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苗林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設計教育的規模日益擴大。但是,該規模發展的速度過快卻制約了教育的質量。工業設計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探索符合其發展內在特點的教學課程才能使工業設計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從而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服務。就中職工業設計專業造型基礎課程教學討論,探究以符合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為前提的工業設計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職;工業設計;室內設計
現代教育體系中的中職藝術教育是基于現代社會對于人才需求的基礎上產生的,以培養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具有創造能力的全面性人才為目的。其工業設計造型基礎課程教學在特征上區別于一般意義上的藝術類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中職工業設計教學的現狀及問題表現
我國工業設計教學的引進相對較晚,對于工業設計教學的理念發揮與發展長期以來一直相對滯后。從課程的內容設計偏于模式化與僵硬化,中職工業設計教學中存在諸如此類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思路僵化。由于中職工業設計教學因其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特質,在進行教學培養的過程中應當與一般意義上的藝術類教學形式相區分。傳統意義上的寫實素描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多元化的社會發展需求,工業設計教學更需求側重于對學生的創意設計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新意識的形成。因此,工業設計教學有待于從形式到手段上進行創新。
2.教學目的性不強,缺乏連貫性。目前,中職工業設計教學中的造型設計課程基本分為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共同構成了工業設計基礎教學的全部內容,三者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另外,就是將課程之間的安排過于松散,課程之間的時間跨度大,影響了課程學習本身的效果,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連貫性。
3.創意能力不強,教學思路落后。工業設計的根本就是創新,對于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工業設計是沒有出路的。目前,中職工業設計教學對于人才的培養方案基本上還是對于基礎課程的學習,并基于此通過單純地借鑒西方的教學經驗為主。
4.教學側重點偏差,無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中職工業設計教學存在教學側重點上的偏差,這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國的工業設計專業是建立在一些工科院校的師資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這對于中職工業設計專業的影響就是在相關課程的繼承中更多地偏重于對學生進行工藝技法方面的教學。另外,國內與工業設計相關的專門人才不足的問題,目前為止,大多數的工業設計類型教學的師資隊伍也都是以工程技術類、藝術類教師相組合的方式構成教師團隊。真正的工業設計類的教師所占的比例極小。
二、中職工業設計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
1.工業設計本身作為一項極富創造性的工作,在進行相關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生的等價變換能力。鼓勵、培養學生進行富有創意性的學習活動。
2.注重從課程的系統性、整體性特征上安排工業設計課程,使其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促進學生的專業得到更好的發展。以漸進性原則和并進原則作為課程安排的主要方法,增強工業設計基礎課程安排的科學性、合理性、系統性。
3.不斷豐富工業設計教學的內容與形式,在教學中導入最新的設計創意理念,注重對學生的創新觀念的引導,培養學生在打好基礎的同時,敢于創新的能力。
三、工業設計教學的運用
1.目前的工業設計教學水平相對較低,各項制度不完善。因此,要想實現室內設計工業設計教學的水平有所提升,首先要建立健全相應的制度體制,使其教學發展具有更加明確的方向與目的。另外,從教學的評價體系入手,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制度,對于改善室內設計教學狀況與手段都有明顯的意義。
2.注重對室內設計教學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豐富學生創意理念,不斷地滿足現代社會對于創意市場的需求。設計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從其教學的方式上與教學課程的安排上提高其科學性,使教學內容與課程安排更加合理,系統性更強,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循序漸進地掌握學習內容。
3.室內設計教學本身具有極強的應用性。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應當將市場需求作為自己進行創意思考的方向與角度。設計教學應當加強學生的社會調研能力,通過對于市場需求的把握不斷增加學生的創意能力和水平,使學生將理論與實際需求相結合,從而對于教學有更深刻的理解。
工業設計專業造型設計基礎是學生進行工業設計的至關重要的課程,對于學生學好工業設計有其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中職學校的室內設計教學有自身獨特之處,在形成學生的創造能力的同時還應當加強其實踐操作能力。本文針對目前工業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進行了探討,目的在于不斷加強對于工業設計專業的優化升級,使之能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提高設計專業學生的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鄭健啟,湯軍.工業設計專業的適合性課程研究[J].學術論壇,2008(33).
[2]宗明明.德國現代設計教育理論與實踐[J].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11).
(作者單位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職業教育中心)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