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日益重視,因此,在現階段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教師連同學校應當充分地構建科學合理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評價體系,有效地提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課程評價作為教學中的激勵導向,其不僅應當服務于教師教學,更應當注重其服務于學生學習,將針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評價體系進行如下探究。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評價體系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應用能力已經成為人的一種基本能力,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為一門必修的專業課程,因此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評價中應當注重對學生的信息運用能力以及意識的培養,還應當對計算機技術的常識以及計算機能力的全方位的評價。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評價應當注重學生的信息素養方面的全方位的提升,著眼于全面有效地了解每一位學生,從而進一步了解學生最根本的需求,發展學生的潛能,充分發揮計算機中的教育功能。
因此,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評價方法應當滿足計算機應用教學的基本要求,將評價體系全方位地貫穿于整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幫助學生由被動化主動地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測評,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計算機能力。
一、計算機基礎概念測評
所謂計算機基礎概念測評包括計算機以及其計算機應用的全面基礎知識、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以及相關網絡的基本原理連同基本常識。同樣的,計算機基礎概念是計算機應用基礎中務必掌握的常識性知識,因此,對計算機基礎概念測評的方式應當采取利用題庫的方法,將題目根據學習的階段進行分階段的評價,這樣可以采取計算機的客觀題的運用,考題隨機出現,這樣能有效地檢驗學生的計算機應用的基礎概念能力。
二、計算機基礎技能測評
所謂計算機應用基礎技能是指對學生的計算機以及網絡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進行相關的評價,因此,這方面的計算基礎技能測評的重點應當在行動的定型化方面。所謂行動的定型化方面是指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迅速,不僅應當保障實際操作的正確性以及可行性,還應當保證實際操作的中出現更少的錯誤,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速度。
同樣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技能測評的目的在于應當注重激勵學生的努力訓練,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例如,計算機應用技術中的打字技能為例,打字技能是學生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技能之一,每位學生務必良好地通過打字技能這一關,學生不僅要熟練掌握一種輸入法,同時應當鼓勵學生良好地運用一種輸入法。這樣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操作技能,還能排除學生對計算機的神秘感以及心理障礙。
例如,在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技能測評中,可以采取分階段的多組測評機制,從開始訓練時就應當對學生進行測評,讓學生隨時對自己的自身能力有一定的認識,隨后定期進行測評,從而更好地讓學生見證自己的進步以及能力,從而找準缺點,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計算機基礎技能。
三、對學生創作能力的測評
在日常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評價體系中,應當注重對學生創作能力的評價。所謂創作能力是指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同樣更是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重點培養目標。有效地將計算機能力運用到其他學科的教學中,能有效地實現將計算機應用能力連同學科的共同整合進行有效結合。而當前眾多應用軟件的開發,對學習軟件的有效應用不僅是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重難點,而為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以及創作能力與創新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注重對軟件的有效應用,尤其是利用工具軟件進行自己作品的創作。因此,應當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創作能力的測評作為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創作能力應當根據學生學習不同的應用工具進行分別的培養以及測評。例如,在學生學習了文字處理軟件之后,教師可以安排給學生一項任務,讓學生上機制作一份大小一定的彩報,要求彩報內容積極向上,版面設計應當別具一格,色彩搭配和諧美觀。這樣的一項任務安排,學生在接手之后,普遍會感覺無從入手,但經過自身的思考以及色彩運用,卻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創作能力,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多元化。
對學生進行創作能力的測評不僅是對學生創作能力的評價,更是要求學生進行再學習、再提升,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相互交流、相互進步的一種學習環境,這樣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以及學習的積極性。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進行潛力的發揮,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同樣,進行創作能力測評所耗費的時間較長,教師應當對創作能力的測評結果進行分類,鼓勵有創意的作品,激發學生的創作能力,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應用技能,而且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更快更好地發展。
四、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共進
在計算機應用測評中,教師應當同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讓教師充分地了解學生最真實的學習需求,有效地提升學生自身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能力。例如,學生可以用IPAD以及手機等高科技通訊工具進行自我學習的反饋,讓教師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且教師應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相關的記錄以及回答,有效地解決學生的疑惑,保障學生學習的效果,從而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師生間有效的溝通,不僅能提升教師連同學生間的了解以及交流,幫助教師修正教學方案,制訂最為有效合理的教學方案,從而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而且能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
綜上所述,在日常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應當注重構建良好的、科學合理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體系,計算機基礎課程評價應當體現評價的多元化,注重評價方式以及內容的多元化,對計算機基礎概念進行測評,對計算機基礎技能進行測評,對學生創作能力進行測評以及注重師生間的交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評價中,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成就。在計算機測評中不僅應當注重對學生進行測評的結果,而且應當注重評價對學生產生的積極向上的激勵作用,從而促進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有效進行。
參考文獻:
[1]楊娜,顧鴻虹,王基偉.應用型本科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方法探索[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1(31).
[2]劉付建新.《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2(05).
[3]楊永泉.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問題及解決策略探析[J].科技資訊,2012(19).
[4]史曉華.課程評價體系的改革與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 2009(09).
(作者單位 寧波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學校)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