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艷
【摘要】就像習總在講話中所說:“鞋子合不合腳,穿了才知道。”我們的方法管不管用,用了才知道。我們每一位班主任面對的學生情況不同,管理方法自然不同,但我們的宗旨肯定相同:培養出合格的新型技術型人才。我想,通過我們所有職業學校教師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成為合格的社會人才。
【關鍵詞】愛心 鼓勵 耐心 評定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192-01
作為一名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班主任,我面對著這樣一群學生:學習成績不好;自律性差;任性、散漫;做事懶惰、不吃苦;自暴自棄;社會不良習氣感染嚴重;不健全、貧困家庭較多……
幾乎每一名學生都占據了以上我所見到的大部分情況,他們就是很多人眼里的差生!
那么,這樣的學生,他們的出路在哪里?放任自流、自生自滅?我想,所有人都會給出否定的回答:“不行!”特別是對于我們職業技術學校的老師來說,絕對不行!由于大環境的客觀原因,使得很多問題孩子來到職業技術學校念書,既然來了,既然是學校,我們就不能讓他們放任自流。
他們還都是孩子,還是屬于成長中的孩子,很多的過錯不能全歸罪于他們身上。他們也是堂堂正正的人,他們將來還要進入社會成為社會中的一員。如果不在學校多加以教育,他們的將來會如何?之于社會又如何?
我認為,我們應該從他們身上看到希望。他們較其他成績好的學生更早面對職業教育,他們的動手能力得以長時間的鍛煉,這是他們的優勢,等他們參加工作后,他們就是動手實踐的好手,是從實踐中走出來的工程師,對我們社會的發展、進步會有相當大的貢獻!
所以我想,對他們的教育,對于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值得深思、責任重大、意義深遠。
我作為職業教育學校的班主任,我有著這樣的經歷、經驗,正是這些經驗,讓我相信,他們可以更好!
一、充滿愛心的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我任教的這些學生,基本上從小在批評和否定聲中長大,從做事不符合家長、學校要求的那天起,他們就沒有被表揚過、沒有被信任過,更沒有所謂的成功過。于是,我抱著尊敬他們、抬高他們、讓他們感覺自己有地位的心理去走近他們。每一次和學生談話,我都會說:“誰說你不行,別人比你強在哪里,你的智商比別人低么,你完全有理由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在我的尊重和鼓勵下,孩子們放棄了自卑的心理,也會誠懇的跟我說一些他們的內心想法。之后,我也充滿關愛的對他們噓寒問暖,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使他們得到了來自師長的誠懇關愛,使他們忘掉了曾經鄙夷、冷漠的目光,讓他們覺得自己也是值得關愛、值得注意的人。就這樣,我走進了他們的內心世界,和他們的距離近了,對他們的教育基礎也就打下了。
二、與學生暢談理想、介紹現實
每一個孩子的心中都有理想,社會的大環境讓他們也了解很多成功人士,有的令他們羨慕,有的他們也想超越,只不過他們在之前的努力上做的不夠,沒有堅持,沒有把握住自己,于是才覺得自己離夢想越來越遠。我告訴他們:“還來得及,因為你們還是個孩子,你們還是個學生,時間夠用!”其實他們也知道,成功不是空想,可他們不知道如何去做、不能堅持。于是我就多給他們講一些社會現實:“有理想當然好,但要務實,你們走出校門面對的不一定是‘光鮮的工作,但每一份‘光鮮的工作都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努力的結果,而你們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先做好這一點一滴的積累。認真學習文化、認真動手操作、認真培養良好品德。沒有眼前的成功,何談將來的成就?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而不是充滿幻想、侃侃而談、紙上談兵的水貨。你吃飯了,你就有力氣;你學會技術了,你就會工作。這就是現實。”
三、總結學生存在的問題,對號入座、反思進取
孩子們不可恨,雖然他們曾經或正在經歷著某些過錯。
針對我班學生的情況,我總結出學生存在的問題有:學習基礎差進而不愛學習;學習惰性強、不堅持;無組織、無紀律,太過自我;易沖動、做事不多加考慮無顧忌;社會不良習氣感染太重,如抽煙、喝酒、早戀等;攀比、過度消費;小團體情況嚴重、成邦結派、匪氣嚴重……
面對這些問題,我找了班級的每一位學生談話,共同分析他們到底都有哪些不良習慣、不良習氣,在我的引導下讓他們自己總結出不足之處,之后師生二人共同探討成因、分析好壞,得出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因為學生的過錯而貶低、瞧不起學生,要讓他們感受到我是在誠懇地把他們帶上光明的人生之路,讓他們放下戒心,真誠的與我交流。這樣,我對他們的引導就輕松了許多。
四、耐心跟蹤、時刻輔導
耐心是對我們班主任的要求與考驗,并不是我們做到了各種指點方法就完事大吉。培養人才是長期艱苦的工程,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必須做到耐心的跟蹤每一個學生的行為。他們之前已經習慣了不良行為,一下子改過來是不現實的,在他們有偏差的時候及時指點、及時教育,這樣不僅體現我對他們的真重視,更能幫助他們少走彎路、甚至避免半途而廢。
五、長期鼓勵、不定期評定
孩子畢竟是孩子,學生畢竟是學生,甚至包括我們成年人,也需要鼓勵、激發。對于做出的積極轉變,我在工作中及時發現,并及時讓他們自知,肯定了他們的成就,樹立了他們的信心。我讓他們知道“我行”!只要有機會,我就給他們以評定,是否進步、是否改觀等等。這樣,學生就會更積極的努力,微笑的面對生活。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工作中的淺薄總結,但就像習總在講話中所說:“鞋子合不合腳,穿了才知道。”我們的方法管不管用,用了才知道。我們每一位班主任面對的學生情況不同,管理方法自然不同,但我們的宗旨肯定相同:培養出合格的新型技術型人才。我想,通過我們所有職業學校教師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成為合格的社會人才。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足,敬請指點。
參考文獻:
[1]潘懋元,陳厚豐.高等教育分類的方法論問題[J].高等教育研究,2006,(3):18—21
[2]林冬桂,班級教育管理通論,廣東教育出版社,2008-6
[3]向才毅,譚紹華,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8
[4]譚家德,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1
[5]劉巍,潘強,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