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與麥金太爾之正義觀:比較與啟示

2014-04-29 01:58:31姜麗
北方論叢 2014年2期
關鍵詞:啟示馬克思

姜麗

[摘要]馬克思和麥金太爾雖沒闡述系統嚴謹的正義理論,但他們對社會正義問題都有深切的關照和深入的思考。馬克思和麥金太爾在探討社會正義問題時有共同之處,但又有本質的區別,通過對正義的首要對象、正義的邏輯起點、正義實現的途徑以及正義的旨向等方面進行比較,從理論上厘清馬克思與麥金太爾在正義觀上的緊密聯系和不同的學術見解,可為我們社會正義觀培育與建構提供多元視角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麥金太爾;正義;社會實踐;啟示

[中圖分類號]B82-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3541(2014)02-0112-06Marx and McIntyre's concept of justice: Comparison and Revelation

JIANGli

(School of Marxism,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 Marx and McIntyre took elaborate system of rigorous theory of justice, but they care and have a deep depth thinking about social justice issues. When Marx and McIntyre have to explore social justice issues in common, but there are essential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justice through the primary target,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justice, and the way to achieve justice, etc. aimed to compare from Marx's theory clarifies closely with McIntyre and different concept of justice in the academic insights that can foster social justice for our concept and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learn.

Key words:Marx; McIntyre; justice; social practice; Inspiration

[收稿日期]2013-11-05

正義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目標,是當代政治哲學的研究和思考的核心范疇。馬克思在其卷帙浩瀚的著作中,關于正義話題盡管沒作集中的專門論述,卻不乏精辟的論述和深邃的思考。以美德倫理著稱的英美哲學家麥金太爾對正義問題也沒有系統專門嚴謹的論述,但他立足于西方思想史的歷史考察,批判了新自由主義的正義理論,從而構建了他的德性正義理論。馬克思、麥金太爾兩位思想家都對社會正義問題都有深切的關照和深刻的洞見,批判與反思了自由主義正義觀和資本主義制度的非正義性,以歷史主義方法對抗自由主義的普遍主義方法。分析和比較馬克思與麥金太爾的正義觀,探討麥金太爾正義思想受到馬克思的影響,以及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和詮釋,從而厘清他們在思想史上的緊密聯系和在正義觀上學術分歧,對于我們全面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正義觀的建構有重要借鑒意義。

一、馬克思、麥金太爾的正義觀比較的緣起

馬克思和麥金太爾兩位思想家的正義觀能夠相互比較,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首先,兩者有著思想史上的淵源關系。麥金太爾曾是位馬克思主義者,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英國馬克思主義左派中最為博學的成員之一。他的學說常被稱為“亞里士多德式的馬克思主義”[1](p.56)。作為馬克思繼承者的麥金太爾,他的許多思想受到馬克思的影響。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馬克思主義是認識現代社會的最為豐富的思想資源之一,至少可以這樣說,馬克思認為,正義依據于歷史傳統、把正義放置到特定的社會情境中去理解、正義與社會實踐理論等與麥金太爾正義觀的基本方面相對應。在政治哲學中,在自由主義和社群主義之爭的背景下,馬克思往往被視為重視共同體的重要思想家。麥金太爾本人雖不認同被貼上“共同體主義”標簽,但他正義理論的確彌漫著濃重的共同體主義色彩。亞里士多德、黑格爾、馬克思、麥金太爾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共同體主義代表,他們在個體與群體優先的價值排序有所不同,但相比于自由主義者,他們把價值的評判標準放在了群體而非個體上。

其次,來自文本的支持。麥金太爾在其代表作《德性之后》(又名追尋美德)和《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等中多次對馬克思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有過直接的評論。如麥金太爾認為,在現代民主自由社會中,人們存著多元和互競的正義觀,不可能就正義問題達成一致,究其原因,如同馬克思早就分析過的“對立的團體生活將形成與體現對立的正義觀”[2](p.252),他論證道:“馬克思基本正確地看到了現代社會結構的中心是沖突而不是一致”[2](p.253) ,這是十分正確的,指出了馬克思看重的是不同的階級由于在物質生產關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而導致的正義觀的沖突和對立。在論及分配正義時,麥金太爾也借鑒了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的觀點:“在獨立的實踐推理者之間,規范將滿足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社會的正義公式,根據這個公式,每一個人所接受的與其貢獻成比例。在那些能夠給予的人和那些最有依賴性的和處在最需要接受狀態的人——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之間,規范將滿足的是一種修正版本的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社會的正義公式:各盡所能、按需分配。”[3](p.130)對于“獨立者”,他認為,應該實行馬克思所說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即“按勞取酬”;對于“依賴者”,他主張應該盡可能實行馬克思所說的共產主義分配原則,即“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等等。

再次,時代不同、視域不同。馬克思生活在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階段,歐洲工業革命基本完成,工人階級深受資產階級的剝削,這為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非正義提供歷史背景和實踐基礎。麥金太爾所處的是資本主義的后工業時代,西方科技與經濟得到迅猛發展,民主政治體制和福利國家政策也日益完善,多元文化和價值觀已經形成。由于所處時代不同,馬克思與麥金太爾正義觀的視域也不同。馬克思的批判正義理論是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指出無產階級遭受資產階級剝削的非正義性,深入批判資本主義私有制,主張通過革命暴力手段消滅階級和國家,實現社會正義的一種理論,而麥金太爾對自由主義正義理論的批判,更多是以德性正義對抗規則正義,重視道德教化提升人內在的品性,主張用亞里士多德的內在善來彌補馬克思的“道德貧困癥”,但根本還是在資產階級框架內進行思考的。麥金太爾很少談階級概念,他用共同體取代了這個概念,這個問題造成了麥金太爾對馬克思思想的轉換原因之一。麥金太爾自身的轉換也與對斯大林主義的反思息息相關,蘇聯模式之后,他不可能再像馬克思那樣思考社群問題。因此他追溯的更遠,主張“回到亞里士多德”。馬克思成了歷史資源的一部分而不是唯一,麥金太爾的對手是更新了的自由主義者。

二、馬克思、麥金太爾正義觀比較的內容

1正義的首要對象:社會制度正義與個人德性正義

無論是馬克思,還是麥金太爾,他們都會涉及德行和制度的思考,但他們在思考時,對正義的價值秩序是有所區別的,馬克思的正義思想首要對象無疑屬于制度正義的范疇,麥金太爾認為,正義首先是指個人的一種德性(當然個人德性也是指個體在群體中如何與他人相處,歸根結底還是社群性的)。

馬克思正義觀前提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非正義性,揭示出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導致了工人的異化、資本家的異化、人的類本質的喪失。馬克思傾注畢生的精力和心血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和資本運行規律,揭示了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是由雇傭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創造出來的。馬克思認為資本家無償地榨取勞動工人的剩余價值是非正義行為。他指出,資本主義私有制是一切罪惡的源泉,是社會不正義的根源,要從根本上解決社會正義問題,只有消滅私有制,從而否定資本主義整個制度的不正義。在馬克思的正義思想中,首先主要強調了社會制度對人的作用,因而改造社會制度,成為實現人的正義的實踐目標。“工人階級處境悲慘的原因不應當到這些小的弊病中去尋找,而應當到資本主義制度本身中去尋找。”[4](p.368)。因此,馬克思明確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主要矛盾與弊病,不應當僅僅歸咎于矛盾與弊病的表面現象與具體結果,而應當從隱藏在現代壓迫、剝削與奴役背后的資本主義制度中去尋找根源。

麥金太爾認為,新自由主義的規則正義是一種公正地分配個人利益和保護個人權利的社會規則,而正義應該首先是關乎個人的德性,其次才是規范人與人之間利益關系的社會規范。麥金太爾通過對詞源學的考察,認為在古希臘正義有兩重概念,即個人美德與社會規范,但首先是作為個人美德的概念而出現的。兩種相互對應的正義又有著兩方面的不同含義:按照優秀善來定義的正義和按照有效善來定義的正義。作為一種個人的道德美德,前者是指人的公道、正直的品質;后者則指個人遵守正義規則的品質。麥金太爾提醒人們,一個遵守正義規則的人也可能是一個不正義的人,因為他可能只是因為懼怕懲罰而遵守正義規則[5](p.16)。所以,只有具有德性正義的人才能去踐行規則正義。據麥金太爾解釋,正義在亞里士多德那里包括規則正義與德性正義,但亞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論很少談及外在的規則,而十分注重德性的培育和道德主體自身對善的追求。因此,麥金太爾的正義首要對象不是指外在的規則與制度, 而是人的一種內在品質或美德,由此建構以一種德性正義觀,來對抗自由主義的規則正義。麥金太爾主張正義首先是個人的一種德性,而個人德性又是受共同體的“共同的善”規導與界定的,換言之,正義的目的是為了共同體和共同的善。麥金太爾訴求恢復亞里士多德主義視角中的社會和正義理論、重建道德共同體,凸顯了人的本質價值,使人充分地認識到人作為人的本真意義,這是我們應該肯定的。

2正義的邏輯起點:生產實踐與德性實踐

馬克思和麥金太爾在正義與實踐合理性理論上有相通之處,兩者都認為,理解和解決正義問題,必須從實踐出發;正義具有實踐性、歷史性的特質。麥金太爾對馬克思的“實踐”理解比當代許多的思想家都要深刻和準確,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指導實踐的理論,不是普通的學說,市民社會的立場要超越需借助實踐活動,但有意思的是,麥金太爾用他自己理解的實踐概念去解釋馬克思的實踐概念,即用亞里士多德實踐的“內在利益”來理解馬克思的生產和革命實踐。

在馬克思看來,“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誘入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4](p.505)馬克思所說的實踐,是人特有的感性對象性活動。也就是說,實踐是人作為物質力量并運用物質手段與物質對象發生實際相互作用的現實活動。人們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不斷地在改變自然的同時也創立社會關系。其次,馬克思的實踐理解之基本內容是指物質生產勞動。在馬克思看來,物質生產具有根本的決定性的意義。正是物質生產活動提供了人類生存的基本必需品,是人的基本生存活動、人的本質表現和需要。馬克思明確指出:“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到有關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到有關時代的經濟中去尋找。”[6](p.284)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視域中,生產實踐的發展才是制度變遷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也是理解正義思想的邏輯起點。馬克思更多地從社會生產尤其是勞動著手來思考和討論正義問題,并通過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邏輯加以考察。

麥金太爾認為,正義與實踐合理性聯系在一起,兩者是無法剝離的。要了解什么是正義,我們就必須首先了解實踐合理性對我們的要求是什么。正義是涉及他人的善,是在實踐中體現的。如果一個人缺乏正義的美德,他就不可能在實踐在達到合理,那他的行為就不是正當的。所以,“正義是實踐合理性的一個前提條件”[5](p.181)。麥金太爾理解的實踐概念與我們通常所說的實踐概念不一樣。他認為,實踐具有一種以外在結果為目的的生產活動的外在利益和以一種道德實現活動為目的內在利益兩個方面,更強調了實踐的內在利益對實踐的作用,即德性對實踐的作用。麥氏在批判自由主義正義論時,指責其忽視了諸種歷史傳統中的正義觀念的“實踐合理性”,從而力圖使正義理論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之上,但麥氏的“實踐”同強調的不是生產實踐,而是一種德性實踐,一種追尋傳統美德的道德實踐[7](p.22)。

馬克思和麥金太爾都不同程度地批判了市民社會異化現象,認為市民社會中心概念就是功利、契約和權利,而市民社會的道德、政治哲學就在這些概念及其運用上爭辯不休。那么實踐如何克服市民社會那種異化的社會關系呢?1994年,麥金太爾發表了《〈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一條沒有采取的道路》一文,認為馬克思在該提綱中提出的實踐和社會關系的思想,是克服市民社會的有力武器[8](p.318)。麥金太爾始終是從那種亞里士多德內在善的立場上認識馬克思的革命實踐,但是,亞里士多德的正義獲得實際上依賴于其城邦共同體社會關系結構,而不是實踐創立出城邦的社會關系。馬克思則是從生產實踐出發來創立出社會關系的,并且對實踐及其異化的分析使馬克思深入到異化的階級根源上去,找到克服異化勞動的實踐方式的主體是無產階級,指出了最終實現社會正義的根本途徑只能通過無產階級的革命實踐來實現。

由上,麥金太爾與馬克思的正義與實踐關系理論即有相通之處也存在差異。馬克思認為,正義問題要從物質生產實踐的現實運動中去理解,通過對現存制度的改革來解決正義問題,而麥金太爾的實踐更多強調德性、內在利益等精神意義,忽視實踐的生產性和革命性價值。遺憾的是,麥金太爾本想回到馬克思的實踐立場,為他的德性正義的培育找到一個可以使之實現理想的實踐活動,但卻錯失了馬克思的社會革命學說,從而錯失了使這種實踐得以展開和維持的動力根源。

3正義實現的途徑與方式:社會革命與地方性共同體培育

馬克思從現實的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去尋找根據,同時也去尋求正義實現的途徑。正如前面已介紹,馬克思正義的邏輯起點是生產實踐,馬克思把實踐理解為一種“感性”、“對象化的活動”,而人們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不斷地在改變自然的同時也創立社會關系,實踐是人類社會運動的源泉和動力。馬克思從生產實踐活動尤其是從勞動生產方式認識正義問題,深入到市民社會中,發現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矛盾,揭示了人與人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異化和剝削,并通過對社會生產方式要適應生產力的歷史發展規律的研究,認為正義問題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不合理,因此,要實現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根本解決正義問題就必須通過社會革命的方式推翻現存的資本主義制度才能得以實現。而承載這一歷史使命的實踐主體則是無產階級,即通過無產階級社會革命方式,推翻資本主義私有制,使社會正義問題得到徹底解決。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訴諸正義或道德判斷是毫無意義的,而且肯定會誤入歧途,所以,“他力圖從第一國際的文件中刪去為工人階級訴諸正義的話”[9](p.281)。這是馬克思在審視正義問題上不同于麥金太爾的地方,即認為道德或正義范疇是社會生產方式的產物,必須深入到物質生產和經濟運行規律中來探究正義背后的動因,而不是僅僅訴諸道德說教。應當說,馬克思富有激情地投身革命運動,卻沒有花更多的精力致力于未來的道德設計。

麥金太爾也看到了資本主義制度中存在一種根本的不正義,這種不正義源自于資本的原始占有方面的極端不平等和經濟上的不平等,他認為,要實現社會平等只有在社會財富公共所有的形成共同善的共同體中。麥金太爾指出:“馬克思錯誤地認為在正義問題上的這種分歧僅僅是第二位的,它只不過反映了對立階級的經濟利益。正義觀念和對這種正義觀的信奉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會團體生活的基本要素,經濟利益常常部分地受正義觀的規定,而不是相反”[2](p.253)。從中可以看出,麥金太爾對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與正義理論之間的辯證關系是持批評態度,認為馬克思過分重視對資本主義經濟的分析,忽視或最小化道德和正義問題,忽視道德在工人運動中的作用。因為他主張“生產關系(基礎)不僅僅創造道德價值(上層建筑),而且它們自身也有道德維度”[9](p.75)。

為了填補馬克思主義在這個問題上的缺陷,麥金太爾借鑒了亞里士多德主義道德哲學的思想資源,但是,這一借鑒并非完全照搬亞里士多德主義的全部學說,而是建立在一定的反思基礎上。麥金太爾設想了一種新型的社會實踐方式來反抗當代的發達資本主義世界。“現階段最要緊的, 是建構文明、理智與道德生活能夠在其中歷經已經降臨的新的黑暗時代而繼續維持下去的各種地方性的共同體形式。”[10](p.298)地方性的共同體是指家庭、鄰里、教區、農場、漁業隊、學校、診所和實驗室等,以區別于大規模社會(現代的都市和國家)。在其中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參與討論公共事務和培養自身正義美德。他們彼此之間以一種依賴性的美德為實踐的核心原則,以對抗自由主義的個人主義,拯救現代性的道德困境。麥金太爾相信這一新型的社會實踐理論能夠補救無產階級革命理論的缺陷,因為前者更切實地著眼于道德方面的建設,即對內在善和美德的強調。麥金太爾認為對這種新型社會實踐模式的設想是合理的,也是值得展望的。

4正義的旨向: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與亞里士多德式的德性正義

馬克思批判了資本主義非正義的現象,否定的背后意味著肯定,批判的背后隱藏著建構自己的正義觀,也就是說,馬克思的正義旨向在于實現人的自由與解放。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宣布:“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11](p.53)馬克思追求的終極理想是“自由人的聯合體”,這個真正的“自由人的聯合體”只有到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才可能實現,因為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消滅了階級,消除了對抗,徹底地把人從一切異化關系、非正義狀態下解放出來,每個人都能直接創造社會物質財富,參與到對自然界的改造和社會關系的組織管理中,生產者成為社會關系的真正創造者,而社會也成了“自由人的聯合體”, 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才為一切人自由發展的前提條件,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得到和諧地統一。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4](p.571)所以,馬克思追求“自由人的聯合體”的正義,這是促進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的需要,是個體正義與共同體正義的統一。

麥金太爾針對現代西方社會面臨的道德困境、正義理論的分歧爭論無法消解,就是因為拒絕了亞里士多德的德性傳統而陷入自由主義的結果。自由主義的規則正義成為主導社會的中心,德性正義已成邊緣化,所以,我們生活在一個德性時代之后的、一個充滿無法解決的爭論和無法擺脫的困境的時期。而道德危機的根源在于人們從外在規則去要求人的行為,而沒有從人的內在品質,內在利益出發。因此,重新賦予人們的靈魂以安頓的,使人的精神得以提升的,只有追尋德性正義,還諸實踐,聯結共同善的社團,向歷史上證明最好的亞里士多德那種內有的德性正義吸取營養,擺脫道德危機,這就是麥金太爾正義理論的旨向。以哈貝馬斯的語言來說,認為麥金太爾“回歸亞里士多德”患的是一種保守主義的思鄉病,是某種懷舊的前現代思想家,這是對麥金太爾正義思想的一種誤解,麥金太爾一直對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制度,以及自由主義的個人至上主義持反感態度,認為是現代生活中的個人至上主義以及社會機構和市場社會形成導致處于德性之后的黑暗時代,這是基于一種對非個人主義的思考方式和生活實踐的反思。

其實,馬克思的正義所旨為了人的自由和全面的發展和麥金太爾所旨向的亞里士多德的德性正義有契合和相通的地方。“在亞里士多德和馬克思那里都帶有一種強烈的目的論人觀,以及與此相應的倫理學和政治學觀點,作為該目的表達和實現在起作用。”[12](p.151)古典的城邦社會為馬克思提供了一種對自由、和諧的人類社會的洞見。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的勞動方式異化人性,倡導人類應該進行自主勞動以實現個性的自由和解放,這與亞里士多德主義道德哲學旨趣相同。兩者都強調人的價值在于追求內在善,亞里士多德正義的目的最終是為了城邦實現最高的善,而馬克思則是為了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馬克思在對社會發展的最終形態的描述上,并不否認這可能是是一個有德性的社會、一個至善的社會。因而,亞里士多德式的德性正義思想,也許就是我們建構社會主義正義觀需要借鑒的地方。

三、啟示

我國正處于一個由傳統道德向現代道德的嬗變期,是一個正在積極發展和建設市場經濟和民主法治制度的國家。正義觀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一個重要理念,我們在建構社會主義正義觀時,應理解、深化馬克思的正義思想,分析、批判西方正義理論,吸收其合理因素。通過對馬克思和麥金太爾兩位思想家正義觀之比較,可為我們正確認識和建構社會主義正義觀提供多元的視角和啟發意義。

1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正義觀為指導,培育公平正義的文化土壤

任何社會的正義理論都不能脫離主流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靈魂,馬克思主義正義觀則以唯物史觀為基礎,以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為旨向,指明了實現社會正義的途徑和方式,具有科學性和實踐性,這對于我們社會正義觀的建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我們社會正義觀建構要以馬克思主義正義觀為指導,并在這一觀念指導下養成社會成員的正義感,以此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更新發展和社會整合能力的逐步提升。當前,我們處在“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個人獨立性”的歷史階段,從這個實際出發,既盡力而為,大力促進社會正義,又量力而行,根據實際可能切實維護社會正義。當然,正義觀要得到人們的普遍理解、接受和認同,需要培植其相應的文化土壤,形成自覺、普遍的法權人格。簡要地說來,就是社會成員應具有強烈的法律意識,并能夠自覺去運用這種意識來約束自己的全部行為,讓法律普遍地成為人們自覺地制約自己行為的內在權威。只有當一個社會的絕大多數人都形成自覺的法權人格,即不但熟悉法律規范,而且處處按法律規范行動時,人們之間的信任度才會大幅度地提高,交易成本才會大幅度地下降,市場經濟才能沿著健康的軌道向前發展。同樣,也只有在這樣的思想文化的基礎上,公平正義的觀念才可能真正得到普遍的認同。

2既要加快社會制度正義建設,也要重視個人德性正義培育

社會正義的首要前提就是制度是否正義,沒有正義的制度不可能實現社會正義的目標。制度正義的實現要依據一定的法律和程序來進行,建立健全各項法律法規,依法治國;要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制度,通過制度手段對社會的弱勢群體進行幫助,讓國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讓每個人都有出彩的機會。社會制度本身的正義和作為社會公共權力的管理者的正義品德起著規范性、示范性、關鍵性作用分不開。健全合理的正義制度和規范當然是起碼的、基礎性的,但如果沒有個人德性正義的實踐語境也是不可行的。正如麥金太爾所言,對于一個缺少德性正義的人來說,規則正義的規范作用等于零,關鍵還要有人的內在品格的培育。正義制度的設計和落實都需要具有正義感的個人推進和實現,要求每個人要樹立正義感,積極遵守正義制度的安排,推進正義制度的產生。合理的制度設計能夠使正義的人構建正義的國家,卻無法避免不正義的人做出損害國家的事。因此,在制度正義設計之外,還應重視個人美德的培育。所以,社會正義的實現,一方面要重視制度正義,因為制度是社會正義的根本保證和前提,制度正義以制度倡導正義就會產生權威性規范性的社會效應,形成社會正義的激勵機制,影響個體德性正義,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個人德性正義的培育,因為個人德性正義是社會制度正義的現實動力和源泉。通過對個人德性正義的培育,將外在的正義規則內化為每個人自愿性的正義行為動機,把個人的行為之善與道德品性的培育相協調起來,促進社會正義。

3堅持個人正義與共同體正義的和諧統一

自由主義把個人及其權利看做先于共同體而存在,作為一切社會價值的來源與標準,只能導致愈演愈烈的個人間的對立;社群主義正義觀因為強調共同體的首要性,對國家的推崇則未能看到現代國家具有虛假的普遍性。在馬克思看來,現代社會中無論是自由主義,還是社群主義均無法調和這一矛盾。馬克思則把個人正義與共同體正義辯證結合起來,馬克思認為,“真實的共同體”實質上是個人自由和全面發展的正義。個人與共同體之間是目的與手段的關系,不能將二者的地位顛倒。個人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全面發展、成為具有豐富個性的人,共同體發展的最終目標則是充分保障個人這一目標的實現。個人與共同體正義的和諧統一關系,也蘊含著一種責任意識。每個社會主體都不應該損害以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為前提來實現個人利益,個人只有在為社會、為人民、為集體利益而奮斗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實現和保障自己個人的利益。同時,集體和國家要盡最大努力去關心每個人的利益和幸福,保證每個人正當的合法的自由權利盡可能得到公平公正的體現。在當代中國,既要堅持共同體正義,也要保障和發展個人正義,才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

4既要植根于歷史傳統,也要放眼未來

麥金太爾認為,傳統不是過去,而是繼續了一種還沒有完成的敘事,面對一種未來。無論是馬克思,還是麥金太爾都認為,正義要依據于歷史傳統,所以,我們的正義觀建構首先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歷史傳統。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和兩千多年儒家思想主導的中華文化傳統承襲是我們的思想根基。我們無法真正擺脫自身的文明胎記和歷史傳統而無拘進入現代化世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提煉、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將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念作為資源和載體,并賦予新的詮釋和活力。同時,馬克思的正義旨向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發展,體現了人的價值尊嚴以及自我實現的憧憬,體現了未來人類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我們也要放眼未來,在人與自然、人與人自身、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中追求人類發展與人性完善的理想。

總之,我們在建構社會主義的正義觀時,既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的正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又要批判地借鑒西方學者的正義理論,才能創造出適合本國國情,體現人性完善和人類發展需要的正義觀,真正表達我們的正義追求。

[參考文獻]

[1]高國希:麥金太爾:亞里士多德式的馬克思主義?[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1,(1).

[2]Alasdair MacIntyre,After Virtue,3rd Edition,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2007.

[3]Alasdair MacIntyre,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why Human Beings Need the virtues.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美]A·麥金太爾: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M].萬俊人,等譯.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

[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袁久紅:正義與歷史實踐[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8]Alasdair MacIntyre,Theses on Feuerbach: A Road Not Taken,in The MacIntyre Reader,edited by Kelvin Knight.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98.

[9][美]A麥金太爾:倫理學簡史[M].龔群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10][美]A麥金太爾:追尋美德[M].宋繼杰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1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麥卡錫:馬克思與古人[M].王文揚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社,2011.

(作者系同濟大學博士研究生,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講師)[責任編輯張桂蘭]

猜你喜歡
啟示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NHL聯盟制度安排對我國職業體育改革的啟示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57:28
西方管理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有效實施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36:03
論美國警察院校政府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及啟示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3:28:23
武陵山片區高校經管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的建設與啟示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3:01: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伊人|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国内a级毛片|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日日拍夜夜操| 99激情网|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九色国产在线| 亚洲另类色|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蜜桃视频一区| 综合色在线| 2019国产在线| 天天色综合4|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久久五月视频|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欧美日韩资源| 免费在线观看av| 色AV色 综合网站| 少妇精品在线|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区在线|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国产99精品久久|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亚洲一区免费看|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不卡在线看|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日韩激情成人| 亚洲成年人片| 日韩天堂视频|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亚洲精品动漫|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久久美女精品|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五月天天天色|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啪啪| 免费激情网址|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