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教育部于2012年12月頒布了580103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國家標準,為達到讓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國家標準逐步完善的目的,樂山職業技術學院數控技術專業在培養目標和規格定位、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安排、教學條件等方面全方位開展貫徹實施了專業教學國家標準工作。通過收集、反饋580103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國家標準的實施情況、提出意見與建議,為教育部對該標準的修訂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580103數控技術專業 教學國家標準 實施 反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1-0010-03
盡管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蓬勃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院校數、招生數、畢業生數都已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長期以來,高等職業學校在專業教學方面一直沒有國家統一的標準要求,這使得高等職業學校在實施專業教學中無標準可循,人才培養水平也參差不齊,難以很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在新的形勢下,制定專業教學標準顯得尤為迫切。為了加強高等職業學校教學基本建設和專業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2012年12月,關于印發部分《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目錄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2〕217號),發布試行了第一批涉及18個大類的410個專業的專業教學標準。
教育部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高等職業學校,在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中,結合本地本校實際情況,認真組織學習并參照執行,爭取在教學基本建設、教學條件和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有大幅度提升。教育部希望在專業教學國家標準的試行過程中提出寶貴意見,以便逐步完善。依據2012年12月國家教育部頒布的580103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國家標準,樂山職業技術學院結合本地實情,開展執行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國家標準的系列實踐,對執行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國家標準的效果進行評估,對實施各環節反饋信息進行收集、分類、匯總和分析研究,達到既為教育部對該標準的修訂提供借鑒又切實提升專業教學基本建設水平,提高專業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 580103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國家標準內容
專業教學標準是開展專業教學的基本文件,是明確培養目標和規格、組織實施教學、規范教學管理、加強專業建設、開發教材和學習資源的基本依據,是評估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標尺,同時也是社會用人單位選用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重要參考。580103數控技術專業教學標準共有以下十部分內容:專業名稱、專業代碼、招生對象、學制與學歷、就業面向、培養目標與規格、職業證書、課程體系與核心課程(教學內容)、專業辦學基本條件和教學建議、繼續專業學習深造建議等。專業教學標準要求,遵循技術技能人才的成長規律,對接職業標準、職業資格標準,結合生產過程和典型工作任務,合理設置課程、安排教學內容,突破學科化體系框架,構建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的課程體系,強化專業課程的實踐性和職業性。專業教學標準還推行基于企業工作崗位實際的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場景教學、模擬教學等教學模式,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加強“教、學、做”一體化,促進知識與技能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二 執行580103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國家標準的系列實踐
1.開展專業調研工作,找準數控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和規格定位
從數控技術專業調研入手,準確把握本地區數控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和規格定位。選擇行業內具有一定規模、管理規范、流程相對完整的典型企業進行調查,通過信函調研、電話訪談、網絡調查、文案調查、實地訪談、問卷調查、召開專家訪談會與專業指導委員會等調研方式,了解專業發展前景、服務領域、市場需求容量;崗位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崗位能力、崗位發展等。
樂山職業技術學院該專業的調研區域以樂山、眉山兩地市場為主,四川其余區域及省外為輔;調研范圍涵蓋區域內相關行業與企業、人才交流中心、主營公司或產品銷售市場,省內同類專業院校、應往屆畢業生等;調研對象包括行業專家、行業協會及管理部門相關人員;生產企業負責人、總工程師及部門主管,檢測與認證機構相關人員;生產企業的研發人員、車間主任、技術人員、工段長、操作工;用人單位企業負責人、人事主管、運營管理人員等;全省同類院校相關專業同行。通過專業調研工作,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中專業培養目標和規格定位找到最充分的依據。
根據調研結果分析,數控專業在調研區域的就業職業領域為數控加工、數控設備管理、質量檢驗、產品營銷等,工作崗位有普通機床操作、機械設備維修、機電設備營銷、數控工藝員、數控編程員、車間生產管理、設備管理、品質主管、營銷主管等。
2.制定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線的課程體系
依據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國家標準,結合本地區數控技術專業的實際情況調研,制定樂山職業技術學院580103專業
才培養方案,構建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線的580103數控專業課程體系如下:
3.制定專業課程標準,讓教學工作有章可循
在專業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中明確課程的性質和任務,明確本課程與前導、后續的其他課程的關系,明確課程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素質目標等教育目標,明確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明確課程考核評價方案,明確教材選用、教學基本條件、專業教師要求、實訓(實驗)室設備配置、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實施建議。特別是在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中,要體現以工作崗位實際為導向的創新教學模式的設計,以項目化的方式體現“教、學、做”一體化的理念,促使知識與技能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4.對專業核心課程進行項目化課程整體設計、單元設計
在高職教育探索新的課程模式的過程中,融工學結合、教學做一體化的項目化課程教學模式脫穎而出,它不僅代表了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更成為高職教育擺脫學科型課程束縛、推廣與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最為廣泛的一種課程教學模式。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生產一線的高技能人才,但目前學生的動手技能欠缺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既然擁有知識不等于擁有技能,知識是可以傳授的,而技能則是必須要訓練的。那么,課堂教學環節就應該設計一系列與生產一線實際崗位相關聯的工作項目和任務,讓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不斷訓練和提高技能。課程項目化改革的目標是通過讓學生完成項目任務的方式,讓學生不斷提高整體職業能力、綜合職業能力、問題解決的能力,在提高技能的同時,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知識,達到最佳的職業教育效果。另外,項目應是與實際相連的,能將現在和未來的學習聯系在一起的載體,項目來源于生產一線的崗位任務,經過教師的設計加工,使其能承載教學功能。各項目中要體現相應的課程內容、要體現與國家職業標準的對接。
以專業核心課程《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為例,項目的設計依據從單一項目到綜合項目、體現能力遞進,有助于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的設計思路,設計課內完成的項目(A類項目),也要設計讓學生課外完成的B類項目,以培養其學
習的遷移能力。課程內容項目化設計如下:
項目名稱子項目名稱任務名稱結構特征學時項目類型
典型軸類零件數控車削加工階梯軸類零件車削加工傳動軸工藝文件編制外圓/臺階/端面4A類入門項目(課內實施)
傳動軸數控程序編寫外圓/臺階/端面4
傳動軸數控車削加工外圓/臺階/端面4
曲面軸類零件車削加工模具心軸數控車削加工圓弧/外圓/臺階4A類主導項目(課內實施)
定位銷數控車削加工圓弧/外槽/外螺紋4
手柄數控車削加工圓弧/外槽/外螺紋/臺階4
螺紋軸數控車削加工圓弧/外槽/外螺紋/錐度4
堵頭數控車削加工圓弧/外槽/外螺紋/中心孔4
軸套類零件車削加工圓頭軸套數控車削加工孔/錐度/臺階/外螺紋/外槽4
球頭套數控車削加工孔/圓弧/內螺紋/內槽4
帶輪與手柄配合件數控車削加工孔/錐度/圓弧/內螺紋/內槽/外螺紋/外槽4A類綜合項目(課內實施)
典型零件數控
銑削加工平面凸廓類零件銑削加工凸模數控銑削加工平面/側面4A類主導項目(課內實施)
平面型腔類零件銑削加工凹模數控銑削加工輪廓/型腔4
孔盤類零件銑削加工凸塊數控銑削加工孔/平面/側面4
上模座板數控銑削加工孔/輪廓/型腔4
典型零件數控加工中心加工板類零件加工中心加工凸模固定板數控加工中心加工孔/輪廓/型腔/平面/側面 B類項目(課外實施)
合計60
5.對專業核心課程實施項目化課程教學及考核驗收
課程項目化改革的步驟是遵照先設計后實施的指導思想,教師首先對課程進行項目化的整體設計,然后對課程進行項目化的教學單元設計,在準備好充分的素材以及各方面的教學條件成熟時,才可以實施項目化的課程教學。
對實施項目化教學課程的考核驗收包含項目化課程實施過程評價、教師項目化課程教學素材檢查、項目化課程教學質量學生問卷調查、教師項目化教學課程的實施總結匯報及答辯等幾個環節。
6.專業教學保障研究
根據項目化課程設計以及實施過程的反饋,對現有專業師資、設備、教材、學生配合、管理支持等專業教學保障條
件進行研究,通過完善、改進,促進專業教學改革,提高專業教學基本建設水平,促使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有更大的提升。
三 對執行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國家標準的效果進行評估
為更好地服務于學院的招生、培養、教育教學改革等環節的工作,不斷改善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學院全面開展學生就業社會評價反饋調研工作,業已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系統的就業反饋工作體系。數控專業建立就業(用人)單位、學生及其家長、研究機構等共同參與的第三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制度,將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企業滿意度、創業成效等作為衡量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數控專業把畢業生就業率、就業工作開展情況、就業課程開展情況、學生工作實踐情況、用人單位反饋情況、畢業生求職案例、突出問題的重點分析等匯總而成的分析報告,為人才培養的創新調整提供依據。
第三方評價體系對于數控專業了解畢業生就業市場的需求動態,改革教學內容和人才培養模式,優化專業結構,促使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以及促進學院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第三方評價還保證了“就業教育”“就業服務與管理”與“人才培養”進行有效溝通與銜接,形成源頭抓起、終端反饋的回路,真正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吻合。
1.采集在校教師與學生的雙向反饋
期末,用教師評學和學生評教的方式了解教與學的效果。其中,對以工作崗位實際為導向的創新教學模式——項目化課程改革的評價,要通過《教學質量學生問卷調查表》和學生寫的項目完成總結,來分析學生的能力提升情況。
2.采集用人單位對專業畢業生的反饋
通過《用人單位反饋畢業生質量調查表》以及實習手冊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寫的實習鑒定,了解用人單位對我院本專業畢業生的專業能力的總體評價,從而明確專業教學需改善的地方。
3.引進第三方教育數據咨詢和質量評估機構的評估
麥可思是專業的得到政府、學術界、商業機構和社會公眾共同認可的,具有良好公信力的中國第三方教育數據咨詢和質量評估機構。麥可思對學院應屆畢業生半年后跟蹤調研,有助于我們了解數控技術專業畢業半年后的基本去向、就業數量、就業質量;畢業生對就業現狀、母校的滿意度;畢業半年后基本工作能力和核心知識在工作中的重要度;畢業生對課程設置的有效性評價,學業成績對就業的影響,畢業生對教學改進的反饋等來自社會的信息反饋,客觀、全面地評價實施效果。
四 對實施各環節反饋信息進行收集、分類、匯總和分析、研究
收集實施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國家標準各環節反饋信息,對反饋信息進行分類、匯總,并開展分析、研究,建議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國家標準可以在以下方面逐步完善:(1)就業面向:增加“數控設備管理(調試、維護、維修)”;(2)知識要求:增加“材料熱處理知識”;(3)技能要求:增加“能閱讀本專業相關的外文書刊、資料”;(4)素質要求:增加“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意識、職業道德”;(5)選修課程:增加“數控線切割加工技術及應用、數控宏程序編程、模具設計與制造、液壓與氣動、現代制造企業質量管理、機電產品營銷、生產管理”等;(6)教材:增加“優先選用近三年出版的國家級高職高專規劃教材或專業指導委員會推薦教材”。
五 結束語
對580103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國家標準的實施研究,有利于收集、反饋實施情況、提出意見與建議,達到讓數控技術專業教學國家標準逐步完善的目的,為教育部對該標準的修訂提供借鑒,也能促進專業教學改革,提升專業教學的基本建設水平,切實提高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3]馬雪峰.數控編程實用技術[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劉育鋒、尹存濤主編.部分國家職教教學內容改革新動向及對我國職教課程改革新啟示[J].職教論壇,2008(2)
[5]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的幾個關鍵問題[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4)
[6]魏文芳.項目課程建設是教學基本建設的核心任務[J].湖北教育(時政新聞),2007(11)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