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學校不夠重視美術教學、美術教師教學方法不當、美術課堂上學生積極性低等問題,美術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采用不同的授課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高中美術作為一門輔助學科,在實行素質教育過程中對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發揮了積極作用,有必要將高中美術納入考核范圍。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問題;解決方法
美術作為一門學科能夠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發現生活中美的能力,從而指導學生熱愛生活,用積極勇敢的態度去面對所遇到的困難,可見美術在中學生的身心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占據的重要地位。然而在現今的中學美術教學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
一、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不夠重視。由于美術學科沒有被列入高考的范圍之內,為了提高升學率,許多學校把美術學科的教學不當回事,有的學校索性將美術這門課程停掉,認為上不上無所謂。久而久之,美術這門課程也就逐漸地淡出了現代高中生的視線,只有極少部分特長生還在學習。
2.教學方法不當。美術雖然是一門學科,但它又不單純是一門學科,不能按照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授課,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曲解了美術的真正含義,而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許多學校以及教師認為美術教學無非是教會學生怎么樣把繪畫搞好,而單純地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技巧加以講解,把原本應該活躍的美術課堂弄得像學術研究一樣,這樣的教學方式,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教會學生從多方面、多個感官去審視和評價一幅美術作品,例如在講解維納斯——斷臂女神這部美學作品時,要用辯證審美的眼光看出它真正意義上的美,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美術教學的真正目的,從而用辯證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分析問題,用理性的思維去看待每一件事。
3.學生積極性不高。雖然現今的高考相比于舊時的科舉有了很大的完善和提升,但仍舊是采用了一考定終身的舊傳統考試模式,許多學生為了高考不惜舍棄許多休息娛樂的時間而去學習課本知識,提起美術,自己也就沒有了興趣,認為反正自己不是美術專業的學生,學習它還不如利用這一節課的時間去做兩道試題,說不定考試的時候有用。
二、解決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方法
1.教師應該全面把握教材,靈活運用。高中美術教學主要包括教師解說、學生討論、問答等幾種類型,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進行不同授課方式的變換,讓課堂活躍,讓智慧飛揚。我國擁有優秀的民族文化藝術形式,優秀的美學文化貫穿于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只要能夠認真觀察,便會發現生活處處是美術。在講授課程之前,教師應該做好備課教案,把重難點進行區分,從而在教學中把握好節奏,讓學生能夠更加充分地理解所講的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升華和醞釀,培養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這才是美術教學的根本目的。
2.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美學能夠開發人的智慧,能夠讓人感受到生活的希望。藝術真正的美在于眼睛對美的捕捉和對心靈的感悟,運用美學價值較高的美學作品來引導學生學習美術、欣賞美術,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娛樂中喜歡美術、熱愛美術;營造出一種活躍的課堂教學環境,讓學生多方面感覺美的東西給自己帶來的感受,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春天里盛開的鮮花,夏日里低垂的楊柳,秋天里的片片楓葉,冬日里皚皚的白雪,一切自然美的東西,它們就在人們的眼下,當人們有一天嘗試去發現它們的時候,就會覺得原來生活真的很美,就會理解生活處處是美術。
3.將高中美術納入考核范圍。美術中審美能力的培養是要從小學就開始的,一個擁有審美能力的人能夠用積極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從而熱愛生活、學會感恩、造福社會。人們并不是出生時就具有審美能力,它需要后天的學習與培養,需要不斷的練習和實踐,然而受科考制度的影響,學生們似乎已經習慣了用考試來檢測自己的能力和愛好,所以將美術納入考試的范圍,可以督促學生學習美術、了解美術。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