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旺
摘 要 后備人才的培養是競技體育發展的戰略問題,要提高我國排球運動競技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建立卓有成效的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并使其健康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排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對策主要有:建立科學的選材與選拔系統;加大經費投入,拓寬資金渠道;提高教練員執教水平;創造排球后備人才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關鍵詞 排球 后備人才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體制轉型,現有人才培養體系與模式也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我國排球后備人才培養總體狀況不容樂觀,整體呈現人才數量少、普及度低、地區差異性大、教練員執教水平不高、青少年運動員文化基礎薄弱、出路難等現象。同時,也存在青少年訓練指導思想不統一,比賽場次少,資金投入不夠,經費來源單一,后勤保障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這都影響著我國排球運動的發展和提高。
1排球后備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定義
1.1 青少年運動員的培養首先要遵循客觀規律,即青少年的成長規律、教育規律、訓練規律和市場規律
首先,人在青少年成長階段,身心發展具有階段特點,表現為順序性、階段性、可變性、不平衡性等方面,且具有個體差異。因此,在培養過程中應了解并遵循青少年在這一階段的這些特點,保證他們的健康成長。 其次,要遵循青少年排球運動員訓練規律。要根據訓練任務和青少年不同年齡身體素質發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訓練內容、訓練負荷與強度,避免盲目性和經驗主義。 第三,要遵循青少年的教育教學規律,通過良好的教育和有效的教學,開發提高運動員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控制能力、創造力等各種能力,為青少年運動員今后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還應遵循市場規律。在堅持和完善舉國體制的大背景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探索青少年運動員多元化培養途徑的過程中,排球后備人才的培養不可避免的要與市場發生千絲萬縷的關系。
1.2青少年運動員的培養要合理開發利用各種資源
青少年運動員培養所利用的各種資源,我們可以認為是能夠滿足青少年運動員發展所需的各種要素及條件。這些要素和條件是對青少年運動員實施培養的基礎和根本性保證。因此,要合理利用挖掘現有資源,開發新資源,為青少年運動員發展提高創造良好條件。但這種利用、挖掘和開發在滿足現有需要的同時,是以不損害其他運動員、運動隊、乃至我國排球運動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前提的。
2我國排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對策
2.1建立科學的選材與選拔系統
后備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應該遵循青少年身心發育規律,運用合理、科學的選拔方法,選拔出有潛能和天賦運動員。單純依靠經驗是很難培養出高水平運動員的,運動員科學選材是培養高質量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重要前提和先決條件。排球后備人才培養單位進一步加強與科研機構的聯系,充分利用科技進步,增加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的科技含量,根據排球運動員的成長規律和優秀運動員的有關數據,建立適合我國青少年排球運動員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選材模型。并形成青少年運動員選材、選拔跟蹤機制,監控成長過程和競技能力形成過程,構建科學的、動態的、長效的排球運動員選材、選拔機制,不斷完善我國排球后備人才可持續發展的科技進步支撐系統,提高后備人才的成材率。
2.2加大經費投入,拓寬資金渠道
根據邊際效益遞減規律,在經費短缺狀態下,增加經費投入是提高各后備人才基地建設的主要途徑,而在經費供給不短缺的情況下,提高教練員的素質,強化各項管理措施,提高現有經費的使用效率是提高人才培養單位工作水平的主要途徑。 因此,青少年培訓基地在經費的投入上,要以后備人才的培養目標為核心,堅持經費投入和配置的合理性。加強對經費執行的管理和監督,提高經費的整體使用效益,確保專款專用。同時,根據具體情況,在以經費投入為主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實物資助作為補充形式。
2.3提高教練員執教水平
我國目前基層教練員主要來源于退役后的運動員,很多教練員都沒有受過系統的學歷教育。現在部分教練員采取的還是師傅帶徒弟的經驗式訓練的低水平循環模式。排球訓練的科學化進程緩慢,高水平運動員比較少,核心癥結之一就是教練員缺乏系統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指導。首先要加強教練員的崗位培訓工作。在目前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排球高級教練員崗位培訓班的基礎上,開展專門針對排球基層教練員的培訓班,或將后備梯隊教練員納入該培訓班中,發揮高級教練員崗位培訓班的資源優勢。其次,利用各種集訓,比賽的機會,定期開展青少年訓練的學習討論。通過各種學習,理清全國青少年排球后備人才訓練的指導思想、理念、方法。第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排球運動管理中心應有計劃地重點選派優秀基層中青年教練員參加國際培訓班或赴排球發達國家學習。
3結語
后備人才的培養是競技體育發展的戰略問題,要提高我國排球運動競技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建立卓有成效的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并使其穩步發展無疑是一個關鍵問題。排球運動后備人才的培養直接影響著未來我國排球運動的競技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必須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切實提高我國排球后備人才的培養水平與質量,夯實基礎,促進我國排球運動國際競爭力的提升,為實現我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邁進提供人力資源保證。
參考文獻
[1] 周明華.排球后備人才選拔與訓練體制的比較研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0,19(5):73-74.
[2] 丁永璽,張迎迎.我國排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魯東大學學報,2008,24(4):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