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娟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初中的英語教學至關重要,作為教學主體教師和學生都應探索適合自己的英語教學和學習模式,努力提高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學習氛圍;教學風格;綜合應用;課外活動
學習英語最好的年齡段是6歲~15歲,也就是小學和中學階段,所以初中的英語教學至關重要。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農村的英語教學依然面臨著很大的盲區:①教與學是孤立的;②英語水平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即使是同一個班級學生也是如此;③對英語的學習方法比較單一,不能融會貫通;④大多數學生是高分低能的產物,很難在生活中熟練地應用。所以,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各教育機構必須采取相應措施,以應對教育和學習的需求。以下是這幾年來我對教學的經驗和想法。
一、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英語教學并不只是教師和學生的職責和使命,同時也是學校的職責和使命——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學習氛圍也就是學習環境。通常良好的學習氛圍指的是優美的校園自然環境、整潔的教室學習環境、和諧的人際關系和健康的輿論環境。但是這些還不夠,或許我們可以創造更多的環境,從而潛移默化地促進英語的學習。我們發現學校各處的勵志名言、板報以及各種標識性規定等幾乎都與英語無關;學校的廣播總是播放著學校的各項規定,廣播體操和流行歌曲也與英語無緣,更別提什么英語學習區、留言區和交流區等。對學校而言,這些做起來剛開始效果可能并不是很明顯,但是久而久之,這種潛移默化的舉動就會顯現出其魅力所在,使學生在無意識中學習和強化了英語。
二、形成靈活獨特的教學風格
教學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其中“教”的主體是教師,“學”的主體是學生。目前,很多農村學校的授課方式很單一,也很古板,只有少數教師有自己獨特適合的教學風格,因為教學需做到因人而異,正所謂因材施教。舉個例子,有些教師給初一授課方式和初三的完全一樣,他們忽略了學生接受知識能力的轉變,以致學習效率不太理想。因此,教學不能拘泥于形式,而是要通過借鑒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并有機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形成靈活多變的授課方式。首先,通過了解并掌握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教學大綱的基本內容后,制定各個時間段詳盡的學習內容和目標;其次,盡量將每個知識點轉變為形式各異的教學活動主題,以免課堂過于單調進而影響學習的積極性;第三,按照計劃完成教學內容,同時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多層次肯定的評價;最后,通過總結教學經驗和加強教學經驗交流,進一步修改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三、提高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
英語的學習是前提,應用是目的。英語的綜合應用通常包括聽、說、讀和寫等方面。盡管在學習中對這幾個方面都有所涉及,但是形式很單一,大多數學生根本達不到英語的基本應用水平。要達到這一水平,教師必須靈活應用現有的條件,創造多樣的學習方式。聽不僅限于聽參考書的錄音帶,還應包括課堂上教師的英語口語和校園廣播等;說不僅僅是回答教師的問題,還包括同學間的對話、朗誦課文詩歌等;寫不僅僅是寫作文,還包括寫日記、演講詞等。教師必須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能夠自覺地完成相應的學習內容。學習可以提高應用能力,應用又可以促進學習,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盡管課堂非常活躍,但是這對英語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課外活動的開展會使英語的學習豐富多彩,使英語學習在一種非常輕松的環境中進行。這樣能夠引起更多人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可以開展以下方式促進英語的學習:(1)演講比賽是英語綜合應用的表現之一,不難發現,具有英語演講能力的學生,英語的綜合應用也比較好;(2)農村師資比較短缺,通常一個教師同時給60名左右的學生講課和考核作業,顯然教師的工作壓力比較大,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為此,有必要施行學生相互監督和相互指正;(3)盡管初中學生對英語有一定基礎,這并不意味著所有人都對英語感興趣,但是他們都對游戲感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在電腦上安裝合適的英語游戲軟件,并對學生開放來激發對英語的興趣;(4)在公共場合可以可針對性地選擇展示一些簡單的英語電影、電視片段或有英語字幕的圖片。
總之,英語在我們的工作學習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已經成為我們開啟學業必備的鑰匙。不管身處城市還是農村,學習英語不僅僅是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培養綜合應用能力。因此,各教育機構應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師應因材施教,學生應全力以赴鍛煉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艷.淺談農村初級中學英語教學[J].現代閱讀,2012(8).
(甘肅省通渭縣義崗川鎮八井川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