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昭軍
摘 要:生本理念下的中學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教學,教師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要在了解學生年齡特點以及體質的基礎上,選擇適合的教學策略。在這個過程中要巧用多媒體,強化學生對體育與健康教育的興趣,并加強合作教學,讓學生最大限度參加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能力。
關鍵詞:生本理念;中學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
在中學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中學生的體質以及學習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教育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探究、主動鍛煉,發展自己的體育能力。
一、了解學生年齡特點以及體質,選擇適合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能力
1.了解學生的體育能力
在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準確把握學生的能力,把握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身體特征、心理特點。教師要以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發展學生體育能力為教學目標,讓所有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完善自身人格,選擇自己力所能及的體育項目自主開展體育鍛煉。如,在中學體育教師在接手一個班集體的時候,就要選擇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把握學生的身體素質,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能夠在自由的狀態下自由展現自我,培養學生樂于參加體育運動的精神。
2.以學定教,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進行體育與健康教學
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教學要建立在學生已經具備的體育能力的基礎之上。不同的體育訓練項目需要學生具備的體育能力是不一樣的,教師要在學生已經具備的體育能力基礎上選擇教育教學策略。在學期開始授課的時候,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常規性課堂訓練,讓學生學會在不同的體育課堂的準備活動不同,讓學生能夠在真正進入體育運動之前盡可能舒展自己的身體。而在學期授課當中教師也要在授課之前把握學生具備的體育能力。如,教師在進行學生廣播體操教學時,首先需要學生進行課堂常規準備活動,讓學生在集合后慢跑200米,并復習之前已經學過的廣播體操,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做好示范,引導學生進行練習。教師的教學只有建立在學生已經具備的體育能力的基礎之上,才不會讓學生感覺到困難,才有可能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新授內容中來,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
二、加強體育與健康的合作教學,讓學生最大限度參加體育活動
1.加強合作教學,促使學生自主開展體育運動
中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培養和提高都不容忽視。教師一方面要抓好學生體能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做好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而加強體育鍛煉,是學生能夠在體育教學中提升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徑。體育教學是必須由學生主體參與的學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具備相應的體育能力,愿意參加體育鍛煉。因此教師必須開展合作教學,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同伴互動的活動中參與進來。首先在體育教學伊始,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體育能力將學生分成若干個體育活動小組,選拔體育能力強、心理素質佳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在這個基礎上教師精選適合的教學內容指導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如,在50米的體能測試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體能,還要讓學生學會選擇適宜的方法來發展自己的體能,需要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熱身活動。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向學生講解體能的定義以后開展分組體能測試。組長將本組學生帶至起點并發令,并讓一名學生記錄成績。這樣的分組進行的體能測試不僅效率高,而且讓每一個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提高了課堂效率。
2.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與需求,讓每一個學生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上都有所收獲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及需求,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健康運動以及終身體育的意識。作為中學體育與健康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訴求,在堅持健康第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教學目標中恰當選擇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師要活學活用教材,在必要的時候要補充校本教材,精選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在終身體育中更好地發展自己。在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身體差異與需求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體會到參與體育活動的喜悅,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如,教師可以通過調查問卷了解班內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項目,結合學校的教學條件選擇學生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進行教學,讓學生都能快樂地參與進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合作中發展,在合作中積極參與,主動鍛煉。
三、巧用多媒體,強化學生對體育與健康教育的興趣
1.運用多媒體播放相關體育知識的視頻、音頻或者圖片
盡管體育與健康教育教材中學生的肢體活動較多,但是并不是說就沒有必要進行室內體育與健康的教育教學。有些體育與健康的知識單憑教師的口授學生是無法明白或者深刻感悟的,而多媒體課件的引入就可以讓學生更為清晰地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思考,加深了解。如,在體操項目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視頻播放國際體操比賽的畫面,不但能夠讓學生欣賞到體操的美感,而且可以激發起學生體操訓練的積極性。
2.運用多媒體課件傳授學生相關體育知識
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達成學習目標。但是一些體育項目單憑教師的身體示范學生無法看清,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分解運動教學,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運動知識,以便在實際訓練中更好地發展體育技能。
總之,在中學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以生為本,針對學生的體育能力選擇適合的體育教學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各種體育運動中來,充分發揮體育的教育功能,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
參考文獻:
[1]岳麗娜,王芳華.“陽光體育”運動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內江科技,2009(08).
[2]童利海.素質教育呼喚挫折教育[J].魅力中國,2010(17).
(作者單位 湖南省武岡市展輝學校)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