三、構建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密切師生關系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創設自由、寬松、快樂的學習氣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然而,在傳統專業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對學生人性的尊重,常常忽略學生的個性和感受。為此,教師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了解與理解學生,重視他們的情感、需要和愿望。
由于教學活動既是傳遞知識信息的活動,更是教師與學生理性和情緒兩方面的動態的人際交往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既要重視知識信息的傳遞,又要注意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因為它能引發和維持學生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必要前提。“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魅力(包括較高的專業素養、對專業學習積極的態度等),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用自身魅力來感染學生,充分發揮情感因素所起的積極作用,讓學生把對教師欽佩之情轉化為對專業學習的行動,并進一步深化為自身穩定的學習動力。[3]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還應多關注學生所關心的話題,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通過情感交流方式減少和消除部分學生對專業課程的負面情緒,引導他們建立積極的學習態度。
四、設疑導教,激發學習思維
設疑是教師常用的導教方式,它能引發學生積極心智活動,激活和發展學生思維。教師要科學合理地創設讓學生產生認知需要的問題情境,要使所討論的話題能引領學生進入專業課程學習,培養學生化未知為已知的“轉化遷移”能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只是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4]為此,教師設疑時要注意問題的層次性和遞進性,要考慮不同學生的差異需求和持續發展的需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認知和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能夠獲得需求的滿足或成功的體驗。設疑能架起師生之間思維互動的橋梁,使學生能在積極的思維狀態下內化學習內容、增強學習興趣;設疑能使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充分訓練,能對問題的結論做出各種演算推理,通過多次演算推理進一步發展其思維,并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思考與創造的樂趣,有利于學生維持較長時間的專業學習興趣。
五、增加學習體驗,感悟專業課程的應用價值
實踐體驗是學生認識的來源和基礎。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知識內容來源于經濟社會生活實踐,因此,專業課程學習理應回歸經濟社會生活。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應該努力讓學生在這個發現的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這本身就是比任何東西都更有力的一種激發求知興趣的源泉之一。”[4]然而傳統程式化、模式化的教學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的是專業課程的枯燥而不是樂趣。為此,教師可通過創設開放的、特色化的情境,利用校內外實訓條件,尋找機會為學生創造各種專業實踐體驗,要善于利用教材內容使之與現實社會實際經濟生活相聯系,讓學生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到經濟社會生活中并接受熏陶,獲得深切體驗,以促進他們對自己的潛能和社會經濟活動有深切的體悟,并在多種體驗中增強自己的學習興趣,挖掘自己的潛力,發揮自己的才能,釋放自己的潛能,使專業課程成為看得見、有實用價值的學科,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專業理論說教,促進學生養成用財務眼光來觀察社會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
六、建立以鼓勵為主的評價機制,
發揮評價的導向性作用
學習評價是教學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指利用一系列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作出科學評價的過程。
每個學生都有獲得較高評價的愿望。[5]對此,在財務管理專業課程學習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樹立全面、科學、合理的學習評價觀,從專業的學習態度、知識掌握、技能訓練、個性品質、創新思維等各方面來評價每個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通過對學生專業學習情況的評價,讓學生有滿足感、成功感,激起他們進一步學好專業課程的欲望,激發他們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增強他們學好專業課程的決心和信心。這就要求教師在評價過程中堅持以鼓勵為主的評價機制,用發展的眼光去評價學生,發揮評價的導向與調控功能。
綜上所述,解決職校生對專業學習淡漠的問題,要靠廣大專業教師積極探索激發學生專業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通過提升自身專業素質、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增加學生的專業體驗,建立鼓勵性為主的評價機制等方法來激發學生專業學習的內驅力,推動他們興致勃勃地學習專業知識,使他們對專業課程產生強烈而穩定的學習情緒,從而提高其專業課程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呂立杰,馬云鵬.情境教學和小組討論[J].教育發展研究,2002(l0).
[2]羅杰斯.羅杰斯著作精粹[M].劉毅,鐘華,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3]徐慧楠.高職學生英語學習能動性缺失及改善策略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9.
[4]【蘇】B.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5]陳琦.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張志剛)
Abstract: Interest is the motivation to learn and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learning effects. Strengthening the professional entry education 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creating a professional teaching environment to stimulate learning motivations, constructing a liberal, democratic learning environment with clo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creasing learning experience with value percep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establishing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are feasible ways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learning interest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stim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