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要為每個學生創造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使他們在管理的實踐中學會管理別人,并逐漸學會約束自己,最終實現自我管理。只有教會學生學習,學生才會自主學習;只有教會學生管理,學生才會自主管理;只有進行自主教育,才能培養自主型、創造型人材。
[關鍵詞]班級;管理;方法
一個優秀班集體的建立,一種良好班風的形成,僅僅靠教師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有效地將全體學生組織起來,讓他們和班主任一起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既可以使班主任省不少心,又可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
一、設置管理崗位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只有考慮受教育者的權利,考慮他們的情感需求,教育者的高尚動機才會“內化”到學生心中,才會獲得成效。“班級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級的人,人人有事做。”教師可以根據班級事務的大小,結合學生實際特點,除設班干部崗位外,針對一些事務沒人管的的現象,又為其他的每一位同學增設適合自己的管理崗位,如教室窗臺上經常有灰土,還亂擺放雜物,就設了“臺長”;“評比欄”中的星星老是忘了貼,于是設立了“紅星管理員”……
二、選崗定責
根據設置的管理崗位,學生自主選擇。一崗多選的情況下,班主任征求班干部和應聘者雙方的建議、意見,再根據應聘者的特點最終定崗,力爭使每一個同學都找到能充分發揮自己管理才能的崗位。筆者班上有位王家輝同學,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聰明膽大,還有些霸道,可以說遇事別的同學都讓他三分。自主選崗時,他選了監督窗臺衛生,筆者和班干部商量后認為:王家輝膽大,愛違紀,別人管不了他,何不讓他去監督紀律管住自己呢?可又怎么告訴他呢?因為,他是很特殊的一個學生——自尊心強,逆反心理強,煽動性強,組織能力也強。反復琢磨之后,筆者從肯定優點出發,表明教師需要他的協助來管理班級紀律,尤其是“三操”時的紀律。當筆者真誠地指出了他身上的許多優點后,他自信爽快地答應了,班里教師在教室和不在教室一樣安靜。同時,為了充分調動同學們參與管理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班主任的指導下,自己制定出本崗位的管理職責。如:紅旗粘貼員負責將各小組每次評價中獲得的紅旗粘貼在紅旗榜中;聽寫員不定時地將當天或本周所學的生字進行隨機檢查,對于聽寫出錯的跟蹤督促改錯,對督促的情況及時向學習委員匯報。“今日格言”“今日字謎”每天為學生點燃了一盞思想的明燈,評價監督員要求學生輪流抄格言,也是每天輪到一人。輪流參與為每個學生提供了做事的機會和施展才華的機會,大大激發了學生對班級集體的熱愛與做事的熱情與責任心。這樣班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都為自己的班級擔負著責任。責任心激勵著每一個人都積極地干好自己的分內之事,使班級管理井然有序。
三、定期評價,輪崗管理
對學生的管理進行日小結、周評比、月總評。具體做法是:每天利用晨會對前一天的管理職責履行情況由班長主持評價,指出管理好的方面和不足之處,并提醒當天管理應注意的問題;星期五的班會課上進行評比,根據一周來履行職責的情況,按量分評價;四周為一個總評周期,按每周的量分累計評選出每月的“管理明星”。被評為“管理明星”的同學重新輪崗,轉換管理角色,在新的崗位上鍛煉自己。對于在實踐中不能勝任的同學,班主任和班干部重新審視他們自身的優勢,分配更合適的崗位或仍留在本崗位由班主任或班干部和他們相互結成幫扶對子,幫助提高管理能力。如筆者班上的陳奕華同學,他各方面能力及性格活躍程度在班級處于中上狀態。一開始,他自主選擇了“言行文明監督員”這一崗位,一月下來,不但班級的不文明現象沒有減少,連他自己也越來越不講文明了。于是,筆者找陳奕華談心,告訴他,在管理中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告訴我,我幫他想辦法。為了讓他改掉說臟話的毛病,學會自主管理,他留在了原崗。一個月后,他被評為“管理明星”。轉換班級管理角色,可為更多的學生在集體中擔任責任、服務于集體創造條件。這不僅能增強同學們的集體意識和班級的凝聚力,而且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管理能力,并從管理者的角色中學會管理他人,學會自我管理。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