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娜
[摘 要] 土地開發和管理工作具有復雜性、系統性強等特征,是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保護耕地資源及保障農民利益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仍存在許多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城鄉一體化的建設進程。鑒于此,本文主要對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的土地管理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城鄉一體化;建設;土地管理;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1. 055
[中圖分類號] F30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4)11- 0086- 02
在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土地管理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能否做好土地開發及管理工作,將直接影響到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進程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1]。因此,必須認識到當前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土地管理的現狀,并及時采取有效策略應對,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切實保障農民利益,實現社會的可持續、和諧發展。
1 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土地管理的現狀分析
1.1 過分追求短期利益,不重視長遠利益
土地開發管理是一項投資周期長、金額大的工程,但有些地方急功近利,過分追求當年開荒所帶來的收益,不重視開荒對局部區域的氣候、土壤、土質及水文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也未能考慮到生態環境的適應性,結果出現了東邊退耕還林、退耕還草,西邊毀林開荒、毀果園開發的情況,或者是只重視對田塊的方整,卻缺乏對丘陵、河流等生態景觀的合理規劃,雖獲取了巨大的短期利益,但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1.2 缺乏高素質的土地管理人員
土地開發與管理工作系統性較強,涉及眾多領域,包括農業工程、環境工程、建筑工程、林業工程及農田水利等多項工程,這要求管理人員應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及豐富實踐經驗[2]。然而,在我國的土地管理專業隊伍中,大多數人的素質較低,既沒有完整的知識理論體系建構,也沒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結果在對土地問題進行處理時,出現了服務態度欠佳、管理方法不科學等不良現象。
1.3 開發整理的土地生產能力差
《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占補平衡必須由占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出和占用耕地數量、質量相當的土地”[3]。該規定不僅對補充耕地的數量作了要求,也對耕地的質量作了明確規定。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許多單位只顧補充耕地數量,卻忽視了耕地的質量,結果使得耕地質量不高,土地生產能力差,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未能達到“耕地占補平衡”。
1.4 土地管理投資主體單一
開展土地管理工作,應以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為前提。在當前的土地開發與管理工作中,政府起著導向、主渠道的作用,各種新增建設用地土地的開墾費、有償使用費及農業重點發展基金等均是政府投資。然而,僅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難包攬土地開發需要的資金,容易出現資金不足而影響開發管理工作的情況。
2 提高城鄉一體化建設過程中土地管理水平的策略
2.1 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進行土地開發規劃
開展土地開發規劃工作,應緊密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水利工程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等規劃進行[4]。為了實現對土地的生態型開發與整理,應認真做好農田的基本建設及基礎設施建設,使其不但能滿足農業產業化及現代化的發展要求,還能和現有農地及社區景觀相融合,構成和諧、統一的整體,既增加了耕地,又保護了環境,經濟效益、環境及資源實現了有機結合。
2.2 注重提高土地管理人員的素質
土地開發管理工作的系統性較強,涉及領域較多,故對從業者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必須認識到當前我國土地開發管理專業隊伍存在的不足,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高能力的專業隊伍,為土地開發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人才保障。因此,相關部門應認真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①積極開展對相關人員的業務知識培訓與技術培訓,促進從業者的專業素養及綜合素質提高,保證土地開發整理的科學性、先進性;②完善土地管理專業隊伍的資質認證與考核機制,要求持證上崗;定期對從業人員的執業資格進行認證,若達不到合格水平,不允許承接項目;對于不合格者,進行相應的業務培訓,直到合格。
2.3 實現土地開發投資主體的多元化
土地開發和管理工程的投資金額大,僅靠政府力量很難取得預期效果。因此,除了依靠政府投資外,還應積極擴寬渠道,從多方面籌集資金,建立起市場化、高效的籌資機制,使各市場主體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最根本的是效益問題。各市場主體參與土地管理,為后續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機會,體現了有償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良好的情況下,土地整理既要體現政府的性質,又要考慮到市場選擇方面的因素,積極尋找政府與市場的結合點,實現多方的有機結合。增地是政府的目的,企業則以增效為目的,個人目的是增收,土地是三者的結合點。應根據該中心點,建立健全良好的機制,體現政府、企業與個人投資的有償性。
2.4 以適應經濟結構為目的,促進農民增收
開展土地開發管理工作,應結合當地的農村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尤其是和生態農業、高效農業及特色農業的結合,并要和農民的增收結合起來,以適應當前的經濟結構。在土地開發管理的指導思想、規劃設計上,應立足于增加高質量耕地與促進農民增收,注重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質量及綜合效益的實現,讓土地開發的價值最大化。
3 小 結
城鄉一體化建設是我國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做好這項工作對促進我國城鄉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相關部門必須認識到當前土地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應對,加快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實現可持續、和諧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周龍剛.淺談如何提高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的土地管理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3(16):151.
[2]何磊石.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土地管理問題探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76.
[3]孫云梅.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土地管理問題研究[J].科技風,2010(21):84.
[4] 張喆.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土地管理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