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幾乎是被人遺忘的一門課,因而很多師生都不重視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考試,更不注重復習。信息技術作為學業水平測試的一部分,在復習階段,教師要把握重點,制定計劃,采取多種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復習
一、把握重點,加強訓練
信息技術考試的命題,以教育部門《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教學要求為依據,注重考查高中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適度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反映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學思想,關注信息技術與社會進步的協調發展,增強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信息技術考試的范圍是一個必修模塊(《信息技術基礎》)和四個選修模塊(“多媒體技術運用”“網絡技術運用”“算法與程序設計”和“數據管理技術”)中必選且只選一個模塊作為自己的考試內容,相對其他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范圍小得多,這樣更容易讓學生把握考試重點。信息技術考試只分合格和不合格兩個等級,考試題目的難度系數較小,因此在考試前,應統一認識,認識到考試是水平考試,注重考查學生的“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育學生正確對待考試,幫助學生樹立順利通過考試的信心,并鼓勵學生積極進取,爭取通過。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復習式教學方法,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盡可能考試復習和能力培養兩手抓;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則應重視“雙基”復習并加強訓練。
二、研讀教材,制定計劃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這也是有別于其他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的特點之一。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應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通過動手操作完成任務、解決問題,逐漸提高操作能力和熟練程度,而不是由教師講授標準答案,學生被動記憶。
第一輪復習,主要是全面復習,按模塊進行復習,除了以下第一個模塊,其他各知識點要整合在一個學案中進行復習。1.理論復習:必修和選修兩本書的理論知識的復習,給學生把一些知識要點在書上畫出來,重點讓學生看書。2.Windows基本操作復習:建立、刪除文件和文件夾,文件的屬性設置,顯示屬性,文件的管理,任務欄和開始菜單屬性等。3.IE瀏覽器的基本操作:訪問網站,下載網頁、網頁上的文字和圖片,普通下載文件,用FTP上傳下載文件,瀏覽器的整理,搜索引擎等。4.Word文檔基本操作:字體的設置、段落的設置、頁面屬性、查找和替換、頁眉和頁腳的設置、插入圖片及其屬性的設置、插入文本框及其屬性的設置、插入藝術字及其屬性的設置、邊框和底紋、插入表格及其屬性的設置、插入公式、分欄等。5.Excel電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字體、頁面屬性、計算(求和、求積、求平均值等)、插入圖表及其屬性的設置、單元格屬性的設置、排序、篩選、分類匯總等。
第二輪復習,主要是通過在網上找一些練習題讓學生強化訓練,練習題是有篩選有目的的訓練。
三、采取手段,提高效率
1.以點帶線,以線帶面輔導。信息技術學科具有自身的特點,需要學生上機操作,大面積的問題我們可以統一講解,但小面積的問題需要個別輔導。在教學中,筆者常采用分組教學模式,讓學得比較好的得學生擔當組長,在我們的教學中擔當了我們的助手,他們的作用就是我們教學中的線,由他們帶動整體,他們在輔導本組學生過程中又進一步鞏固了知識。考前復習要發揮“以點帶線,以線帶面”教學作用。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信息技術教學是師生交流、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興趣是學習之本。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利用,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給學生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因此,在復習課的教學中也應體現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3.要加強集體備課的作用。在復習課前,讓大家各抒己見,在一起研究考試說明,總結考試知識要點,使得復習更有效、更全面。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