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眾多企業熱衷于給員工進行英語培訓,其原因主要是英語語言本身具有經濟價值,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本文從語言經濟學這一全新的視角分析了企業英語培訓的投資成本和收益,并提出了企業英語培訓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語言經濟學 企業英語培訓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1-0062-03
目前,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深入,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在企業間的競爭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相當多的企業意識到員工較低的英語水平必將成為制約企業長遠發展的障礙。為提升國際競爭力,在愈演愈烈的國際商業競爭中占據主動位置,各個企業都把提高員工的英語水平視為當務之急,將其納入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開展了各種形式的企業英語培訓。
一 企業英語培訓的現狀及問題
雖然眾多企業都已經認識到進行企業英語培訓的重要性,也投入了一定量的金錢和人力,但是很多培訓卻沒有取得預想中的效果,其中的原因很多。
1.一些企業沒有選擇合適的英語培訓機構
當前,英語培訓市場上魚龍混雜,各培訓機構的教學質量良莠不齊,有些機構僅僅是找幾個大學生充當兼職教師租個場地就掛牌營業了,且大多機構是針對青少年進行英語口語培訓、針對大學生的四六級應試培訓和針對留學人員的出國英語考試培訓,鮮少有專門針對企業員工的英語培訓,大概是因為這類培訓對培訓講師的要求頗高,講師不但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還必須精通某領域的專業英語,通曉某領域的技術背景知識,如此一來,培訓的成本和準入門檻就都提高了。如果只是隨便找一個培訓機構,派一名老師,指定一本書店里的教材,在教室里上幾十個課時,也不管這本書是否適合不同崗位的員工,是否契合本企業員工的工作,自然收效甚微。
2.許多企業都過于功利主義,急于求成
有些企業希望員工經過兩至三個月的短期培訓后英語水平突飛猛進,在聽、說、讀、寫各個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這顯然是不太現實的。對于企業來說,對員工進行英語培訓實則是一項投資,既然是投資,自然希望短期內就能得到經濟回報,即希望通過提高企業員工的英語溝通能力來獲取更多的國際訂單,從而賺取更多的利潤,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但是語言學習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需要一個積累和堅持不懈的努力過程,妄想一日千里式的飛躍只會收獲失望。
3.部分企業在組織員工進行英語培訓時過分注重實用性,偏離了語言學習的本源,走入了誤區
有些外貿型的企業在培訓時往往讓培訓機構把全部內容都設置成和商務用語外貿術語有關的,因為外貿型企業的員工工作接觸最多的就是這兩大塊,所以只要熟悉這些內容就能勝任工作,別的諸如英語文化、日常用語等都可以忽略不計。這實際上是一種舍本逐末的行為,ABC外語學校校長劉成憑借他多年的教學和商務經驗,認為“英語語言本身的交流作用要遠遠重于商務技巧。商務談判詞匯和國際貿易術語可以通過死記硬背掌握,但是要達到富有感染力的交流的境界,必須通過長期的、有意識的練習和環境的熏陶”。
二 語言經濟學定義及其研究現狀
1965年,美國的Jacob Marschak教授首次提出了語言經濟學這一概念。他揭示了語言的經濟學性質:“語言作為經濟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具有經濟學特性,即價值和效用,費用和效益。”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加拿大的Francois Vaillancour教授又從經濟學的角度闡釋了國家的語言政策,并發表了“從經濟學角度看人口語言趨向和加拿大的雙語制”一文,該文的發表標志著語言經濟學的形成。到了20世紀90年代,語言經濟學的研究在歐洲興起,代表人物是瑞士的Francois Grin教授,他運用定量研究與定性分析的方法,進一步說明了語言經濟學的理論觀點。現將主要觀點介紹如下:
1.語言本身是一種人力資本
語言,作為人力資本,既有本身已掌握的母語,也包括后天習得的第二語言,它是人們借以獲得其他知識和技能的資本。實際上,語言作為一種人力資本有時也會被用作補充和取代別的類型的人力資本。
2.學習第二種語言(或外語)是一種經濟投資
根據語言經濟學理論,人們之所以熱衷于學習第二語言主要是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經濟投資,并且要考慮到投資費用和投資預期投資。前者是指學習第二語言耗費的時間、精力和付出的金錢等,而后者是指人們學成第二語言后是否經常有機會使用,使用范圍是否廣泛。
3.語言的經濟價值有高低之分
每種語言都有其使用價值,但其使用價值是有高低之分的。湖南大學的莫再樹教授對此有較為詳盡的描述:“某一特定語言的經濟價值的高低取決于該語言在各種任務、職業和部門活動中的使用程度,而其使用程度又受到對該語言的供求規律的支配。語言的經濟價值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人們在語言的幫助下完成某項工作,從而獲得經濟效益;人們依靠語言從事某項職業或參與某項活動,從而獲得經濟效益;語言在人才市場中滿足社會的需求,從而獲得經濟效益,此時受雇者的外語熟練程度越高,其身價越高;其外語工作的經驗越豐富,其待遇越好。”
4.語言的經濟效用取決于諸多因素
特定語言的經濟效用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取決于該語言在不同市場上的使用頻度,如在勞務市場上是否急需,在私人和公共消費市場上的應用多寡,在人際往來中是否常用等。在某一地區內,使用特定語言的個人和機構的數量(即使用該語言的密度)是決定該語言經濟效用的第一因素。
三 從語言經濟學分析企業英語培訓
正因為企業英語培訓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對語言的經濟投資,而語言與經濟本身又有著如此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從語言經濟學這一嶄新的角度來分析企業英語培訓就有著特殊的意義。
從語言經濟學的層面看來,企業給員工進行英語培訓首先是為獲得英語語言這種人力資本,它使員工具備了理解和運用英語的能力,達到順暢的溝通,員工直接可以從事企業內的英語翻譯類工作。更遠地來說,企業更希望員工以英語語言為資本去獲取其他的技能和資本,如精通英語的員工可被派去參加國內外的大型會展等貿易活動,或外派到英語國家的目標市場從事高級的商務工作,進而為企業獲取更大的經濟收益。
其次,企業給員工進行英語培訓是一種經濟投資,既然是投資就有對投資費用以及投資預期收益的考量。在這里,投資費用不僅指金錢(其形式可以是培訓教師報酬、書籍資料費、交通費等),還指員工投入的學習時間(其形式可以是培訓時間、學習往返所耗時間等)和精力(主要是學習英語所耗的腦力)。投資預期收益則大致可以分為短期收益和長期收益。短期收益多指企業員工通過密集的英語培訓而提高了英語的整體應用能力,如上完培訓班后員工英語的單詞量擴大了,寫作能力得到提升,能實現通過電子郵件與國外客戶順利溝通工作。另外,在企業英語培訓的過程中,員工得以與外教進行面對面的口語交流,熟悉英語國家的文化,諸如此類都應是直接收獲的短期收益。而長期收益則多指以進行英語培訓后取得的英語技能為資本從而獲得的額外金錢收益,但這些收益并不能馬上兌現而通常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如企業一直有一位目標客戶,以前因為語言障礙只能聘請翻譯與該客戶聯系溝通,而翻譯雖然英語水平不差,卻缺乏企業產品的專業知識,對企業情況也不了解,很多時候詞不達意,所以企業雖經多次努力但并未拿下訂單,現在企業通過英語強化培訓自己培養出了有熟練英語技能又有該領域豐富工作經驗的人才,在進行商務談判與其他同類企業競爭時就自然有了優勢,取得國外客戶訂單的概率大大提高了,而這些訂單最終為企業賺取了外匯,也從而實現了企業英語培訓的長期收益。
再者,語言的經濟效益有高低之分,而英語的經濟效益則主要取決于市場對英語的需求多寡。事實上,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今天,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企業為了更好地應對挑戰,參與全球性的商業競爭,對精通世界性語言——英語的人才可謂求賢若渴。從某種程度上講,企業擁有熟練掌握英語的員工已經成為獲取經濟效益的基本條件。當然,不同水平的英語應用能力也對最終經濟利益的取得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試想一個英語應用能力強的人從事外貿業務員工作,由于其了解英語的思維模式,與外商進行溝通時自然要更順暢,文化差異也能被最小化,在這樣和諧、融洽的商務談判氛圍中必定能使雙方的經濟利益最大化。總之,企業員工的英語水平越高,其使用價值也就越高,企業也最可能從中受益,這也是企業對員工英語培訓趨之若鶩的重要原因。
四 企業英語培訓的策略
企業處在人人要求提高英語水平的社會大環境中,又被美妙的經濟利益前景所誘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員工的英語培訓中也就不足為奇了。可是,許多企業在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去培訓后,卻發現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那怎樣才能使企業的英語培訓達到最高的性價比呢?以下是筆者提出的針對企業英語培訓的一些策略。
1.根據企業員工英語水平的不同分類培訓
一個企業中員工的英語水平往往參差不齊,將所有員工“一刀切”去參加某種長期培訓是不合適的,根據企業員工英語水平的不同分類進行培訓,可以有效降低培訓成本,使投資費用得到控制。一些剛進企業的年輕員工由于在高校接受過系統的英語訓練,許多都已通過英語四級,部分學生甚至獲得了英語六級的證書。這類人的讀寫能力通常不錯,收發個英語電子郵件不成問題,需要強化訓練的薄弱環節多為聽力和口語,因為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所以這類人培訓起來會相對容易,以培養聽說能力為主的短期英語培訓可能更適合他們。而對上了年紀的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員工來說學習英語就要困難許多,因為這類人多數英語基礎較差,以擴大單詞量增加閱讀理解能力為主的培訓內容可能對他們更合適,短期內對這類人培訓結果的期望值也不應過高,能看懂簡單的英文資料已經是進步。還有一類是中青年的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這部分人正處于事業上升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較高,且多在企業各部門扮演重要角色,這類人可塑性很強,適合進行聽說讀寫全方位的長期培訓,他們英語水平的提高對企業最有利,易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培訓投資收益。
2.根據企業員工現處崗位的不同分類培訓
在企業英語培訓中,處于不同崗位的員工對英語的需求也不相同。根據企業員工現處崗位的不同進行分類培訓不但能有的放矢,也能降低培訓投資的費用。如企業的管理人員除了學習基礎英語外,還需要補充管理方面的知識,那選用MBA的雙語教材就很合適,培訓中宜側重聽說方面的內容。再如企業的技術人員在學習基礎英語后,需要補充企業所在行業的專業知識,那就應選用該行業的專業英語教材,以期能與國外技術專家探討設備產品等方面的問題。另外,企業的銷售人員對企業的產品技術固然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更應補充跨文化方面的知識,選用跨文化英語教材更合理,因為銷售人員的談吐舉止直接代表企業的形象,不能讓文化差異成為橫亙在企業與國外客戶之間的大山。通過這樣的分類,就可能產生最大的投資收益。
3.多種方式手段結合進行培訓
企業英語培訓的方式主要有內部培訓、外部培訓和遠程在線培訓等。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訓效率,企業可以采用多種方式結合來給員工進行英語培訓。一方面,企業可成立一個專門的培訓部門,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自選英語培訓教材,組織規劃年度常規的培訓課程,制定本企業人才長期的英語培訓方案。另一方面,企業可以請外面的培訓機構根據本單位的具體需求和現實情況進行課程設置,制定出系統循序漸進的培訓方案,把部分員工送到培訓機構里進行脫產培訓,充分利用培訓機構里的軟硬件營造英語學習的環境,當然,這種方式的投資費用是比較高的。另外,企業也可鼓勵員工通過網絡接受遠程培訓,模擬真實課堂,有專家在線答疑解惑,這一方式培訓時間安排更為靈活,投資費用較低,因此很受歡迎。
4.對培訓過程進行監控
企業對員工進行英語培訓的過程中實施監控是有必要的。這種監控可使企業清楚當前培訓的效果,如有需要也可適時調整培訓計劃來更好地滿足員工和企業對英語能力的需求,監控的手段可以是通過考核進行評估等。
總之,做好企業員工英語培訓這項投資并非易事,如何以盡可能低的培訓投資成本獲得盡可能高的投資收益值得深思。
參考文獻
[1]周景洪.企業英語培訓誤區分析與對策[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1):55~57
[2]莫再樹等.基于語言經濟學的商務英語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2006(4):102~106
[3]莫再樹.語言經濟學視角下的商務英語教育研究[J].外語界,2008(2):65~72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