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批評話語分析和語言評價系統是當今語言學領域的兩大熱點,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所在。本文分為三個部分,討論的內容是對西方新聞語篇的話語分析。第一部分對批評話語分析進行探討;第二部分介紹語言評價系統,找出與批評話語分析在分析方法上的共同點;第三部分是結論,提出本文在話語分析方法上的新視角。
【關鍵詞】批評話語分析 語言評價 西方新聞語篇
【中圖分類號】H0-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1-0064-02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交流工具,也是人類傳遞情感信息的一種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語言的認識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開始了新的探索和發現。語言學的誕生,使人們對語言又有了新的發現?,F今,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越來越多的學者在關注語言學、研究語言學,同時,語言學的分類也越來越廣,分為: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話語分析等。語言學不單是一個孤立的學科,也同人類學、生物學一樣,與眾多其他社會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批評話語分析方法屬于語言學中的話語分析,本文首先討論批評話語分析,然后探討以MarinWhite的評價理論為主的語言評價系統,在分析中找出它們的共通之處,用于分析西方新聞語篇的原因,最后得出結論和建議。
一 批評話語分析
批評話語分析,又稱批評語篇分析,之所以有“話語”和“語篇”的區別,在于中國學者采取的對于“discourse”一詞英譯漢的不同譯法。由于漢英兩種語言和文化的差異,對于“discourse”一詞的翻譯,不可避免地導致漢語譯名的差異性。例如田海龍采取的漢語譯名是“語篇”,施旭采用的是“話語”。在如何選用漢譯名時,兩位學者都給出了自己的解釋。辛斌在《批評性語篇分析方法論》中用的也是“語篇”。筆者認為,雖然每位學者采用的譯名不同,但是只要與英文的“discourse”的含義以及涉及的理論一致,就沒有必要糾結于譯名的翻譯。筆者在這里選用“話語”一詞。
批評話語分析(CDA)是一種研究方法,為研究分析提供理論框架。CDA這個術語是從批評語言學(Critical linguistics)發展而來。與傳統的語篇分析不同的是,批評話語分析關注的焦點不僅是本文的分析,如詞匯、語法等,更注重的是語言、權力和意識形態的關系。它從產生到發展,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學者的關注。主要的代表人物有N.Fairclough,van Dijk,Ruth Wodak等。Fairclough提出的三維分析框架,分為文本、語篇實踐和社會實踐,其中文本包括詞匯、句法、文本結構及人際成分的分析,這是三維分析框架最內部的部分,也是微觀的部分。在微觀的文本分析中,Fairclough運用系統功能語法對文本進行語言學描述;在宏觀的社會實踐分析中,Fairclough結合社會結構的不同層面(如機構語境和社團語境)來說明權力和意識形態如何產生作用。Van Dijk的分析法是社會認知方法,他分析的出發點也是解決社會問題。Ruth Wodak的分析方法是語篇歷史方法,她的這種分析方法源自對奧地利社會中存在的種族歧視語篇的分析,此分析方法也對文本進行分析。與此同時,還挖掘語篇中的策略,即說話者、演講者通過何種方式構建語篇,如何實現說話者、演講者的目的。在進行文本分析中,語篇歷史方法雖然運用了修辭理論、辯論理論等進行分析,但是也不能脫離系統功能語言學??梢?,批評話語分析與系統功能語言學在一定程度上有著緊密的聯系。在國內,有很多學者開始關注批評話語分析。相比于西方的話語分析理論的繁榮,中國學者的理論還處在研究、學習和發展的階段,然而,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開始研究話語,例如施旭、辛斌、田海龍等,他們的理論和方法為我們的學習提供了參考。筆者在中國知網進行搜索,輸入“話語分析”后,有6798條相關文獻,在此基礎上縮小搜索范圍,只搜主題“批評話
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篇數101420295694116118114142111
搜索關鍵詞“批評話語分析”后,有629條搜索結果,見表2。
表2
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篇數479204263758810911190
因10年前的文章數量較少,本文選用近10年的數據進行論述。表1中,2003年以批評話語分析為主題的文章只有10篇,在2007年已經到56篇,到2009年以后一直在100篇以上,可見從2003~2013年一直呈上升趨勢。表2中,2003年以批評話語分析為關鍵詞的文章只有4篇,除了2013年比2012年較少以外,基本上也是呈現上升趨勢。
隨著對批評話語分析研究的增多,選用哪種具體的方法進行分析也是學者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筆者發現,在現階段中國學者發表的文章中,有許多學者采用Fairclough的三維分析模式進行分析,這種分析方式多用于西方新聞語篇的分析,能夠揭示東西方的話語不平等,告訴讀者西方話語背后所隱藏的意識形態,有助于打破西方話語霸權,構建東方話語。一般來講,學者的分析方法是批評話語分析,尤其是Fairclough的三維分析模式與系統功能語法的結合,筆者運用中國知網上高級檢索的功能,在主題中輸入“批評話語分析”并含“系統功能語法”后發現,在2013年發表的18篇文章中,絕大部分是對新聞語篇進行分析。那么,這是否意味著新聞語篇的分析模式固定在用批評話語分析加系統功能語法的方法呢?筆者認為,在此分析方法上還可以加入語篇評價系統。
二 語言評價系統與批評話語分析的共同點
目前,語言評價已經成為語言學中的熱點。已經開始有學者在選用批評話語分析和語言評價系統的結合。例如唐麗萍在《英語學習者閱讀立場之批評話語分析及其啟示》一文中指出,將評價理論作為CDA工具有機融入教學實踐,可以指導學生特別關注評價者在表達態度意義時選擇使用什么樣的范疇……什么樣的評價取向……什么樣的方式……
本文的語言評價采用MartinWhite的語言評價系統。在眾多的語言評價理論中,MartinWhite的語言評價系統對詞語劃分和選擇非常細致、系統、全面,使其在話語分析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此評價系統與系統功能語言學有緊密的聯系,系統功能語言學有人際、概念、篇章三大元功能,評價系統關注的是人際功能。MartinWhite中把評價系統(appraisal)分為三個子系統,分別是:介入(engagement)、態度(attitude)、級差(graduation)。這三個子系統又進一步被細分,例如態度可分為情感、判斷、鑒賞。這些評價的重點均在詞匯層面上,例如情感,情感被分為品質、過程和評述:
(1)Affect as quality a happy worker
(2)Affect as process he liked her
(3)Affect as comment happily,he took her advice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1)中happy作為一個情感詞修飾worker,這個形容詞在描述worker的情感,突出參與者worker行為的品質。(2)中liked是一個動詞,在這里作為一個過程性的情感詞,體現he的心理過程,如果此句把liked換成loved,雖然還是一種心理過程,但是loved所表現的情感要強于liked。(3)中happily出現在了人際主位的位置,體現說話人把語言單元作為交際時的評述。
在語言的評價系統中,必然要涉及語言評價的主體和客體,MartinWhite把語言的使用者作為評價主體,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評價詞匯對小句甚至是整篇文章進行評估,從而挖掘說話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或文中所隱含的真實意圖。2005年在國際評價和語篇類型會議上有兩篇論文采用了Martin的理論。其中一位Redeker研究荷蘭政府和商業廣播中的評價和態勢,在分析了60則新聞報道后,如預期的那樣,官方廣播中通過權威的聲音含有更多的清晰的或隱含的判斷,商業廣播則出現更多的鑒賞語義??梢?,評價系統可以用于西方新聞語篇的研究。
在當今英美的新聞報道中,有許多針對中國或者第三世界國家的不實報道,很容易誤導世界人民的價值觀,如中國“威脅論”。這些報道總是運用隱性或顯性的評價手段構建語篇,影響讀者或聽眾對語篇進行正確的評價,在一些看似客觀的時事報道中,作者通過引用別人的話來表明自己的中立立場。我們可以借助評價系統找出這些隱含的策略,分析作者是在介入、鑒賞或是判斷,語勢是強勢還是弱勢。評價系統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反映語篇中的權力和意識形態,因此,鑒于MartinWhite的評價系統和Fairclough的三維分析方法均不能脫離系統功能語言學,筆者建議此評價系統的分析方法可放在三維模式最內層對文本的分析中,結合語料庫語言學,用統計學軟件進行詞頻分析,最后再進行闡釋和解釋,更好地揭示西方新聞語篇中的語言、權力與意識形態的關系。
三 結論
本文首先討論了批評話語分析,并對國外批評話語分析的主要代表人物作了簡要介紹,然后對MartinWhite的評價系統進行探討,找出評價系統和批評話語分析兩者的共通點,并在如何進行文本分析上提出了建議。評價系統、三維分析方法、語料庫及統計學軟件的結合是本文提出對西方新聞語篇進行話語分析的一個新視角。
參考文獻
[1]田海龍著.語篇研究:范疇、視角、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2]施旭.文化話語研究:探索中國的理論、方法與問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辛斌.批評性語篇分析方法論[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2(6):34~41
[4]Martin,J.R.P.R.R.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Palgrave Macmillan,2008
[5]胡壯麟.語篇的評價研究[J].外語教學,2009(1):1~6
[6]唐麗萍.英語學習者閱讀立場之批評話語分析及其啟示[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0(3):60~66
〔責任編輯:范可