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斯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206-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提出,堅持全面發展,加強美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也指出,美育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2013年10月,山東省教育廳又專門下發《關于在中等職業學校開設公共藝術課程的通知》(魯教職字〔2013〕32號),明確要求各學校重點圍繞提升學生藝術素養、藝術欣賞能力、審美素質和文化品位,因地制宜、形式多樣地開展公共藝術教育;校團組織、學生社團等也應積極發揮作用,圍繞公共藝術教學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真正得到藝術的熏陶和綜合素養的提升。因此,在藝術教育中占重要比例的美術教育在職業學校教育中也顯得尤為重要。
但就目前情況來講,職業教育中的美術教育和學生的美術素養狀況相對于其它學段存在的問題更加突出。加強對中職學校美術教育的探索和研究,提高中職學生的藝術素養,已是亟待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職業學校美術教育及學生素養現狀
(一)重視程度不夠,教育投入不足
就中國目前的現狀來看,中小學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是教育中的主流,無論是上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教師、家長及學生都對這些主流教育非常重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而中等職業教育一直是被眾人冷落的對象,因此對中職學校教育投入明顯不足,學校教育經費非常緊張。同時,在中職學校中,美術學科又是被歧視的對象,因此對于美術教育的投入更微乎其微。
(二)評價方式滯后
評價方式決定學科的發展方向,要真正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課堂上體現新的教學理念,評價改革是重要的配套措施。評價是制約課堂改革真正落實的一個瓶頸因素,當評價內容、評價形式不發生變化,一切仍以升學率為中心的時候,課堂教學改革就只能在教室外徘徊,難以進行實質性的變革。
(三)中職學生自身特點
中職學生在初中、小學大部分是待進步生,他們在初中、小學階段有更多的精力去追尋社會潮流,尋求美的教育,然而,他們大多接受的卻是一些低俗的文化或盲目的“追星”,是一些畸形的審美觀點。他們的審美意識不強,甚至對美與不美沒有正確的概念,只憑個人喜好進行判斷;藝術基礎知識和常識知之甚少,不具備基本的藝術修養;藝術興趣不高,只接觸少量通俗的藝術門類,對其他藝術形式不聞不問;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差,思維方式比較守舊。此外,有意考藝術類院校的學生在學校無法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只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昂貴的經濟成本再找老師個別輔導或上輔導班。而這類輔導班也是以考入藝術院校的美術和美術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最終目標的,是一種以高考為目標的速成班,只強調學生對美術技巧與技法的掌握,為藝術院校的招生考試作應試輔導,而對學生的美術素養更是涉及不到。
長期以來,中職美術教育不能滿足學生的藝術需求,形同虛設,對教育資源和資金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有需求的學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財力請家教或上輔導班去學習學校內部正常開設的學科,更是對學生精力、智力和家庭財力的浪費。如何順應時代的發展,改變中職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美術工作者認真思考。
二、加強中職美育的有效途徑
(一)提高重視程度
學校領導要重視。《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制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的意見》(教職成廳[2012]5號)規定,美術為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是必修課,學生應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要求。學校不能把美術課程作為可有可無的學科,領導本身要重視美術學科,首先要配備專業的美術教師,完善美術教學設備,配備美術畫室、多媒體教室等。其次,學校領導從對美術教師的評價、美術課程課時量的設置等方面都要端正態度,正確的認識美術學科,使美術老師的特長在學校有用武之地,使他們不再因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而自卑。
(二)加大教育投入
加大美術學科教育投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于繪畫和手工等課,傳統的課堂環境根本無法滿足學生上課的需要,加大對美術學科的投入是實現美術教育良好發展的前提。
(三)調整評價方式
科學的評價方式可以促進學科的發展,對于教學的方式具有導向作用,可以在教學中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美術教育不同于其它的學科教學,對于它的教育結果不應進行簡單的量化評定,對于美術教學的評價既要重視知識和技能,更加重視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情緒等,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繪畫技能,還要關注學生的思維、情緒、態度等綜合素養的提升。因此,對于美術學科盡量避免簡單的量化評價。
(四)改變教學方式
中職學校的性質、所針對的培養對象以及培養的目的的不同,決定了職業學校的美術教學應該與普通中等學校有所不同。美術課程同其它學科的區別,決定了美術課程不應該和其他學科采用同樣的教學模式。職業學校的美術課程更要根據職業學生的特點,結合本校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自身認知規律,將美術課程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學到相關美術知識和技能之后,形成美術方面的感知、想象、思維、表達、設計、審美、評鑒和參與人際交流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培養情感,意志,態度等個性品質。中職學校的美術教育必須與職業學校的實際情況、與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相互結合進行精心的設計,使學生樹立良好正確的審美觀。
(五)加強課程整合
職業學校的大部分課程和美術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例如機械制造、汽車維修、機電等課程,勢必會用到美術方面的知識,動畫設計、廣告設計、裝潢設計、服裝設計與工藝、機械制圖等,沒有扎實的美術功底是無法實現的。另外,美術學科是以形象思維為基礎的學科,繪畫、雕塑、建筑、工藝美術等又都離不開幾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在具體的教育實踐過程中,提倡美術學科和其它學科進行整合,使學生個體的智能天賦得到自由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