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聽課現場,評課者對課堂教學評價均涉及三維目標尤其是第三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說得頭頭是道,理據確鑿。第三維目標又常常成為評課者肯定和否定某一節課的重要“準繩”。我本來不以為意,但聽多了,細想來,不禁有點疑惑。
聽一位初中數學教師教學三角形的全等定理,課堂知識點的解說非常到位,學生的理解也非常準確,特別是學生解題能力以及由此表現出來的思維力十分優異。整節課講練結合,活動充分,尤其是由于示例題的選擇很有典型性,學生一通百通,習題的完成很是順暢,似乎不做多少課外題就已解決了本課知識點的教學目標。當然這是一節很好的課。
但是,教研員和課改專家的評課不禁讓我愕然。他們的一個共同的觀點是,照傳統的課堂教學標準和要求,重視知識、能力和方法,這節課誠然是一節好課,但是對照新課標提出的三維目標,尤其是第三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要求,這節課的缺點又是十分顯然的。他們說的“顯然”,是指這節課沒有設計表達思想情感、價值取向的教化環節。想想我此前在很多場合聽到的各學科教科研人員和專家對于各學科課堂教學的評價,雖然不感到新鮮,但令人疑惑的是,三角形全等定理的證明這一知識點,又如何才能比較好地聯系到人的情意、社會的思潮、國家的意志、政治的觀點呢?
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很難做量化的考查和準確的描述,從一節課的教學要看出學生這些方面的變化,是不現實也是違背常理常識的。首先,這樣的改變我們能從什么地方考查到呢?神情舉止動作,顯然看不大出來;心理活動,顯然也十分困難;語言表態,那也同樣靠不住,如果過分地相信學生的表態,很可能會培養出一批批如《皇帝的新裝》中的大臣和百姓一般的學生,而逐漸更少看到那一位敢于說出“皇帝沒穿衣服”的“童言無忌”的少年。
實際上,很多評課僅僅是看教師在課堂中有沒有對學生實施所謂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而不是從學生在課堂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真正改變的角度來分析和評價的。重視“有無”,而忽視“成否”,幾乎是這類評價共同的價值取向,這顯然是十分荒唐的,與求真為基本價值追求的真教育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實際上,即使是人文性體現得十分充分的語文學科,教師也是很難將所謂的三維目標分解細化到教學過程中去的,即使在所謂的教學設計方案中列出,并且在教學中真的落到實處,有時也不免機械和牽強。因此,所謂三維目標尤其是第三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一線教師要么不當回事,寫在紙上,應景點卯而已;要么冠冕堂皇,喊兩句很意識形態的口號,算是實現了教育教化的要求和目標。
我常常喜歡從實踐、經驗和常識的角度來思索和考量一些問題,由此常常讓我清醒和理性許多,也因而自信許多。我有一個非常質樸的認識,解決現實中國教育教學的問題,關鍵還是要靠真正從事教育教學的實踐者的自覺、自信,在此基礎上生成的經驗、智慧,以及不斷反思之后的探索和創新。語文教師,按照語文教學的規律教給孩子語文知識、培養孩子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同時努力引領孩子通過文本的閱讀讓他們潛移默化地體會感受作品中內隱的人文情懷、道德理想、精神召喚,這才是“正招”;而不是聲嘶力竭地宣講、鼓動、傳經布道,因為這應該主要是思想品德學科的事情,不是或者說主要不是語文學科的事情。
其他各學科的教師,依據本學科的知識體系及其特點,在十分重視知識、能力的學習、培養過程中,在感受到知識本身和運用知識過程中的形象和邏輯美感之后,并經歷了教師的悉心指導和幫助以及人文情懷的滲透,這些過程中洋溢出來的東西是不是就已經包含了許多“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因素了呢?而這樣一種情意和美感的熏染,是一種客觀的存在,但一定是潛移默化,難以量化考核。如果,為了追求即時的效益,硬性地拉郎配,不獨不美,反而弄巧成拙,迫人造假,騙人騙己,最后貽害學生和教育。
有些教師在課堂上總是給學生不斷地實施政治說教,長此以往,不僅要被自己的教育對象所拋棄,而且也會被自己小瞧。道理很簡單,總有一天,教師必將淪入以假話“瞞”和“騙”的大澤而難以自拔。
我個人對講真話的理解是,講自己相信的話,講自己能做到和已經做到的話。在目前的社會生態下,這應該是一件不大容易做到的事。
用三維目標來作為各學科課堂教學的目標而且是課堂教學的評價體系的核心,是不是造成當前課堂教學泛人文傾向的原因之一呢?是不是今天不少地區的課堂教學和教師越來越不受學生歡迎的原因之一呢?三維目標應該是任何一門課程的目標,學科整體的教學目標,也是學校教育的目標,不應該是某一節課的目標。以之評價某一節課,尤其是用第三維目標作為某一節課成敗的主要標準,肯定是對課程改革和課程標準認識和理解的偏頗,也是犯了形式主義的錯誤。摒棄這樣的形式主義的評價,是否更有利于各學科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進步呢?
(作者單位:江蘇省教師培訓中心)
推薦理由
課程改革提出了“三維目標”的理念,這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體現,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然而,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將“三維目標”定為硬性指標來完成,并且將其視為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核心,無疑有失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