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用技術大學人才培養,首先要明確培養目標,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專業設置、完善教學體系,如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素質拓展體系等。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摸索出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如“雙體系”教育模式(技術實戰+職場關鍵能力);與德國合作辦學,開闊學生國際視野;開展精英教育;校企合作,培養創業人才。通過不同措施,來確保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以保證移通學院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應用技術大學 人才培養模式 應用型人才 “雙體系”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1-0018-02
目前,很多院校都提出要培養應用型人才,但不同的學校層次和類型不同,其培養的方式和目標也不一樣。對應用技術大學而言,人才培養模式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1)找準定位,確定人才培養目標;(2)優化教學體系,制定與應用型人才相適應的培養方案;(3)豐富教學模式,增強實踐能力。
一 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本科層次的應用型人才需要把握兩個基本要求:一是要符合國家對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二是要符合行業企業崗位對人才規格的要求,即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因此,應用型人才在培養目標上,應立足于行業、企業,并能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一線崗位上從事實際工作:在培養規格上。不僅具備系統的學科、專業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而且具備從事一線崗位實際工作的技能,并同時具有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應用技術大學應該認清目前的新形勢,在人才培養定位上應既符合自身的辦學條件又要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現實需求。
二 移通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結構設計
應用技術大學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設計,必須體現地方經濟社會對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
下面將結合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的實踐,探討應用技術大學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結構設計。
1.專業設置
專業是根據學科分工和產業結構的需要所設置的學科門類,是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構成要素。它規定著人才培養的學科定位,反映著培養人才的業務規格和就業方向。專業設置必須以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作為應用信息技術大學,依靠西部經濟支柱產業的需求,依托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在技術領域的發展優勢,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信息科學技術為特色,致力于培養具有“寬厚、復合、創新”特征的工程應用型創新人才。專業設置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依據社會經濟和產業結構發展的需要進行不斷優化,如移通學院2013年根據形勢需要,新增了物聯網工程專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和機械電子工程三個新興專業,使其所培養的人才更加適應經濟的發展需求。目前,移通學院本科專業已達24個,以逐步形成較為科學、合理的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體的學科專業系。
2.教學體系
有了培養目標,就要根據培養目標選取合適的內容,即選擇課程內容,有針對性的若干具體課程便組成了專業教學體系。設置哪些課程,各種內容、形式、形態的課程如何有機結合以達到整體優化的效果,歷來是課程改革的重點,也是難點。
移通學院人才培養著重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知識教育
為主線,以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學生的職業發展為目標,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課程安排科學有序,以促進學生的能力培養。
第一,理論教學體系。教學體系的設計要圍繞著最能體現社會和個體需要的職業來做,從學科的知識體系和現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中選擇課程內容。從人才培養全局來看,必須從整體出發,從全局出發處理好基礎與專業、主干學科與相關學科、理論與實踐、知識與能力、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等方面的關系。在各門課程設計上,從人才培養要求出發,注意知識內容的相互融合、滲透以及系列課程之間的銜接,避免內容簡單重復。注重精選課程、模塊優化,變“積木式”的線性結構為“整合式”的網絡結構,構建“少而精”“合格+特色”的教學體系。對于公共基礎理論部分以必要和夠用為尺度,加強專業基礎課程和核心主干課程教學;專業方向課模塊貼近工程崗位實際,體現應用型人才特色。理論體系改革重點為整合教學內容,明確理論與技能的深度和廣度,在教學過程中把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有機地結合起來。
第二,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在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培養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關鍵。移通學院堅持把有針對性地構建實踐教學體系、開展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與改革,作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突破口。近三年來,移通學院重點建設了本科通信工程教學實驗室、物理實驗室、新建專業實驗教學中心、院內實習實訓基地、學生科技競賽訓練基地、公共教學平臺,以通信工程為切入點培養學生對通信和工程的初步認識,培養實踐動手能力。高水平的實習和實訓基地建設為學生搭建了良好的創新平臺。
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學院將實踐教學活動的各環節——實驗、課程設計、實習、畢業設計、社會實踐等貫穿學生學習整個過程,有明確的教學要求和考核方法,教學內容前后銜接、循序漸進、層次分明的實踐教學體系。
3.素質拓展體系
在素質拓展體系的構建上,移通學院通過開設各類講座、設置名師課堂、開展拓展訓練等,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一,名家大講壇,思想盛宴。為了讓學生不出校門就能與名人、名家、名師面對面交流,移通學院開展“文化移通——名家大講壇”系列講座。每學期都會邀請一批在各領域富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前來演講,開闊學生視野,提高文化素養。
第二,名師課堂,啟迪智慧。移通學院在全國范圍內,每學期邀請三名在各自領域取得顯著成績的教授、專家,開設了“文化移通——名師課堂”選修課。這一計劃的啟動,不僅使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開闊了視野,啟迪了智慧,而且為學院的教育教學引領了一個全新的方向。利用學院的名人名師資源,建立名人名師導師制。在全院范圍內選拔一批有潛力、有悟性的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進行面對面個性化輔導和培養。
第三,拓展訓練,立體育人。移通學院拓展培訓中心于2011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基地涉及水上、高空、陸地及野外四大項目,聘請資深培訓師7人,為師生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立體式的專業培訓服務,旨在通過精心設計的培訓項目,達到“磨煉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目的。
三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特色人才培養體系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的人才培養中注重“課內與課外、學校與企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摸索出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1.校企合作——“雙體系”教育模式
“雙體系”教育模式就是通過“技術軟件實戰+職場關鍵能力”兩個教學體系并行培養高級軟件人才,如右下圖。雙體系模擬真實的工作場景,老師和學員扮演工作崗位中的職務,學習過程就像工作過程,把職場游戲規則、系統思考、有效溝通、團結協作等多方面的職場關鍵能力灌輸給學員,通過該模式的培養真正實現了學生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
2.拓展國際合作——中德應用技術學院
為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移通學院專門成立了中德應用技術學院。通過“送出去”“請進來”、聯合培養等多種模式,包括以“3+1.5”“3+2”等方式與國外高水平大學聯合培養、暑期海外培訓、吸引國際學生,使人才培養逐步走向國際化。
3.探索精英教育——遠景學院
遠景精英學院是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在國內首創的一個高端教育品牌,旨在探索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精英教育模式。學院每年在近5000名新生中選拔156人,采用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區和生活區與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其他院系相對獨立,全封閉管理,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開發學生多種且互異的才華。鼓勵學生展示批判性的看法,思考所學到的東西,同時也發展課堂內外的領導技能,促進人的心靈和智力發展,成為“完整的人”,致力于領袖型人才的培養。
4.增強創業能力,培養“三創型”人才
2011年10月,重慶市首家創業學院在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成立。學院根據學校創業教育分層次指導的原則,以及學校的創新、創造、創業“三創型”人才發展戰略和學生自身情況,按照培養創業意識、培養創業技能和實行創業實踐設置三個層次“金字塔式”的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荊紅娟、王國平.新形勢下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探析[J].成功(教育版),2012(11)
[2]朱松濤、李傳銀、王玉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J].文教資料,2012(8)
[3]陳靜.地方院校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4]黃志誠.地方院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策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