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銳
摘 要 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代,對于計算機與技術的需求量已變得越來越大,人們對于其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而它無疑也是高科技的文化產業鏈條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做出了許多突出貢獻。在當下,國家之間的競爭也逐漸遞增,而計算機技術無疑是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每個國家對于它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計算機也是各國展示國力的重要途徑。而基于這種我國發展現狀,展開對計算機發展的趨勢的探討與解析有利于我們對歷史的深度追溯與對現狀的剖析,與對未來的展望,推動計算機技術更快更好的向前發展,服務于人類,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關鍵詞 計算機技術 現狀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從世上第一臺計算機問世,人類就已經展開了一次為期不短的計算機革命,而這次革命對于計算機技術也產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F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知識經濟發展,計算機發展勢頭越發迅猛,并且發展速度也隨之提高。而有關計算機技術的相關領域也從傳統單一模式發展成為現如今的多元化發展模式。而針對于計算機的應用領域也逐漸拓寬,不論軍事、政治、工業、教育還是醫療等等都有所涉及,人們的生活也越發的離不開它了。
1追溯歷史
一九四六年世界第一臺人造計算機在美國誕生,人們將其取名為埃尼阿克。它由一點八萬電子管構成,體積相當龐大,重約三十噸,有兩三個房間那么大,而且只能進行一些簡單運算,使用成本相當高。伴隨著成本減少,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到八十年代,相關企事業單位與政府才將計算機技術拓寬到其他領域應用上面,伴隨科學的日新月異發展變遷,因特爾處理器的問世才使得計算機逐步向智能化發展。世界上第一臺個人計算機是一九八二年問世的,它的問世標志著計算機成本已經最快速度降到最低,而計算機也由過去只有政府與大型企業才可以使用變成現如今的計算機普及化了,正可謂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而隨著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到來,計算機的發展逐漸呈兩極化發展趨勢:一面向平民普及,逐漸走入各中小型企業以及個人家庭;另一面向更高端發展,對它在軍事醫療等的建設開拓新思路。現如今,不論是政府、企事業還是個人家庭,計算機都可謂是無處不在,很容易看出,計算機發展前景良好,而且人們在將來會越來越需要它,從它的誕生到現如今,它已經有了質的飛躍,計算機的每次變革都標志著它會向更快更好的方向發展。它到今天已經有六十幾年發展史了,可以說它的發展是深入骨髓的,凡是與人相關的領域它都有所展現,而且由一元化向多元化逐漸變更,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造福了整個人類社會。
2計算機技術特點與發展趨勢探究
2.1普及化和深度發展化
生產力的第一要素無疑是科學技術,而且現如今科學已變得越來越重要的時代,計算機毫無疑問的位居生產力榜首地位,對于國家的繁榮富強與社會的進步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伴隨現代社會計算機的普及化,人們開始越來越多用計算機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問題,計算機已經無形的深入到與人類相關的每一處、每一點中,各行各業都開始離不開它。而且伴隨計算機技術自身逐漸發展,對于社會的重要意義必然日臻明顯。
2.2專業性與綜合性
計算機普及化發展的同時,它的專業性與綜合性也變得越發突出,比如智能家用電器的誕生,電腦控制各種家電正常運行,它已不再是單獨運行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網絡控制全局,盡可能的造福人類生活。伴隨人們需要,計算機的專業性又要加到它的綜合功能里面,也就是說它不僅要高科技智能化,還要向功能多樣化發展。
2. 3飛速成長與強化滲透
伴隨人們對計算機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目標與定位變得更明朗,它也在飛速成長中,并且強化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3]。它的飛速成長表現在從電子管問世到世上第一臺計算機誕生中間跨度一共四十二年,而伴隨時代進步,半導體的晶體研發成功到半導體的計算機問世用了十年不到時間,另外,從微電子領域跨越為集成電路,也就用了一年多時間,第四代的計算機研發成功,帶給人類歷史性的突破,它的突破與發展與人類生活生產的需要密不可分,所以與其說它是強化滲透不如說是人們需要它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3結語
根據以上對計算機發展歷史的回溯與其特點和發展趨勢的研究,我們可以將其發展趨勢歸納為大致三點:第一是向更高的方向發展,即性能與速度方面的提高,第二是向更廣的方向發展,即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各行各業,高科技滲入到家庭瑣事之中,第三是向更深的方向發展,推進智能化產業進程?,F代社會,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的出現是為人們可以更好的生活。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提升了工作效率,優化了人類生活的方式,也為人類生活提供了娛樂與便利,更加速了時代與社會的進步,為國富民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郭強.基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趨勢的探討[J].中國新通信,2013,21:31-32.
[2] 李民政,宋志國,曾莉. 以庫恩理論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跨越式發展[J]. 學術論壇,2006,04:33-35.
[3] 魏海濤,魯漢榕,楊瑞娟,周焰,肖兵. 科學地構建“計算機圖形學”的教學內容,促進計算學科的全面發展——對“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專業規范(試行)”的思考[J]. 計算機教育,2008,20:107-11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