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景觀建筑在我們生活中已充當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它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在旅游界中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本文筆者就其重要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景觀建筑 科技進步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1-0197-02
一 景觀建筑的含義
從廣義來說,景觀建筑主要是供觀賞休憩的各種構筑物。從狹義來說就是精神功能超越物質功能,且能裝點環境、愉悅人們心靈的構筑物。它是將天然和人工元素設計并統一的藝術和科學。運用天然的和人工的材料(泥土、水、植物、組合材料),由景觀建筑師創造各種用途和條件的空間。是以建筑、園林、規劃為研究理論支撐骨架,探索多學科交叉的設計領域。一般是指在風景區、公園、廣場等景觀場所中出現的抑或本身具有景觀標識作用的建筑,其具有景觀與觀景的雙重身份。景觀建筑和一般建筑相比,有著與環境、文化結合緊密,生態節能,造型優美,注重觀景與景觀和諧等多種特征。由于其設計制約因素復雜而廣泛,因此較一般建筑敏感,需豐富的建筑、規劃、景觀設計等多方面知識結構的良好結合。景觀建筑的設計及其理論正是研究有關景觀建筑設計的一般理論、方法、應用、歷史以及發展方向的專門學科。
二 景觀建筑示例
在當今的旅游勝地中景觀建筑占據了重要的角色。如北京的四合院、頤和園、南鑼鼓巷、故宮等,又如青島的棧橋、花石樓、天主教堂、迎賓館等。他們的古風古韻給城市的建筑增添了一絲色彩。
1.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在封建社會對儒家思想的影響是巨大的,它是獨具特色的,院內房屋居住的分配非常嚴格,內宅中間優越顯赫的正房一定是要給老一代的老爺、夫人居住。后院的一排房子是后照房,是少爺少奶奶居住的,少爺小姐則住東西廂房。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親戚或年節時設供祭祖的地方,兩側多作臥室。廂房也是一明兩暗,正中一間為起居室,兩側為臥室。另外還有外院的倒座房是下人住的。為了標志不同的輩分,在家里的不同地位,四合院北屋、東屋、西屋尺寸都是不一樣的,高度也是不一樣的,正房的面積最大。
四合院的營建是很講究風水的,從選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筑的實際尺寸,都是按照風水理論來進行的。它既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宗法制度,“天人合一”的思想,還體現了人與自然、精神與物質、社會秩序與自然秩序、道德理性與自然理性、思維規律與自然規律的統一性。小小的四合院是中國傳統居住建筑、景觀建筑的典范。四合院作為景觀建筑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反映了中國傳統景觀建筑的藝術成就。
2.青島天主教堂
青島天主教堂是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是典型的歐式建筑風格,也是中國唯一的祝圣教堂。其主體建筑以黃色花崗巖和鋼筋混凝土砌成,表面雕以簡潔優美的紋案。基督教堂東嶺美麗的信號山公園,風景十分秀麗。教堂前的廣場平坦寬闊,四周綠樹成蔭,周圍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各種西式建筑,更加襯托出教堂建筑的宏偉。沿著巖丘的窄階拾級而上,教堂堅固厚重的墻壁、半圓拱形花崗巖窗框、陡斜的紅色屋頂以及綠色尖頂的鐘樓便清晰地展現在眼前。用厚重的花崗巖壘砌的墻基凝重粗獷,使整個教堂的輪廓顯得清晰簡潔,給人一種宗教建筑特有的美感。鐘樓上的巨型鐘表,給原本肅穆的教堂又增添了幾分神秘和莊重。這個古典建筑給青島的旅游事業帶來了不可小覷的影響。由于天主教堂的建造,使青島的德式歷史建筑在人類歷史文明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展示了青島發展的歷史延續和文化特色,是青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重要的歷史見證。
3.土樓
土樓是以土作墻而建造起來的集體建筑,以其龐大的單體式建筑令人震驚。它是客家的一種獨特的居民建筑,是人類建筑史上的瑰寶。它具有特殊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土樓體態不一,奇特且富于神秘感,堅實牢固。樓中堆積糧食、飼養牲畜;客家人設計出的通風采光良好的,既無開頭又無結尾的土樓最引人注目,當地人稱之為圓樓或圓寨。土樓這種居民建筑方式體現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風情。從歷史學及建筑學的研究來看,土樓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種自衛式的居住樣式。土樓作為傳統景觀建筑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寶貴遺產,它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燦爛的藝術成就,極大地豐富了人類文化的寶庫。
三 在園林設計中的作用
景觀建筑在整個園林設計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園林景觀建設非常重要的內容,只有有了景觀建筑的參與我們才能設計出一個完美的園林,如果在一個設計中要想突出園林的整體感覺,那么就要在園林中建造一個具有自身特色的園林建筑。園林建筑是一個園林設計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好的園林建筑能夠加深人們對園林的印象,將具有藝術魅力的人文建筑景觀科學地放置在園林背景中,實現人文與自然的有效融合,達到園林設計的整體完美。
四 結束語
景觀建筑是旅游風景區創作的重要題材之一,也是建筑中特殊的一類,除了具備普通建筑所有的功能和特點外,還承擔著旅游管理、觀光、餐飲、住宿等綜合服務功能,具有美觀和實用兩大基本的特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對自然認識的不斷擴大,景觀建筑逐漸明確的是實踐范疇的全然改變。在中國,風景名勝很早就見于史載,保留下來的也不少。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人們對消費的層面也越來越豐富。旅游事業從無到有逐年迅猛發展,休閑、度假、旅游、遠足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詞,早已隨
游業的蓬勃發展“飛入尋常百姓家”。所以,景觀建筑作為旅游的主要對象,需要相應地配合而求得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周嫵怡.景觀建筑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傳播,2012(24)
[2]劉飛.景觀建筑在旅游風景區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07
[3]黃寧、陳娟、戴文遠.福建土樓旅游資源特征與開發策略[J].福建地理,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