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芳
“土豪,我們做朋友吧!”現在已成網絡上的一個流行語,而“土豪”更已成為一個極具傳播性的網絡新詞。那么,何為“土豪”?“土豪”為何這么火?
一、詞義溯源
根據《漢語大詞典》的注釋,土豪有如下義項:
1.指地方上有錢有勢的家族或個人。
叔寶者,杜坦之子,既土豪鄉望,內外諸軍事并專之。(《宋書·殷琰傳》)
2.特指鄉村中有錢有勢的惡霸。
然則古之土豪,鄉貴之隆號;今之土豪,里庶之丑稱。(清·郝懿行《晉宋書故·土豪》)
3.指一方的首領。
至如諸州之義甲,各有土豪;諸峒之壯丁,各有隅長。彼其人望,為一州之長雄。(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書》)
4.指新中國成立前紅色政權對大地主階級剝削者的稱呼,和“劣紳”并列。
軍閥、官僚、土豪、劣紳是地主階級的政治代表,是地主中特別兇惡者。(毛澤東《怎樣分析農村階級》)
在歷史變遷中,“土豪”一詞經歷了由褒到貶的變化。在大眾心目中,有錢有勢,雄霸一方,為富不仁,是對“土豪”一詞的經典解讀。在政治運動中,“土豪”浮浮沉沉,或被捧上圣壇,或被打入冷宮,但它與雄厚的經濟實力永遠無法撇開干系。
二、詞義新解及語義特征
這個原本帶有明確歷史意涵和貶義色彩的詞,經過“網絡造詞運動”的重新賦義,瞬間傳遍網絡。錢鍾書先生說過:“字有愈用愈寬者,亦復有愈用愈狹者,不可株守初意也。”作為網絡新詞,“土豪”新的語義特征如下。
其一,帶有感情色彩的名詞性特征,指花錢盲目的人和那些有錢又很喜歡炫耀的人。表達者使用這個詞語時帶有揶揄的含義。如:
(1)“‘土豪又燒錢了!”昨日8:30,萬達集團在紐約佳士得以1.72億元人民幣(2816.5萬美元)購得畢加索作品《兩個小孩》,引起民眾關注。(《廣州日報》2013-11-6)
被稱為“土豪”的這些人往往經濟富有,精神世界卻比較匱乏,“土豪”說簡單點就是很土的富豪,就像以前人們稱呼“暴發戶”一樣的心理。這一稱呼明顯帶有羨慕嫉妒恨的揶揄意味。人們對“土豪”是一種又愛又恨的復雜心態,是“路見不平一聲吼,抱著土豪不放手”這樣的自我嘲弄和相互之間的戲謔。
其二,具有類詞綴化傾向的形容詞性特征,具有形容詞性的泛語義特征,形成了“土豪×”的格式。在這個格式中,“土豪”從原來作為某類人群的稱呼衍變為形容詞性的語義,即“高端的、昂貴的、奢華的、舍得花錢的”。如:
(2)新賽季奪冠熱門球隊邁阿密熱火和芝加哥公牛先后爆冷輸給弱旅,布魯克林籃網看著正偷笑呢,沒想到昨日就輪到這支“土豪球隊”倒了血霉。(《羊城晚報》 2013-11-5)
(3)15萬一張刷新世界紀錄美國職棒驚現“土豪”票(《解放日報》2013-11-1)
由“土豪”衍生出來的“土豪兒女”們,迅速壯大了“土豪”的隊伍,形成了“土豪×”的格式。這個格式有以下特征:
從語法角度看,“土豪×”是一種定中格式,即“土豪+名詞性詞語”的格式,“土豪”作為定語修飾后面的中心語。“土豪”本是名詞性詞語,但在這里具有了形容詞性的特征。
從語義角度來看,這是一種陌生化搭配,語言材料雖然都是舊的,但組合方式卻是從前沒有的,組合起來也產生了新的含義。“土豪”一詞通過與其他詞語的重新組合,產生了新的語義。譬如“土豪票”指的是價格昂貴的球賽票,“土豪水”就是高端礦泉水,“土豪車主”指舍得花錢的買車人等,在具體語境中或中性或含有嘲諷意味。
按照流行詞匯擴散泛化的規律來看,“土豪×”中的“土豪”已經出現了向類詞綴演變的趨勢。這種格式具有很強的能產性和類推性。
三、流行原因
1.語言運用的求新求簡原則及語義泛化規律
語言使用的求新求簡原則。在表意明晰的前提下,為了提高語言的交際效率,表達者會盡可能采用經濟簡潔的語言符號形式。同時,為了達到陌生化的修辭效果,必然會在眾多的詞匯中選擇最新穎的詞語進行表達。人們利用腦海中已有的舊詞從中提取具有與新事物相似特征的詞匯來描述新事物,既減輕了記憶負擔,又達到了一定的語用效果。正是由于“土豪”在詞義演變過程中發生了變化,而且富有新意,所以當我們在表達類似意義的時候就會首選“土豪”,表達更加簡潔生動,也容易吸引人眼球。
語言運用過程中的語義泛化規律。流行語由于其語義在一定社會背景下被賦予了流行性,為了適應越來越廣的使用范圍,語言的對策就是縮小內涵而擴大外延,這就是語義的泛化。“土豪×”格式的形成,使得它的語用范圍越來越廣,外延也就越來越大,也使得“土豪”具有類詞綴化的傾向。由于人們大量套用模仿,使得進入“土豪×”這一框填模式的可變成分即“×”的范圍越來越廣,如土豪裝、土豪電腦、土豪包、土豪套餐等。由于這個格式負載了某種流行語義,擴大組配范圍就是擴散的最佳途徑,利用框架進行替換填充,使得框架語義得到鞏固,整個過程是一個相互作用的框填并存的過程。這種框填模式是加劇“土豪”類詞綴化的動因,也促進了這個熱詞的強勢傳播。
2.由于社會認同與從眾效應等心理動因
語言使用者在創造和使用新詞新語時,總是存在創新與從眾兩種心理。在社會認同過程中,個體的個性被削弱,在這種去個性化的情況下,個體在進行語言選擇和使用過程中就更容易出現從眾行為,因此他們會自覺加入到流行語的傳播行列。這種唯恐落于人后的社會心理,提升了網絡熱詞的人際傳播頻率,也是“土豪”一詞得以流行的重要原因。
3.中國社會多元化群體分層現象的體現
社會在詞匯上的區隔與分裂,是社會分化的直白體現。近年來,流行的網絡新詞往往都與社會分層有關系,譬如“白富美”“高富帥”與“矮窮挫”形成的鮮明對比,“官二代”“富二代”與“窮二代”造成的身份差異,而“土豪”和“屌絲”似乎又是一對相互嘲諷的對象。相較而言,“屌絲”多用于戲謔式自嘲,而“土豪”則主要用于調侃他人。“土豪”這個革命時代的語言,在今天,以反諷式的全新含義崛起,隱喻著中國社會分層已進入一種赤裸裸的狀態,人們對于現狀的不滿,通過戲謔與自嘲的姿態,進行了解構與新的建構。
在這個眾聲喧嘩的社交平臺上,數以億計的網友在無意之中制造流行語,“土豪”作為網絡流行詞匯,在網絡的集體狂歡下,此時正經歷著被人們極力追捧的階段,但恐怕最終也逃脫不了流行語在擴散泛化過程中的由盛而衰的一般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