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原 熊健
摘 要 本文主要從單手殘疾人廚房用具出發,結合產品設計中的情感需求進行了研究。分別從情感要素中的“本能層次”、“行為層次”、“反思層次”,對產品的形態、色彩及材質進行綜合分析。通過筆者的設計作品,探尋單手殘疾人對廚房用品的情感需求。
關鍵詞 單手殘疾人 廚房用具 情感需求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我國針對單手殘疾人的廚房用具大部分都是國外進口,國內很少有專門的企業針對殘疾人廚房用具進行系統的研究設計。在一個殘疾人口有8300萬的國家,廚房用具的缺失是一個非同小可的問題。此次研究主要針對的是心智健康的單手肢體殘障者,針對他們設計一款適合他們的廚房用具。
1單手殘疾人廚房用具設計中情感層次分析
1.1本能層次
本能層次與產品的最初效果有關。在針對單手殘疾人廚房用具設計的過程中,主要應該考慮到產品的形態、色彩與質感,這均來源于產品的物理屬性。
形態的傳達。形態是傳達信息的第一要素,也是產品設計的核心內容。形態的傳達直接產生于構成形態的基本要素,即點、線、面給人帶來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應。一切錯落有致、有規律的點分布,一切有韻律、有節奏的線形排列,以及各種幾何面,曲面的設計,都會使使用者在心理上產生共鳴,從而能產生美感情緒。
色彩的傳達。人對色彩的情緒體驗比起微妙的形態要素的情緒體驗要顯著的多。當代美國視覺藝術心理學家布魯姆(Carolyn Bloomer)說:“色彩喚起各種情緒,表達感情,甚至影響我們正常的生理感受。”阿恩海姆則認為“色彩能夠表現情感,這是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由此可見,色彩在產品設計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物理屬性的直觀感給人帶來相應的心理變化。主要的色相帶給人不同的情感體驗。
質感的傳達。這一層次是人與產品的實質性接觸,在這一重要的過程中人的觸覺感官會對產品的材質做出不同的反應,因此質感的傳達很關鍵。
1.2行為層次
行為層次與使用者對產品的感受有關,其包括很多方面:功能、性能和可用性等。對于一個產品而言,功能性是首當其沖的。其次是產品性能的好壞,決定著一個產品是否經久耐用。可用性描述產品的使用者理解它如何工作和如何使它完成工作的容易程度。當人們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感到迷惑或者沮喪時,會導致消極的情感。不過,如果產品確實滿足了需要,如果在使用時充滿了樂趣而且很容易實現目標,就會導致熱烈的積極的情感。對于單手殘疾人的廚房用具設計,更應該考慮到這一點,畢竟一只手較之雙手而言,操作起來會不方便。行為層次上的設計合理,能滿足殘疾人現實生活中的需要。
1.3反思層次
反思層次是意識、情感和認知的最高水平,其設計注重的是信息、文化以及產品本身給使用者帶來的意義,能使使用者與產品本身產生共鳴。在針對單手殘疾人廚房用具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到設計的產品能給其帶來積極感、滿足感以及安全感,使他們在做飯的同時,能肯定自身的價值,從中獲得一種社會歸屬感。
2設計實踐
經過一系列的研究分析,筆者也將習得的知識通過具體設計來檢驗其可行性。
本設計是針對單手殘疾人設計的一套廚房用具,其中分為四件獨立的產品,分別為碗、盤子、鍋具以及砧板。在設計中考慮到情感因素,因此在形態上以圓弧型和流線型為主;在色彩的運用中,以白色為主,搭配著綠色;在材質上大部分選用美耐皿(Melamine),因為鍋具的受熱原因,故采用陶瓷材質。接下來,筆者將對四件產品進行分別介紹。
碗:碗口部分設計為一邊凹的形狀,這樣方便單手殘障者在吃飯時能借助弧度,很好的拾取到食物。碗的底部設有增重裝置,確保其穩定性。
盤子:5暗那閾苯嵌齲ナ植姓險咴諛萌∨套郵保剎槐氐P吶討械牟兄鞒觥E套右徊嗌杓莆夾位《齲獎愕ナ植姓險呤叭∈澄錚繞涫竅袂嘍掛煥嘁墜齠氖澄鎩?
炒鍋:在設計中,考慮到單手殘疾人因為只有一只手的原因,每天超負荷的受力,會給手帶來一定程度上的,為了減輕鍋的重量,在手柄部分采用人機工程學中42暗納杓疲⑶乙月斂奈鰨獠閫坑刑沾善帷9碚迨喬閾鋇模把鼐哂謝《齲誄床說墓討鋅梢圓槐氐P氖澄鍶鞒齬猓斐汕謇淼穆櫸場⑹澄锏睦朔訓任侍狻M保砹講啻幸骺冢獎闋笥沂植姓險叩氖褂謾?
砧板:將砧板設計為雙面的,這樣一來,生熟分開,干凈衛生。而且砧板也是帶有斜度的設計,方便匯集殘汁,利于打掃。砧板上的圓形凹面,適合切取球形食物,例如蘋果、西紅柿等;豎形的隔斷,適合切取條形的食物,例如胡蘿卜、黃瓜等。
3結論
本文從單手殘疾人角度出發,結合情感化產品設計原理,探究單手殘疾人廚房用具設計。通過研究和調查,發現市面上針對單手殘疾人設計的廚房用具市場占有率少,國內市場上絕大多數都是進口產品,本土產品幾乎沒有。在一個殘疾人口有8300萬的國家,廚房用具的缺失是一個非同小可的問題。通過本論文研究,筆者結合研究成果以及情感化設計理念,設計了一款針對單手殘疾人的廚房用具,希望能解決他們做飯時的困難,使其不依賴他人,獨立的生活,從而幫助他們更好的融入社會,排除其潛在的自卑感與孤獨感。此外,筆者更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引發社會對殘疾人群體更多的關注,使全社會都了解、關心和支持殘疾人事業的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滕守堯,朱疆源,譯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2.
[2] 唐納德·諾曼 . 情感化設計[M].付秋芳,程進三,譯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