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優質課堂要凸顯“樂學高效”的理念,需要增加“教學游戲”的實驗研究任務。在總課題組的指導下,筆者為了構建一個師生同樂、彼此相融的教學游戲環境,能有效地用游戲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特編制了許多與學生學習密切聯系的數學游戲,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通過游戲動真情、啟智慧,使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教學游戲;小學數學;方法
一、教學游戲名稱:乘法口訣游戲卡和乘法口訣游戲棋
二、教學游戲的適用范圍:二年級學生
三、教學游戲材料:
乘法口訣游戲卡:硬紙片(最好是塑料片)。
乘法口訣游戲棋:長方形紙(最好是可折的塑料紙)和兩色棋子各80枚。
四、教學游戲的簡介
教學游戲的作用:二年級學生開始學習乘法,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記憶乘法口訣,教師通常都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學生大多是迫于教師和家長的壓力被動記憶的,積極性普遍不高。
(一)游戲卡
1.游戲卡的功能。游戲卡是初級的乘法口訣游戲,主要是幫助學生盡早背熟乘法口訣,理解乘法口訣與乘法算式之間的關系。
2.游戲卡的制作方法。準備45張大小一樣的長方形硬紙片,把45句乘法口訣及能用乘法口訣列出的乘法算式寫下來。
3.游戲方法。
(1)第一步:一方出示游戲卡正面中乘法口訣的前半段內容,讓另一方說出游戲卡反面中乘法口訣的后半段內容。
師生游戲:教師出示游戲卡,讓學生回答(這種游戲適合在課堂教學中或課堂教學之初進行)。根據教師設制獎勵制度進行適當的獎勵,激勵學生的游戲熱情,從而主動背誦乘法口訣。
學生之間的游戲:兩位學生各自拿出游戲卡進行游戲(這種游戲適合在課后進行)。
(2)第二步:一方出示游戲卡正面中乘法算式,讓另一方說出游戲卡反面中得數(游戲操作流程、方法與規則與第一層次相同)。
(3)第三步:一方出示游戲卡正面中乘法口訣的后半段內容,讓另一方說出游戲卡反面中乘法口訣的前半段內容(游戲操作流程、方法與規則與第一層次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甲方出示的后半段內容是諸如“二十四”這種多答案的卡片,乙方如果回答“三八二十四”,與甲方手中的卡片內容“四六二十四”不符,甲方要說:不是這種,請再想另一種答案。
(4)第四步:一方出示游戲卡正面中乘法算式,讓另一方說出游戲卡反面中得數(游戲操作流程、方法與規則與第三層次相同)。
(二)游戲棋
1.游戲棋的功能。一是幫助學生進一步熟練利用乘法口訣;二是在游戲中培養學生的空間理解,建立坐標的初步認識;三是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選擇適合的方式,掌握獲勝的策略。
2.游戲棋的制作方法。準備一張長方形紙,在紙上繪制棋盤,再準備兩色棋子(如黑、白)各80枚。
3.游戲方法。游戲棋是二人游戲,一方先在下子區的橫、豎線的交點上落子(標有數字的兩條邊線不能落子)。游戲規則:
(1)用石頭、剪刀、布的方式決定誰先下;(2)每人每次只能在下子區中放一個棋子,然后利用乘法算出得數,并再放一個棋子到吃子區相應的位置上(稱為下完一步棋);(3)甲方下完一步棋后,由乙方來下下一步棋,如果吃子區有另一方的棋子,可以“吃掉對方的棋子”,換成自己的棋子;(4)當下子區中沒有了位置時游戲停止,數一數吃子區的棋子數,多的一方獲勝。
備注:教師在學生初步進行游戲棋的時候,應重點指導學生能正確地進行游戲,不能讓學生去掌握游戲獲勝的策略,這需要學生在游戲中自己去感悟。
五、教學游戲應注意的事項
教師在游戲時一定要先進行一段時間的師生游戲,讓學生快速掌握游戲方法與游戲規則。待學生熟練掌握了游戲方法后,學生之間做游戲時,教師每兩天換一次游戲伙伴,保持學生對游戲的熱情。
責任編輯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